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薩沙

    這是因為大清認為的根基,旗人早已高度漢化,其實就是漢人。

    可以這麼說,大清還沒有滅亡,滿族就已經不存在了。

    要不然今天為什麼少數滿遺無論怎麼折騰,也起不了大風浪呢。

    而且這是大勢所趨,未來滿族還會越來越徹底漢化,最終民族徹底消失。

    所以,滿遺無論如何做都是徒勞的,至於你們要求滿蒙獨立,建立什麼滿洲國更是做夢了。

    在清末時,旗人和漢人已經沒什麼區別。

    旗人普通人連滿語都不會講了。在康熙時期,還是有一部分人會將滿語的。

    到了乾隆、嘉慶時期,雖然想盡方法鼓勵旗人將滿語,但這玩意不太能夠用得上。

    因為滿語第一併不是完善的語言,相當垃圾,同漢語無法相比。很多漢語的意思,用滿語是說不出來的;第二漢人人數太多。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大族群吞併同化小族群,因為漢人不說滿語,而漢人有絕對多數,普通旗人想要正常生活,不會講漢語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在入關之前,很多旗人講漢語已經很溜了。

    到了滿清滅亡之前,會說滿語的旗人已經鳳毛麟角。

    是溥儀回憶自己學習時已經是在退位之後了,雖然貪玩,但他對很多功課都比較感興趣,唯獨對滿文提不起興致。他有個滿文老師叫做伊克坦,溥儀並不喜歡這個古板的老先生,以至於學習了多年之後,只會一個單詞。那就是在滿族大臣向他請安時,他會用滿語說:伊立(平身)。

    這段話是溥儀在晚年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所述,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消滅就代表文化消亡。一個民族連自己的文化都沒了,哪裡還有什麼民族可言。

    即便對自己的民族並沒有認同感,為什麼要給大清殉國呢?

    滿清滅亡時候,不但王公大臣、普通旗人無動於衷,連滿族人組成的軍隊也直接拿著解散費,老老實實回家。

    根本沒有拼一拼打一打,明明槍就在手上。事實上,這些旗人隨後迅速改變自己民族成分,都自稱是漢人,最多是有滿族血統而已。

    當時全國的滿族,僅有50萬人。

    結果建國後,搞什麼民族優待,考試加分、各種補貼。

    這下好了,滿族搖身一變,突然出現了1000多萬。明明是漢人,他也自稱滿族。

  • 2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裕喜歡讀書,尤其是世界各國曆史。

    辛亥之後,隆裕太后召集慶親王奕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和國務大臣共商國事。她最後表態說:

    你們都說沒有主意,要問你們,我全交與你們辦,你們辦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皇上現在年紀小,將來大了也必不怨你們,都是我的主意。這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清帝遜位詔書》最終呈獻給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閱未終篇已淚流面滿,袁世凱等人跟著哭啼,隨後隆裕交給軍機大臣世續,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軍諮大臣徐世昌蓋用御,清朝結束

    可能隆裕太后常為失國無奈而悲慼,也為溥儀的成長而擔心,這份負荷是如此之重,僅僅一年就一病不起,最終撒手人寰。

    民國政府給予隆裕太后的葬禮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舉世罕見。可見清朝百姓對清廷的愛戴之情,1913年2月22日,隆裕因病去世,年僅46歲。隆裕去世當天,民國政府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這是史無前例。

    除了降半旗外,民國政府還下令,“茲逢大清隆裕皇太后之喪,議定各官署一律下半旗二十七日,左腕圍黑紗。自二月二十二日始,至三月二十日止,以誌哀悼,”

    隆裕入殮後,梓宮從長春宮抬出吉祥門,由景運門進錫慶門、皇極門、寧壽門、至皇極殿停靈。而祭堂則設在了太和殿內,正門處還掛了“女中堯舜”的大匾。

    黃興表示:辛亥革命爆發後不到三個月就實現了南北統一,“全賴隆裕皇后、皇帝及諸親貴以國家為前提,不以皇位為私產,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遂使全國早日統一,以與法、美共和相比並。”

    僅憑這一點,清朝皇室和隆裕太后也是值得後人尊敬的。

    孫中山也表示,“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

    可是一百多年來從未間斷的同盟會排滿思想的煽動性政治宣傳和教育,人民對滿清的認識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滿清已經被徹底妖魔化了。

