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鴻門宴是劉邦一生中生命處於最直接、最嚴重的一次威脅,劉邦僅僅帶著一百多人的隨從,就敢來到擁兵40萬的項羽軍營,在整個鴻門宴雙方接觸交談中,只要項羽一聲令下,哪怕僅僅只是一個殺劉邦的眼神,劉邦就會非常輕易地被身首異處,這樣的話就沒有後來的大漢王朝了。

    在鴻門宴上,劉邦處於絕對的弱勢,生命時刻受到威脅,但是由於張良和樊噲的挺身相助,再加上劉邦放低姿態向項羽解釋情況,換取了項羽的諒解,似乎看起來解救劉邦鴻門宴之困局的是張良和樊噲,實際上並不是,因為暗中始終有一個人,在協助劉邦,這個人就是項羽的叔父--項伯。

    一、引發鴻門宴的來由

    鴻門宴本質上劉邦向項羽示弱的一場政治談判,劉邦完全把握了項羽的心理和性格,才會出此計策,而這一機會是項伯給的,要不是項伯來通知張良,劉邦就會死在第二天早上項羽發動的進攻。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在得知項羽將會在第二天發兵攻打劉邦後,項伯擔心的居然是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張良,而且還違背軍令擅自出營通知張良,項伯的這一行為無異於吃裡扒外,這可是洩露最高軍事機密,更嚴重的是當項伯把這一情況告知張良後,張良想要告訴劉邦,項伯居然也不反對,還跟著張良一起見劉邦。

    換句話說,項伯等於把自己侄子項羽的軍情洩露給對手也毫不在意,讓對手劉邦提前獲得情報,從而制定了相對的應對策略,這個應對策略就是鴻門宴,親自上門給項羽解釋情況,而這個機會就是項伯給的,所以說劉邦能夠有鴻門宴向項羽解釋的機會,而不是迎來第二天項羽的突然攻擊,項伯才是第一功臣。

    二、鴻門宴上項伯的表現

    鴻門宴一共有六個人蔘與,分別是項羽陣營的:項羽、項伯、范增,以及劉邦陣營的:劉邦、張良、樊噲,雙方各三個人,其實在這六個人當中,只有范增一個人是最想殺劉邦,而且意志最堅定的,換句話說,劉邦在鴻門宴上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項羽,而是范增。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劉邦已經完全瞭解了項羽的性格與脾氣,否則沒有必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來求見項羽,事實上,在鴻門宴上,以劉邦的口才和表現三言兩語就已經讓項羽放棄了殺心,只要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項羽肯定會被劉邦說服。

    可是項羽邊上明明就有一個范增,正是范增不斷地向項羽使眼色,要項羽殺劉邦,項羽不為所動,范增甚至自己想出了辦法,讓項莊舞劍,伺機殺劉邦,項伯很快就看出了問題所在,自告奮勇出來與項莊對舞,實際上是擋住了項莊刺向劉邦的黑劍,客觀上等於是解救了劉邦,而且還是在項羽的眼皮底下。

    鴻門宴剛開始劉邦這一邊只有劉邦和范增在,兩人都不是武將,項莊舞劍時,只能被動地應付,如果不是項伯站出來擋住,張良和劉邦一時還真不好化解,正是因為項伯擋住了可能的威脅項莊,所以張良才有機會出門叫樊噲前來。

    正是由於樊噲的前來,增加了劉邦一方的武力,雖然在項羽的軍營中樊噲未必敢如何,但是在鴻門宴上,樊噲就是劉邦安全的一尊定海神針,樊噲的到來使得項伯與項莊的舞劍失去了作用,但是沒有項伯在關鍵時候擋住了項莊的劍,也就沒有張良出門找樊噲來救場的機會,這個機會還是項伯給的,這就是項伯在鴻門宴上的表現

    再來看張良與樊噲在鴻門宴上的功勞:

    張良的功勞就是叫來樊噲,化解了項莊舞劍的危機,暫時解除了劉邦的威脅,另外還有一個功勞,就是在劉邦退出逃走後,張良負責留在現場繼續陪著項羽,起到穩住項羽及范增的作用,試想一下如果劉邦和張良都逃了,馬上就會引起范增的懷疑,就算項羽想要放過劉邦,但是范增也可以派人截住劉邦,到那個時候,劉邦還是逃不了,畢竟才一百多人,在項羽的軍營,怎麼逃也不逃不了。

