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美如夢似嬌

    在《列子·湯問》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不僅如此,在《荀子·勸學》和《淮南子·說山訓》中也有“伯牙鼓琴”的記載。這些古籍中的記載和傳播,讓“高山流水”這個成語典故得到傳承。

    02.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晉國的俞伯牙出使楚國,到了漢陽江邊,乘興彈起了琴曲《高山流水》,樵夫鍾子期聽得入神,並完全理解琴曲中的深意,他們從此成為知音。

    兩位知音依依惜別,相約第二年再次相見。第二年俞伯牙再次來到楚國,此時鐘子期已經病故。悲痛的俞伯牙在江邊再次演奏一曲《高山流水》進行哀悼和紀念,然後將琴摔碎與江邊,發誓永不撫琴。

    03.從未間斷的傳承

    在著名的武漢三鎮之一的漢陽,有一個琴臺公園,儲存著著名的文化古蹟——古琴臺,有一個豎著的牌匾,寫著“高山流水”,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紀念。

    兩千年以來,“高山流水”的成語典故一直傳承至今,在唐宋時期已經成為定型的成語被廣泛應用,留下了許多讓人感同身受、感觸頗深的佳句。

    唐代王勃《滕王閣序》:“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唐代牟融《寫意》:“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南宋張孝祥《浣溪沙》:“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南宋文天祥《跋胡琴窗詩卷》:“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聽。”

    04.結語

    “高山流水”這一個傳承了千年的成語,源自兩千年前的知音相遇相知的故事,感人肺腑。正因為有這樣的情感,有這樣的人文因素,才使得這樣一個成語流傳至今,仍然被人念念不忘。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魅力,也是中國成語典故存在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2k20怎麼組建自己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