    為了民族團結一心共御外敵,祖國繁榮昌盛江山永固,日本同盟會具有極強目的性的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種族主義煽動性政治宣傳在清廷宣佈退位的那一刻已經實現政治目的而應該結束了

  • 3 # 盧辭隨筆

    文人自古就那個德行,殉國是別人的事。自己怎麼能殉國呢?宋元明清滅亡時都有大批文人以遺民自居,然後讓自己的後代參加科舉為新朝服務。既留了好名聲又撈了實際上的好處。南宋滅亡時,有個叫王炎午的士大夫召集眾人呼籲文天祥殉國,說的那真是大義凜然:“天亡大宋,為子民之勢不能生,文丞相是宋室重臣,更當以死殉國,為天地間留正氣。”

    王炎午將民族大義說的有理有據,希望文天祥能夠早日自盡。但又擔心文丞相貪生怕死不肯殉國。於是,他寫了一篇長達近兩千字的《生祭文丞相文》,其中文中寫道:

    “嗚呼,大丞相可死矣!文章鄒魯,科第郊祁,斯文不朽,可死。喪父受公卿,祖奠之榮;奉母極東西,迎養之樂,為子孝,可死。二十而巍科,四十而將相,功名事業,可死。仗義勤王,使用權命,不辱不負所學,可死。華元踉蹡,子胥脫走,可死。丞相自敘死者數矣,誠有不幸,則國事未定,臣節未明。今鞠躬盡瘁,則諸葛矣;保捍閩廣,則田單即墨矣;倡義勇出,則顏平原、申包胥矣;雖舉事率無所成,而大節亦已無愧,所欠一死耳。”

    在文天祥被押解路過贛州時,王炎午是早就做好了準備。贛江碼頭貼了多份這篇“祭文”,又設立了祭壇,眾人更是跪地燒紙,以“祭拜”文天祥。後來文天祥殉國了。可王炎午呢?在宋亡之後又活了二十多年,美其名曰“宋之遺民,隱居不仕”。要臉不?

  • 4 # HuiNanHistory

    《清史稿》中有《忠義傳》十篇,就是記錄那些忠於大清,甚至最後給清朝殉國的人的生平。

    其中,像是閩浙總督鬆壽,他是滿洲正白旗人。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吞金自殺。

    還有在西安脫離清朝後,西安將軍文瑞投井而死,追隨者還有副都統承燕、克蒙額等。

    清朝的宗室裡載穆,他是允禵的五世孫,他也在目睹大勢所趨後自殺。

    底層的州縣官如李秉鈞,他是泰寧知縣,確定清朝沒有希望後,也選擇了吞藥自殺。

    但可以明確一點的是——為清朝殉國的人,遠遠不如其他朝代多。

    這不是沒有原因的。清朝並不是一瞬間被敵人消滅的,而是以退位的形式,將政權移交給了民國政府。

    這個過程,並沒有那麼強烈的亡國意味。更何況,清朝的皇帝溥儀還活著,而且仍然在紫禁城保持著年號,和以前的朝代完全不同。

  • 5 # 陶朱門下

    為滿清滅亡殉,其實還是有兩個的,而且都是鼎鼎大名的漢族大學者。一個是當時國學四大宗師之一的王國維,是跳頤和園昆明湖而死;一個是新儒學大師梁漱溟的父親樑濟,是跳後海旁邊的積水潭而死。

  • 6 # 指禪

    有 但是人數好像很少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自殺殉國的多 包括道光帝的第七子 末代皇帝溥儀生父 一代皇父 載灃的第一任未婚妻全家

      在第二次指定七叔過繼的同時,慈禧還指定把六叔載洵過繼出去,給我另一位堂祖叔敏郡王奕志為嗣。正像漠貝子詩中所說的那樣:“避腳臺高三百尺,高三百尺腳仍來。”劉佳氏祖母閉門家中坐,忽然又少掉了一個兒子,自然又是一個意外打擊。事隔不久,又來了第三件打擊。我祖母剛給我父親說好一門親事,就接到慈禧給我父親指婚的懿旨。原來我父親早先訂了親,庚子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時,許多旗人因怕洋兵而全家自殺,這門親家也是所謂殉難的一戶。