    樊噲的功勞就是在項莊與項伯舞劍的同時分散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樊噲向項羽所說的那一段話,也起了讓項羽放走劉邦的決定,樊噲表現得你一真正的勇士,而項羽本人就是英雄,正所謂英雄惜英雄,樊噲成功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從而讓劉邦找到藉口溜走了,這就是樊噲的功勞。

    但是要比較張良、樊噲與項伯的話,當然還是項伯的功勞最大,因為項伯兩次救了劉邦,而且還是始作俑者,沒有項伯第一次通知張良,劉邦早就死在戰場了,沒有項伯第二次為劉邦擋劍,劉邦有可能就死在鴻門宴大帳之內,所以張良與樊噲的功勞雖然都大,但是實際上都比不上項伯的功勞大

    如果把張良、樊噲與項伯在鴻門宴前後的功勞作一個排名的話,應該是:

    項伯功勞最大,張良功勞次之,樊噲功勞最小。

  • 2 # 秀雲涵天

    在《鴻門宴》中,張良充分發揮自己的智謀,宴前、宴中和宴後,做了一系列公關工作,保障了劉邦全身而退,居功至偉,無可置疑。樊噲只是在張良的指揮下,唱了一出紅臉,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功勞理應在張良之後。

    一 宴前策反項伯,關鍵一著

    項伯在《鴻門宴》中可是個其他人難以取代的人物 ,劉邦的生與死,從某種程度說,就取決於項伯的態度。張良決定拿下項伯,與劉邦演了出雙簧,招招具有“攻擊性”:

    劉邦說:“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這是多大的面子啊!劉邦畢竟是漢軍的首領,項伯算什麼,不是一個重量級。“沛公奉卮酒為壽”,劉邦親自端上一杯酒給項伯致敬,多麼謙恭,項伯這樣小廟的神,哪見過這麼大的香火 ?“約為婚姻”,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如果能和劉邦結為親家,那項伯以後就是通吃了,這是中獎了!水到渠成地煽情 ,“吾入關……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至此,項伯別無選擇,唯有爽快答應,此行不虛,撿了個大便宜,屁顛屁顛地回去。

    張良眼光賊準,項伯真是個好內奸,不光答應,而且重點抓落實——當晚就給項羽吹風。

    二 宴中保持警覺,隨機應變

    劉邦只管按張良的設計背書,項羽還真沒咋為難劉邦。閻王好哄,小鬼難纏。驚心動魄的一幕還是出現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我們剛表揚過的項伯出場了,“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雖不得擊,但老是這樣驚心動魄也不是個戲。張良果斷指揮樊噲出場,張良真是個好導演,樊噲也表演得無懈可擊,一番義正辭嚴,將刀光劍影化解,劉邦又躲過一劫。

    三 金蟬脫殼,及時脫逃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張良深諳此道,安排劉邦從小道,僅帶幾名貼身侍衛,還軍霸上,如虎歸山。

    四 宴畢善後,確保無虞

    雖暫時無險,但畢竟項羽勢大,這是不爭的事實。善後工作,必不可少。張良真有兩下子,先低調解釋,再恭敬獻禮,堵住項羽的嘴巴,一切無懈可擊,避免了項羽找茬攻擊劉邦。

  • 3 # 唐代丹藥

    鴻門宴,是因曹無傷的告密,范增的勸諫,項伯來回奔波勸告,項羽的臨時起意得以引發,是圍繞著項羽范增的殺劉邦、項伯張良樊噲的保劉邦而展開的突發事件。

    那麼,究竟在這個突發事件中,張良的功勞大些,還是樊噲的功勞大些?

