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質期”這個詞常見於食品包裝標識上,也是消費者購買食品時主要關注的標識資訊。
一般來講,確定食物保質期需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是食用品質,比如外觀、顏色、口感、味道等,保質期內的食物,其食用品質不應有明顯的劣變,例如:保質期內的麵包不會顯著乾硬;另外一個方面是其衛生品質,生產實踐中大多以微生物指標做為判斷其衛生品質的依據,保質期內的食物,不應出現微生物引起的腐敗變質現象。但是,“保質期”並不等同於安全,過了保質期,並不意味著就變得不安全了,而是品質較差了。事實上,“保質期”這種說法誤導了中國消費者。
食品的保質期由生產廠家根據產品的情況,並做了相關的保質期實驗後確定。中國國家食品安全標準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籤標準》中,對一些食品的保質期作出了具體的規定。這個規定是企業必須達到的最低要求,透過改進工藝和包裝,企業生產產品的實際標註保質期可以高於國家規定。由此可見,保質期的標註並非隨意,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注意事項
(1)食品即將到保質期時並不意味著食物不能食用,如果購買回家之後,放過了保質期,有些食物如果狀態正常,仍然可以食用。比如說,麵包沒有發黴也沒有變硬,顏色、味道和口感正常;果醬和蜂蜜沒有發黴也沒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那麼不一定非要扔進垃圾桶。
(2)任何一個產品的保質期,都有一定的儲藏條件要求。一般來說,儲藏溫度越高,同樣一種食品的保質期越短。比如說,零下18℃下能儲存12個月,不等於室溫25℃度下也能存這麼長時間;要求密封儲存可以放半年,如果敞開放著肯定不能放那麼長時間,所以,消費者購買食品後一定仔細閱讀食品標籤,注意其存放條件。
保質期”這個詞常見於食品包裝標識上,也是消費者購買食品時主要關注的標識資訊。
一般來講,確定食物保質期需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是食用品質,比如外觀、顏色、口感、味道等,保質期內的食物,其食用品質不應有明顯的劣變,例如:保質期內的麵包不會顯著乾硬;另外一個方面是其衛生品質,生產實踐中大多以微生物指標做為判斷其衛生品質的依據,保質期內的食物,不應出現微生物引起的腐敗變質現象。但是,“保質期”並不等同於安全,過了保質期,並不意味著就變得不安全了,而是品質較差了。事實上,“保質期”這種說法誤導了中國消費者。
食品的保質期由生產廠家根據產品的情況,並做了相關的保質期實驗後確定。中國國家食品安全標準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籤標準》中,對一些食品的保質期作出了具體的規定。這個規定是企業必須達到的最低要求,透過改進工藝和包裝,企業生產產品的實際標註保質期可以高於國家規定。由此可見,保質期的標註並非隨意,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注意事項
(1)食品即將到保質期時並不意味著食物不能食用,如果購買回家之後,放過了保質期,有些食物如果狀態正常,仍然可以食用。比如說,麵包沒有發黴也沒有變硬,顏色、味道和口感正常;果醬和蜂蜜沒有發黴也沒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那麼不一定非要扔進垃圾桶。
(2)任何一個產品的保質期,都有一定的儲藏條件要求。一般來說,儲藏溫度越高,同樣一種食品的保質期越短。比如說,零下18℃下能儲存12個月,不等於室溫25℃度下也能存這麼長時間;要求密封儲存可以放半年,如果敞開放著肯定不能放那麼長時間,所以,消費者購買食品後一定仔細閱讀食品標籤,注意其存放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