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莊裡一葉小舟
-
2 # LianJia王偉
原因很多我簡單列舉幾個
規模和流動性
儘管德國可能陷入衰退,但德國仍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一個政治穩定但流動性很強的市場。儘管包括德國、英國、法國和荷蘭在內的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房地產投資額都在同比下降,但試圖用於房產投資的資金規模遠遠大於現有房屋存量。在德國,建築業幾乎無法滿足所有主要城市的購房需求,尤其是在寫字樓行業。
多樣的選擇
德國的投資選擇很多,多種投資潛力巨大,例如學生公寓、酒店或工業等。
例如,從年初到8月,老年護理投資達到2.64億歐元,超過了2017年和2018年的總額。德國已經是歐洲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70-79歲),大約有780萬,10年後仍將是歐洲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老年人的需求潛力巨大,尤其是較低的護理費用和可負擔的老年限購住房,投資者已開始注意到這一點。
第二城市的崛起
儘管德國的“七大”一線城市——柏林、杜塞爾多夫、法蘭克福、漢堡、科隆、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繼續吸引著最大份額的投資,但對於關注長期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德國的二線和三線城市也是不錯的選擇。
由於優質資產的供應有限,競標者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許多投資者正把目光轉向二線城市住宅。此類房產需要具備租金上漲的潛力,而且租戶必須對這種型別或這種位置的房屋有長期需求。
因此,從二線城市的潛力來看,投資者仍在規避風險。例如,對於社群福利地產、酒店或多戶家庭房產,投資者的人口和經濟達到一定水平。因此,如果一些較小的城市符合相關標準,它們可能具有吸引力。無論哪裡的房地產,投資者關注的是積極的經濟環境基礎、較低的空置風險和租金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
對房地產的投資考慮的因素很多,與其它歐洲國家相比,德國的房地產無疑是價效比最高的一個,也就是說雖然德國房價近幾年上漲不少,但估值依然相對便宜,而且德國仍然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房地產的前景依然較其它國家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