    這件突發事件其實有兩處疑點,使得鴻門宴沒有到達形成的初衷,也讓劉邦一方人員的在此次突發事件中的功勞有了差別。

    項伯來訪的目的

    項伯的目的,在史記之中有明確的記載,“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俱去。”

    項伯,乘夜色進入劉邦軍營中見到張良,將項羽準備率大軍進攻劉邦,出於報恩之心怕殃及池魚的項伯要求張良跟隨他一同逃到項羽軍中避亂。這就是項伯的目的。

    臨到最後則變成了劉邦與項伯喝了一頓酒,在席間劉邦先是禮待了項伯,而後約為親家,緊接著項伯帶著劉邦一句口信,便回去見了項羽,而後項羽答應不再率軍攻打劉邦。

    這個彎轉的有點大。項伯為了保住老友的命,不惜違抗他本家侄子項羽的命令,趁夜入敵軍軍營之中救助老友。

    如此重情義的人,僅憑几句日後劉邦稱帝都沒有給與兌現的言語,就將此次冒險過來的目的捨棄,毅然將張良留在了劉邦身邊這個險地,而自認為獲得了一定能夠說服剛愎自用的項羽不攻打劉邦的理由,只需複述劉邦的話並在第二天拜會項羽。

    那麼,項伯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項伯,是從項羽軍中趁夜離開軍營。從項羽軍所在地鴻門到劉邦所在地有兩條道路便於通行,一條四十里(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一條二十里(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劉邦語)。項伯具體選擇哪條不得而知,但是項伯首先要做的是不能為項羽知曉,其次是以最快的時間順暢的到達劉邦所在地,最後順暢的來往兩地,不受任何約束的來往,才能完成張良託付的事情,說服項羽不再攻擊劉邦。

    項伯是項羽季父,並且知曉項羽準備出手,項羽卻對明天發生戰事的軍隊和將領沒有一點的管束,即便是項伯從敵對方帶來的訊息並不是什麼軍事情報,而是一句有利於敵對方的告饒。項羽竟然聽信了,並且沒有處置這位看起來更像對方說客的項伯。

    更為奇怪的是,就算按照最短距離的二十里,項伯也需要時間,加上項伯與張良商談,與劉邦喝酒結識等時間,這還沒有將項伯在深夜闖敵營所需要的極為繁瑣的通報和等待批准的時間。

    這也就是說,項羽軍中沒有巡查的值夜人員,是個紀律鬆散的垃圾軍隊,一直都未發現項伯的偷偷離開。

    能夠解釋這件事情,只有一種可能,項伯的出行其實是得到了允許,至於是項羽還是范增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可能都知曉項伯的離開。

    這就意味著,項伯的目的不全是救老友張良,而是附加了一個軍事情報人員的身份,挖掘劉邦佔據函谷關,釋出討好秦地百姓的約法三章,封秦國國庫等一系列做法的目的所在。而劉邦的做法都是范增想要殺掉劉邦的理由。

    項伯此行發生的種種,又與張良樊噲功績大小有什麼關係呢?

    在此過程中,劉邦與張良進行了一番對話。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這段對話,透露出一個資訊。

    劉邦對項伯的身份及來意產生了疑問,進而又將疑心擴大到了張良身上。

    劉邦對張良的不信任並非是此時才有,而在上述對話前,張良與劉邦還有一段對話。

    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

    從這可以清晰看出,駐軍函谷關的事情,張良完全不知情。而駐軍函谷關是項羽最為不滿的事情,並率軍直接攻破。

    也就是說,劉邦由於對張良存在有一定的戒心,勢必在第二天拜會項羽之時,對張良的使用狀況會有所保留。

    這是不是意味著張良受到全面的限制,樊噲因此獲利更容易更大些?

    其實,並不完全是。

    張良和樊噲兩人所擅長的領域不同。

    張良,以計謀出眾而聞名天下。中間雖然擁有一夜的時間,另有項伯的提前告知,張良和樊噲以及劉邦自己對即將面對的都很是模糊,只知道項羽想要以四十萬的兵力直接滅殺劉邦及十萬漢軍。劉邦所在的灞上與項羽停止點鴻門又僅相隔40裡,能夠施展的空間很小。

    只能是憑藉張良以往護佑項伯的情分以及劉邦的外交能力,藉助項伯之口改變項羽的心意。究竟能不能改變項羽和范增的心意,還是個未知數。

    歷數劉邦張良樊噲等在鴻門宴的表現,只是抱持了一條原則,隨機應變。再直白點說,少說話,多喝酒,多吃菜。

    儘管時局不利,僅有一條原則遵守,張良還是出手設定了一些應對的策略。

    1、以中間人身份,介紹劉邦和項伯結識,並在酒宴敬酒禮待項伯,減少陌生感後,劉邦力主與項伯結成口頭上的兒女親家,之後才將最後的目的,請項伯以項羽季父的身份向項羽說明,劉邦入關之後的種種表現以及沒有自立不聽從項羽號令的意圖。項伯答應下來並連夜返回勸說項羽。

