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便利店掌櫃

    如今連鎖便利店企業越來越多,生意也有不同的做法。首先明白連鎖便利店企業的一些盈利點,其次要弄清楚個體門店和總部的關係,這兩個問題搞清楚,連鎖便利店肯定不存在都虧損的情況。

    連鎖便利店的門店分為加盟店和直營店,有的企業喜歡專注直營,有些企業喜歡研究做加盟,有的是既搞直營有搞加盟。

    如果平均投資一個連鎖便利店需要40萬,做數百家直營便利店,一個企業需要投進去多少錢?按照一些業內的演算法,一個店回本需要兩三年的話,前幾年都是肯定都是虧損。個人覺得,喜歡做直營便利店的企業容易虧損。

    連鎖便利店企業既然是由多個門店組成,每個門店的盈利狀況也是不一樣的,有門店賺錢也有門店虧錢,畢竟做生意都是有風險的。如果某個連鎖便利店企業整體盈利狀況並不好,主要就是太多業績不好的門店拖累。

    所以,很多便利店企業都喜歡做加盟,而且喜歡做特許加盟,不僅企業發展壯大了,而且還能輕裝上陣,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如果是加盟的門店業績不好,加盟老闆更加著急,直接關係到他的收益,只能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業績,如果實在是超出底線後只能關店,開店損失自然是加盟老闆自己承擔。

    除了輕裝上陣,喜歡做加盟的企業還有其他收穫。

    加盟費手到擒來,保證金也成為企業手中的現金流。假如加盟費1萬元,一萬個加盟店就是1億的收入。假如保證金3萬,加盟企業就手握了3億現金,這是不用給利息的喲!

    這年代,掌握現金流就掌握了生財的鑰匙。

    有些連鎖便利店企業還有品牌使用費,一個月幾百一千,一年下來貌似又有不少收益了。

    一些連鎖便利店企業還要參與加盟店收益分成。

    企業做得越大,進貨量越多,就手握議價的大權,拿貨就越便宜,就容易拿到更多的優惠和活動支援。

    有些連鎖便利店還引入了風投。

    連鎖便利店企業運營得當是不會虧錢,因為盈利點已經比較多了,就算是虧損也有可能是暫時的。但是對於加盟店來說,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畢竟現在開一個店也不便,錢來之不易,加盟店的虧損是實實在在的虧損。

  • 2 # 生活悟味

    連鎖便利店都在虧損,這個肯定不成立,任何行業,有賺錢的,也有虧損的,我做便利店已經六年了,便利店已經飽和了,近兩年來,大環境變了,生意確實越來越難做了,但還是有賺到錢的,整個便利店行業賺錢的佔20%,賺夠房租,人工費的佔70%,虧損的佔10%.我發了一篇關於便利店的文章,詳細內容關注一下就能看到。

  • 3 # 大咖說熱點

    很據這個問題,答案:不是。

    全家從2012年左右就已經盈利,羅森差不多會在17年年中開始盈利,7-11的話,在國內還尚未盈利。

    單獨門店的話,肯定是有盈有虧。

    租金、裝修、裝置、24小時開店的運營成本、裝置和商品的損耗以及各種各樣的雜費,導致成本高居不下。

    想要經營好一家便利店,還是很考驗經營者水平的。當然,便利店想要盈利,最重要的因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地段直接決定人流和客群,緊接著影響業績。開在北京國貿的7-11業績比你家樓下的全家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隨著在北京上班的Tony、Gary、Kris回家過年,國貿便利店的業績可能迎來一波低谷。有時候,附近商圈和人流的變化,導致業績下滑,門店關閉也是常見的事。

    是否存在所謂的“關店潮”?不存在。現階段,便利店的總體仍是上升趨勢,開店是主基調。

    根據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 針對標杆便利店企業的統計,2016年上半年,52.3%的企業保持增長,同比下降的只有16.6%。2016年的整體增速應該在15%左右,市場總量達到1000億。

    具體到品牌:

    7-11在2016年末表示: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快速開店,以每一到兩年在一個新城市進行佈局的速度增長,主要城市每年會保持新增門店30-40家。

    羅森在2016年中宣佈將加快在中國的開店速度,力爭到2020年店鋪數量翻兩番,從目前的約750家擴大至3000家左右。

    全家也曾宣佈將在2024年實現1萬家門店的開店目標。

    誰在消費便利店?

    目前國內的便利店數量應該在9萬家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加油站便利店,另一半就是位於居民或者商業區的便利商店。全國已經入駐口碑的便利店數量接近4萬家。

    下面是我們根據口碑平臺便利店的分佈所繪製的熱力圖:

    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京津地區都是便利店最為普及的地區,這跟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也是密不可分。

    我們再從使用者的消費資料來看一下便利店的消費情況:

    備註:X軸代表的是消費者的年齡,Y軸代表平均每筆的消費金額,氣泡的大小則對應該年齡段的使用者消費次數。

    從上圖可以看到:

    1、使用者在便利店的消費平均每筆在20~80元左右

    2、年齡越高的使用者,平均每次去便利店所花費的錢也越多

    2、25~35歲的使用者是便利店最主要的消費群體

    另外,根據口碑平臺2016年的全國資料,

    去便利店消費,女性使用者不僅人數比男性多了16%,

    平均每次還要比男性使用者多花近20%的錢。

    從職業標籤來看,白領群體光顧便利店,無論是頻率還是單次消費金額

    都遠高於學生、教師、公務員等群體。

    25~35歲、女性、較高的收入者,這幾個標籤象徵著中國最有錢以及最捨得花錢的那個群體,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那麼沒有太多價格優勢,商品種類也遠不如商超的便利店,是如何將這些人收入囊中的呢?

    1、貼心的便民服務

    好奇心日報曾經整理過日本便利店的1285種服務:

    其實上面提到支付相關的、購買各類門票以及繳納生活費用等服務,在移動支付發達的中國,已經完全可以用一個手機+支付寶搞定。

    不過還是有一些服務,比如收發快遞,影印傳真,送貨上門,免費的休息、用餐區域甚至免費的熱水都為便利店聚攏了不少人氣。

    2、不斷升級的食物

    你們有沒有覺得,便利店裡的食物越來越吃好了?

    食物至少關係到一家便利店40%的生意。

    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家便利店都在食品研發上費盡心思。

    以全家為例,每兩週都會有一個內部的選品會,每個新品最多隻有3個月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是被消費者所接受的,全店的汰換率或超過50%。

    我們現在隨便走進一家連鎖便利店,能看到的包子、便當、現磨咖啡、冰淇淋甚至油豆腐粉絲湯,都是經歷了這樣的“大逃殺”後暫時勝出的幸運兒。

    3、與顧客建立情感連線

    日系的便利店品牌可以說將IP利用的爐火純青。尤其是動漫領域的IP。

    各種各樣的限量玩具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成為品牌的忠實、高頻客群。

    但這個套路在國內的實踐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羅森先後在國內開過多家動漫主題便利店,如奧特曼、柯南、火影忍者等,嘗試一段時間後,放棄了這一策略。

    利用IP來建立與顧客的情感連線本身沒有錯,但聯絡我們此前分析的便利店主要客群(25~35歲、女性、較高的收入者),去思考他們更容易被什麼所吸引和打動?這或許是比利用現成IP更直接有效的方式。

  • 4 # 批發店張哥

    不是那麼絕對的。一般最有可能時某個連鎖店的某家店出現虧損,導致只能停業關門。畢竟連鎖便利店的優勢遠高於數百萬家夫妻小賣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朋友投資建廠,生意很好,但觀點不同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