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陪娃日誌
-
2 # 會魔法的K媽
孩子的年齡階段不同,常見的貧血型別也不同,貧血有很多種,缺鐵性貧血只是其中一種,首選要明確孩子貧血的種類,切不可盲目補鐵。
0-3月齡的小嬰兒貧血的最常見原因是“生理性貧血”,同時排除由於失血、感染等因素導致的病理性貧血。
3-6月齡的嬰兒的貧血往往提示有異常血紅蛋白病。在足月兒6月齡之前,由於鐵缺乏導致的貧血比較少見。
6月齡以上的幼兒及青少年更可能由於鐵攝入不足而誘發缺鐵性貧血,因為寶寶從母體獲得的鐵一般能滿足至出生 4 個月左右,然後會逐漸耗盡,故6 個月以上的孩子缺鐵性貧血最常見。可以透過篩查血常規及鐵對應指標來明確有無缺鐵性貧血。
所以,在對貧血的孩子進行治療前,一定要明確貧血的原因,同時注意有無合併其他的併發症。如果經檢測確定為單純地缺鐵性貧血,就要按照補鐵進行治療。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也要按照貧血的程度來進行劃分,如果是輕度貧血,那隻要透過食補就可以,如嬰幼兒多吃一些含鐵米粉,瘦肉,動物肝臟以及菠菜等。
如果是中重度貧血,則需要經醫生同意透過藥物如鐵劑進行治療。鐵劑對胃黏膜刺激較大,建議在兩餐之間服用。因為鐵劑多有味道,可以儘量選擇孩子能接受的味道的品牌來進行治療。因為補鐵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在服用一個月後證明藥物有效後,還應繼續補充 6~8 周,來使體內的鐵儲存得以補足。因為鐵劑容易附著於牙齒,有的孩子可能會在牙齒上形成色素沉著,所以建議服用鐵劑後及時漱口或刷牙。
總之,貧血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而補鐵並不是適用於所有的貧血治療,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
看程度。
如果只是輕微貧血,可以以食補為主,多吃一些高鐵的食物,例如紅肉、動物肝臟等。
如果貧血程度很高了,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鐵劑。鐵劑對孩子腸道有一定刺激性,孩子服用會有不適感。
缺鐵對孩子的成長髮育具有重要影響,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並且這種影響具有不可逆性。
所以,家長在新增輔食初期就要有意識給孩子補鐵,儘量不要讓孩子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