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情況下,大部分孩子都是願意出手幫助別人的,老師和家長也都會鼓勵孩子多做好事,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幫了別人的之後,別人的毫無反應,孩子會感到有些失落,即使沒有表揚,最起碼要禮貌得道謝才對吧?遇到這樣得情況下,該如何告訴孩子正確得做法呢?
回覆列表
-
1 # 娛樂水果撈
-
2 # 米米兒媽
哈哈!你問對人了,一般無論是別人還是自己的孩子,我都會叫他們說謝謝。覺得一個人必須學會感恩,因為在以後的人生,無論遇到順境或者逆境。一個會感恩的人,對待所有的境況,都會相對滿足,不會因為逆境而悲傷,也不會因為順境而大喜!一個人想要有相對的幸福感和知足度,有一顆會感恩的心,好重要。^o^
-
3 # 簡學知識學堂
對於幫助人這個問題上,我建議您一定要讓孩子明確的認識到: 能夠給別人帶來幫助,這本身就是對孩子自身能力的肯定,這也是一種良好品德的表現,這無關被幫助者的作為,只要不是做壞事,如果孩子能夠明白這些,他是不會在意是否得到認可的。
其次,我覺得您一定在禮貌問題上是嚴格要求您孩子的,否則您就不會覺得對方沒說謝謝會缺少什麼!但是您過於的嚴苛,會讓很多事情變得不自然了,每一個正常的人,得到幫助之後一定都是心存感激的,也許出於某種情況沒有表示出自己的感激之情,那我們也應該理解,因為我們在幫助別人之後也會得到一份坦蕩和快樂不是嗎?
如果讓力所能及的幫助變成一種本能,也許就不會存在您的疑慮了,付出不一定非要求回報。這更多時候是一種愛的傳遞。
-
4 # 海說美
那麼當他做了好事沒有得到肯定的時候,他心裡會有挫敗感。做父母的要先確定他的行為價值,再問他當時幫助別人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孩子一般不會說為了讓別人謝謝自己,那就對他當時的動機進行分析表揚。即使他說是為了讓別人謝謝自己,也沒關係。告訴孩子,別人可能忘了,並告誡孩子以後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別忘了說“謝謝”。
如果孩子因為得不到別人的道謝就不開心,那他幫助別人的目的就不再單純。俗話說,助人乃快樂之本,幫助別人本身就是一件可以獲得快樂的事情。別人道不道謝並不重要。當然,我們受到幫助固然應該道謝,但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有如此的素質,或者沒有一時疏忽。只要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就應該鼓勵,知恩不圖報反而會讓孩子的心胸更加開闊。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