回覆列表
-
1 # 我是杜佩玉
-
2 # 小草285840207
首先是聽不懂學不會,有許多孩子自己的求知慾望沒有與授課老師的知識傳輸建立連結,從而失去了對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低年級的孩子對學科的學習能力很大程度在於教師的教授能力。如果孩子的學習體驗不能與老師的知識講解產生共鳴,他就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慢慢地就不想聽了。
二努力了還是學不好,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中體驗到的不光快樂還有辛苦。如果一個孩子接受新知識的速度較慢,操練新知識過程中反覆遭受失敗錯誤的體驗,甚至遭受老師家長的指責,往往會形成惡性迴圈。孩子會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收穫而傷心難過,最終放棄努力接受失敗。
我們這邊有一個學生的情況是這樣子,123年級的時候成績還屬於中等,45年級的時候基本上還能維持住中等,但是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淪落成一個類似於社會型的學生。
其實在這之前他也出現了您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做作業老是不交併且經常出錯,少寫不寫。
現在我們基本明確的就是他的父母因為婚姻問題出現了一些溝通上的障礙,所以說父母之間的感情和對家庭的態度,是造成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影響最明顯的一個因素。
因為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的自制力,他們的感情,他們的安全,都完全依賴於家庭和家長。
前段時間還知道了另一個案例,一個家長長時間的沒有時間去關心孩子,結果因為自己發生了一點點車禍,在家裡有時間了,結果孩子的成績從班級的後面傳到了班級的前幾名,這證明了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我想您提出的這個問題,其中的這個孩子極有可能是由於家庭的原因,如果有必要的話,你需要和他的家庭聯絡一下,瞭解一下具體原因,儘量避免孩子因為家庭的影響而造成了學習上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