    2、在鴻門宴上,鑑於當時項莊舞劍,項伯拔劍同舞的局面,張良又促請樊噲持盾帶劍闖營,來應對項伯及項莊兩人舞劍之外的意外狀況,繼續護佑劉邦。

    3、劉邦尿遁後,張良奉命留下。偏重於文弱書生的張良此時需要面對的是出身貴族的項羽因劉邦無請而自離的怒火,還要面對范增無隙可乘的惱怒。可以說張良是以書生的體格,應對萬人敵的霸王和以奇計成名的范增,以口才應變能力在一定時間段之內,安撫住了鴻門宴中主張殺劉邦的項羽和范增。

    相比較張良的溫和,樊噲的出場是以火爆方式入場,此時鴻門宴已是進入到了高潮部分,樊噲將這個高潮改變了方向,但仍在高潮上繼續前進。

    樊噲以參乘的身份跟隨劉邦面見項羽,被擋在帳外。

    此時就引出了第二疑點。

    樊噲的前後不一

    樊噲在帳外接到張良的示警後持盾帶劍,入軍門、側其盾以撞衛士、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羽按劍而跽,做出了防守反擊的姿勢。

    這一連貫的動作及反應,說明項羽對樊噲等劉邦的衛士的能力估計不足,也說明項羽在對劉邦所帶來的衛士的掌控不足,透漏出項羽的一點隱祕,在殺不殺劉邦的決定上,項羽是沒有堅定的態度。

    從樊噲這方面來說,樊噲勇氣可嘉,膽略過人,但是樊噲違抗軍令進入帳內,對還處在項羽控制範圍之中的劉邦有什麼報復性的後果,樊噲根本沒有去考慮。

    一句話概括下來,樊噲就是一個好勇鬥狠忠心耿耿的莽夫。

    多年後樊噲也是沒有多大改觀,呂后受到匈奴單于冒頓的挑釁,不顧在朝堂上大臣環列的情況下,也不考慮冒頓為何敢於寫信羞辱呂后,無視大漢的緣由,只是一句話,強烈要求呂后給他十萬士卒,踏平匈奴。樊噲的要求立刻遭到了季布的反對,強力建議呂后,先殺了這個禍國殃民的莽撞人。

    可是,在樊噲見到項羽之後,說出一番言辭卻是擲地有聲,有禮有節。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而這些又恰恰與劉邦反覆與項伯所述說的相差無幾。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也就是說,劉邦與張良項伯等人見過面之後,很可能再次與樊噲灌嬰等人碰過面,並統一了回覆項羽問話的臺詞。可見,樊噲身為劉邦手下的老人加上樊噲與劉邦之間的連襟關係,樊噲自始到終都深獲劉邦信任,可以說在鴻門宴之中他負責的事務要多於張良。

    另外,樊噲的突然闖入,成功的將項羽的注意力轉移到了他樊噲的身上,甚至因為項莊項伯舞劍,范增身邊也出現了空隙,這種空隙連項羽也感受到了,並感覺到了威脅,乃至於按劍而跽。

    在樊噲一番陳詞之後,項羽本是沒有殺劉邦的心思更加多上了一些,容忍了劉邦及樊噲的不敬,獲得了項羽想要的被尊重為大王、霸王的心理需求。這才有了項羽允許樊噲落座的命令出現。實際上,在此時鴻門宴已經結束。

