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nhke44474

    霾字古已有之,在東漢時期許慎所著的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說文解字》中,對於霾字已有非常貼切的解釋:“霾,風雨土也。” 霾,形聲字,從雨,貍聲。本義:風夾著塵土。“雨”為下雨;“貍”,俗字為“狸”,指狸子,也叫野貓、山貓。狸子以鳥、鼠等為食,常盜食家禽,其行為陰險,所居處陰暗,古人視其為不祥。“雨”“貍”為“霾”,指陰霾,是一種大氣揚塵、天氣渾濁的景象。關於霾字的詞語很多,比如:霧霾、陰霾、霾晦、煙霾等。人們對於大自然中為何會出現“霾”,其認識是逐步提升的。早在《詩經-邶風-終風》中,就出現過霾字:“終風且霾,惠然肯來。”這裡的意思是,颳大風時空中降下許多塵土,以致塵土飛揚。但在屈原的《九歌-國殤》中,霾字通“埋”,是指陷在地裡:“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霾有時也引申為掩埋或埋葬,《呂氏春秋-孟春》:“無聚大眾,無置城郭,揜骼霾髊。”然而,在歷史記載中,“霾”大多是指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渾濁氣象。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詞典《爾雅-釋天》稱:“風而雨土為霾。”《毛傳》中也有:“霾,雨土也。”後來的《晉書-天文志中》對於霾有了更確切的解釋:“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十日五日以上,或一月,或一時,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即使如此,人們對霾的認識仍在逐步深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骨折了喝牛奶有助於恢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