  • 7 # 湘西超風行者

    初期:入關之時,大屠殺事件頻繁

    中期:官員與部隊平時欺負或壓榨百姓,中央政府與地方官放任其行為,民族歧視問題嚴重,隨便就羅織文字獄之罪名,百姓犯案後不管什麼情況或情節都要連坐,法律一紙空文

    後期: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爆發後,不把平民當人看,平民就把腐敗的政府當流寇,百姓巴不得早亡,人就早解脫,人已經生存環境或日子無法過了,所以百姓的大大小小的起義不斷就是好的證明

  • 8 # 快人快語的小方爺

    本身滿清就得國不正,一個讓中國人感到屈辱的朝代,亡的合情合理,不亡才天理不容的朝代,怎麼可能會有人為它殉國?滿族人自己都沒人殉國,漢人更是鑼鼓喧天,歡欣鼓舞都來不及。

  • 9 # 伐木生哎吳

    孔子說: 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一個如此腐朽墮落的滿清帝國,不值得為它殉國,推翻滿清統治恢復中華正統才是歷史必然更是眾望所歸,從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老百姓帶路來看,就知道滿清政府不得民心。

  • 10 # 宇宙爆炸了

    有的吧,我看鴉片戰爭的電影的時候,看到火燒圓明園的情景就有人自殺了,有的將領戰敗後也自殺了,這都算殉國了吧。有很多可能名氣並不大,看到國家山河破碎的了,百姓任人欺辱而無能為力的時候,肯定有人殉國的。但是到了溥儀退位的時候,當時並沒有慘烈的戰爭,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人殉國。

  • 11 # 向陽願景

    崇禎十七年,農曆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得知這個訊息後自殺殉國的大小官員有名姓的有數千人,也有人統計認為有上萬人。根據《明史紀事本末》第八十卷《甲申殉難》的記載,大概有十五六位政府高官自殺,有的是全家自殺。

    以戶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倪元璐為例,他聽到崇禎自殺的訊息後,哭著說:“國家至此,臣死有餘責。”於是“乃衣冠向闕,北謝天子,南謝母。索酒招二友為別,酬漢壽亭侯像前,遂投繯。”他留下的遺言是:“都尚可為。死,吾分也。慎勿棺衾以志吾痛”。倪元璐一家是十三口人全部殉國。

    大清滅亡之後,紀念大清的人幾乎沒有,但是紀念大明的,追思崇禎皇帝的人大有人在。很多滿清遺老為崇禎皇帝提攜碑文,進行追思、紀念。民國時代,沈尹默為崇禎皇帝自殺的地方題寫了“眀思宗殉國處”,把“自縊”改成了“殉國”,是對大明的追念。傅增湘題寫了《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碑文。

    有意思的是,傅增湘、沈尹默都是滿清時代的人,傅增湘還中過進士。他們對大清的滅亡沒有任何感覺,對大清本身也沒有任何認同,反而對大明有強烈的認同感。這兩個人不能代表所有滿清遺老的內心,但是可以反映大致的士大夫心態。

    根據錢穆先生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的觀點,清代的政治體制是滿漢分治的部族政權,漢族在這個體制中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以乾隆年間為例,軍機處的領班大臣禁止漢人擔任。張廷玉在雍正時期擔任過領班大臣,但是在乾隆時代就沒有機會擔任。

    直到劉墉的父親劉統勳的時代,滿族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乾隆爺才開了禁令,讓劉統勳做了領班。同樣道理,李鴻章做了那麼多供獻,他一生都沒有進入軍機處。正是這種對漢族士大夫相對封閉的政權組織模式,導致了士大夫對清政府的高度不認同。

    以至於抗日戰爭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依然是懷念崇禎,將崇禎的地位提得更高了,以告訴國民要有骨氣,不做亡國奴。所以說,民國士大夫心中的故國是大明而不是大清。

  • 12 # 丁丁看華夏

    怎麼沒有,記得有幾個太監什麼的,跳宮中河水裡了。

    另外,站的現在角度來看,是殉國。這是大統一後的看法。

    但在當時代的人來看,滿清畢竟是入侵者,就像日本一樣,假如入侵成功。

    有一天日本倒了,你會去跳河嗎?

    不唱兩天大戲就不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現自己很喜歡說謊,這是什麼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