    之後,劉邦藉助尿遁引領樊噲灌嬰等人而去,留下張良安撫項羽和范增,主要針對的是范增。預防他派人繼續追殺。

    總之,沒有張良從中設計和周旋,阻止項羽的代理人項伯的試探,劉邦無法順利脫身。

    沒有樊噲的出現,滿足項羽的需求,項羽很有可能坐看項莊擊傷項伯,而最終刺殺劉邦。

    也就是說,張良的功勞來自於與項伯找到了共同點,樊噲與劉邦等人的策略穩定了全域性。

    所以,是樊噲的功勞大些,更確切的說,樊噲及劉邦等人的功勞更大些。

  • 4 # 蒼茫大地顧煒斌

    一、張良、樊噲政治頭腦都很清醒。

    二、張良救過項伯,項伯連夜報恩,張良對劉邦極為忠誠,劉邦這才能為赴鴻門宴做好充分準備。

    三、在鴻門宴上,張良為緩解項劉矛盾,為劉邦脫逃使盡渾身解數,起了決定作用,而樊噲只是作了有效配合。樊噲不進去,夏侯嬰照樣完事,但張良卻具有不可替代性。

    形勢萬分危急,張良向項王請假:我前列腺炎發作,需要出去方便一下。說完起身溜出去,對由屠夫改行做保鏢的樊噲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沛公一死,你的榮華富貴全部泡湯,沛公曾明確表態:他絕沒有“小姨小姨,當馬騎騎"的念頭!但沛公一死,呂雉會找你拼命,你想泡她妹妹我看沒戲啊!樊噲一聽,急得跳起來:我去救駕!拎著寶劍和盾牌就拼命往裡衝,幾個衛兵想攔,都被撞翻了,項羽見一個黑乎乎的大塊頭直衝進中軍寶帳,忙拎著寶劍問他:你的什麼的幹活?張良搶先一步代答:大王!這是沛公的車伕樊噲,在外面呆久了,餓了要找吃的。項羽仔細打量樊噲,讚道:好一個壯士!賞他一斗酒、一隻生肘子。樊噲一口氣喝完酒,將盾牌置於地,把肘子放在盾牌上,蹲下身子,用寶劍割生肘子吃。項羽這個健忘症加腦殘病患者,竟無微不至地關心起樊噲的生活來:壯士!還能喝酒否?樊噲粗聲粗氣地給項羽充當臨時政治課老師:我死都不怕,還怕喝酒?!秦王殘暴,所以天下造反。楚懷王跟諸將約定:誰先打敗秦軍進咸陽,誰就做王。沛公先進咸陽,他什麼都沒拿,封了宮室庫房,還軍霸上,等待大王到來。現在大王不僅不封賞他,反倒聽信小人挑撥要殺沛公。大王真不該啊!項羽雖出身貴族,但對學文化一事從來不感冒,加之沒想到樊噲這個車伕不僅改行當了保鏢,還來免費上門家教,愣了一愣,忙給樊噲賜坐。樊噲坐在張良旁邊,一手按著寶劍。項伯見親家公安全了,回到位子,項莊打一個老叔都吃力,現在見老叔又來了幫手,沒有勝券,再說項王愛惜自已的羽毛,何必幹公公背媳婦朝華山一吃力不討好之事?他也收劍站到項羽身旁。

    劉邦這才稍微鎮定了一下,馬上他的前列腺炎急性發作,尿急,張良和樊噲也起身相隨。劉邦想溜回霸上,這個潑皮無賴這時竟想紳士一番,與項羽辭別。樊噲熱衷於兼職家教做慈善家: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說完推過車子,架起劉邦就要走。劉邦邊上車邊叫張良向項王致謝。張良問:大王帶來了什麼禮物?劉邦這才想起:白璧一雙獻項王,玉杯兩隻敬亞父。剛才見項王發火,沒敢獻,先生代勞吧!劉邦怕項王發兵來追,把車子留在鴻門。自己騎上一匹馬,樊噲、夏侯嬰、靳疆、紀信執劍持盾,跟他抄小路從驪山腳下趕回霸上,這條路只有二十里,不但比走大路近了一半,還出其不意。

    劉邦一溜到霸上,就把曹無傷剁了。張良在外面等了好一陣子,估計劉邦已返回軍營,這才進去對項羽說:沛公櫻桃小口,不勝酒力。不能親來告辭。令我敬獻大王白璧一雙,敬獻亞父玉杯兩隻。項王問:沛公在何處?張良說:沛公怕項王你找他的茬,已先回到霸上。項羽把白璧放於案上,老狐狸范增臉脹得像豬肝,把玉杯扔在地上,用寶劍劈開,長嘆一聲:項王啊!您幼稚啊!將來與大王爭奪天下的,必定是劉邦這個潑皮無賴!你我等著做他的俘虜吧!

