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談怪論
-
2 # 52211682393
雁過留名。朱瞻墉作為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同父同母的弟弟,雖然被封為越靖王,但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其一,歷史上的王爺太多了,如果每一個王爺都名揚天下,那這個歷史該有多恐怖啊。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上流芳千古的只是那些顯赫的人物。他們或是民族的英雄,或是民族的脊樑,或是推動了歷史的程序,或是創造了人類文明,造福了人類。人生在世,或立言,或立德,或立行,有這三者之一,都會留下一定的名聲。朱瞻墉作為明一代越王,也是最後一代越王,象他的名字一樣“墉"。既無言,也無德,更無行,平庸的一個小小王爺在歷史的浩瀚大海中又會折騰起什麼浪花呢?其二,他之所以不出名。主要是他那個時代,還有一個顯赫的人物,他的皇兄明宣德皇帝朱瞻基。這位開創比肩"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的開創者,在大明歷史上可謂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從小聰明,英氣勃勃,從小深受其祖父明永樂大帝朱棣的喜愛,並因為他傳位於他的父親朱高熾。可謂是是天之驕子,榮華富貴。這位叫朱瞻墉的王爺呢?自然在他皇兄耀眼的光芒下暗淡了許多。象鳳凰和烏鴉,象天鵝和山雞,兩相對比,一下子就顯水露水了。其三,這位王爺雖然美其名曰越靖王,但他一生都未到任。自然就留不下什麼東西了。同時他也是英年早逝,三十來歲就撒手人寰,正是一個男人創大業,成事業的黃金時代。因為這樣,自然就沒有他治理越地的千秋偉業。或開疆拓土,或造福臣民,或文治武力,因此他的平庸自然就不奇怪了。
這一時間太多有意思的事情了,史學家哪裡還有時間去記錄一個王爺的生活。從明仁宗開始到明英宗,儲位之爭、仁宣之治、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等足夠讓史學家們忙得不亦樂乎。朱瞻墉作為一個變有沒太大作為的王爺,自然不會在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