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發出這樣的吶喊,其根源在於對於人性幽暗的深刻認識,對於國民性的深刻絕望,以及對於這個民族最後的希望。在中國新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魯迅借狂人之口,首先道破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這是魯迅冷靜而睿智的發現。在當時的社會,絕大多數的人們都被封建禮教所侵害,總會有意的無意的去迫害別人,即“吃人”。魯迅認為,將來的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他希望未來是光明的,希望有人來改變當時的現狀。而孩子是最有可能沒被封建禮教侵害的人,於是,魯迅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他把希望寄託在了孩子的身上。“救孩子”實則救自己,救水深火熱的當時,救前途迷茫的未來。從更深一步來講,我覺得可能會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在當時那個內憂外患的年代,魯迅對國民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批判,看到了人性最深處的幽暗深淵與麻木不仁。對大人世界,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認為沒有再改造的必要。所以寄託於年輕的一代,希望他們長大進入社會後,能帶來根本性改變。第二層意思是封建禮教毒害人的思想,社會文化禁錮人的身體,身處其中愈久毒害和禁錮愈深,到最後怨恨別人吃人卻又猛然發現原來自己也在吃人。其根本的教育體系本身存在嚴重問題,對是否能培養出合格人才,又表示出極大的擔憂。所以呼籲大家引起關注,不要再讓下一代也走老路。只有新生的力量才是希望與末來! 關於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部落格大彙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魯迅發出這樣的吶喊,其根源在於對於人性幽暗的深刻認識,對於國民性的深刻絕望,以及對於這個民族最後的希望。在中國新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魯迅借狂人之口,首先道破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這是魯迅冷靜而睿智的發現。在當時的社會,絕大多數的人們都被封建禮教所侵害,總會有意的無意的去迫害別人,即“吃人”。魯迅認為,將來的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他希望未來是光明的,希望有人來改變當時的現狀。而孩子是最有可能沒被封建禮教侵害的人,於是,魯迅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他把希望寄託在了孩子的身上。“救孩子”實則救自己,救水深火熱的當時,救前途迷茫的未來。從更深一步來講,我覺得可能會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在當時那個內憂外患的年代,魯迅對國民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批判,看到了人性最深處的幽暗深淵與麻木不仁。對大人世界,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認為沒有再改造的必要。所以寄託於年輕的一代,希望他們長大進入社會後,能帶來根本性改變。第二層意思是封建禮教毒害人的思想,社會文化禁錮人的身體,身處其中愈久毒害和禁錮愈深,到最後怨恨別人吃人卻又猛然發現原來自己也在吃人。其根本的教育體系本身存在嚴重問題,對是否能培養出合格人才,又表示出極大的擔憂。所以呼籲大家引起關注,不要再讓下一代也走老路。只有新生的力量才是希望與末來! 關於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部落格大彙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