    綜合上述,鴻門宴的本質是張良和范增兩個厚黑編劇兼導演在智鬥。劉邦、樊噲、項伯、項羽、項莊只是充當演員的角色。張良、樊噲在《鴻門宴》這場歷史活劇中的地位孰重孰輕,不必贅述!

  • 5 # 今生情

    首先是那個叫做張良的人。在這次鴻門宴上,張良的作用可大了,張良認識一個叫做項伯的人,他是項羽的叔叔,當時項羽和范增他們商量要殺掉劉邦的時候,項伯也知道了,於是他連夜就去了劉邦的陣營中,將這個祕密計劃告訴了張良。張良特別忠心於劉邦,他就告訴了劉邦,讓劉邦提前做好應對措施。項羽的陣營中出現了叛徒,但是他並不知道,而劉邦得到這一訊息之後,肯定做出了萬全的準備,因此他只帶著張良和樊噲兩個人就去參加了這個危險的宴會。

    到了地方之後,張良和劉邦參加了宴會,而樊噲在外面守著。在宴會期間,范增屢次向項羽遞眼色,他們提前商量好了,以摔酒杯為命令,酒杯摔下去,周圍提前埋伏好的士兵便會出來將劉邦殺死。但是項羽這個人狂妄自大,他被劉邦的眼淚給騙了,始終沒有將酒杯摔下去,讓范增這個人非常的惱火。他們算計好了一切就等著殺掉劉邦了,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的君王卻掉了鏈子,范增沒有辦法只能另想其他的計策來殺掉劉邦了。

    範曾一心想要除掉劉邦,因此這個計策沒有實施,他便又想到了其他的計策。他出去叫來了項莊這個人,然後對劉邦和項羽說光在這喝酒吃肉沒意思,叫項莊來舞一段劍為他們助助興。然後他又暗自吩咐項莊,等下舞劍到劉邦跟前的時候,讓項莊直接就將劉邦殺了。項莊也知道範增的意思,於是他順利的進行著范增的計劃。他拿著劍走了進去,徵求了他們的意見就開始舞劍,並且一步一步的向劉邦靠近。這個時候劉邦處於危險之中,他自己也知道,旁邊的張良也知道,但是沒辦法,這個時候張良想到了樊噲,他就走出了帳中。

    他來到帳外告訴樊噲,現在項莊在舞劍,想要將劉邦殺死,劉邦危在旦夕,他對樊噲交代了一番然後樊噲就按照他的去做。樊噲急衝衝的走進了帳中,突然來到的不速之客打擾了正在舞劍的項莊,他只好停了下來。而項羽問樊噲是誰來幹什麼,樊噲就說他是劉邦的手下,他義正言辭的批評了項羽,認為項羽對劉邦太過分,劉邦辛辛苦苦的為他打天下,並且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咸陽城,現在項羽反而要殺掉劉邦是不仁義的。

    項羽一心喜歡英雄,看到樊噲如此的英勇,便心生敬佩,讓樊噲也坐在帳中和他們一起吃飯。後來劉邦假裝肚子疼要上廁所,就悄悄的退出了這場飯局,出來之後他就和樊噲一起離開了項羽的軍營,回到了自己的地盤。

    所以劉邦之所以能夠逃脫這場刺殺,一個原因是因為張良的聰明,另一個是樊噲的勇敢,再加上劉邦自己的沉著冷靜,他們三個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如此才能夠逃出這場危險的飯局。否則他們三個都會送命在項羽的面前,劉邦也不會在後面成為天下的主人,更不會將項羽殺死。

  • 6 # 曾經的兔兔

    當然是張良!當然是張良!當然是張良!重要的事說三遍。

    僅就鴻門宴而言,不展開講張良運籌帷幄的故事。

    前一天項羽的計劃:當時范增對項羽說:

    “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因此,項羽的本意是明天吃過早飯,就把劉邦給橫掃了,不用逼逼,打倒就是。

    因為張良在,才有項伯連夜告信。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

    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有了張良,劉邦才能從鴻門全身而退。

    首先,劉邦得以向項羽當面解釋: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項羽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自然經不住中年大叔的忽悠。項羽立馬就出賣了曹無傷,且頭天晚上的決心也產生了動搖。

    再有項莊舞劍,項伯抵擋:

    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然後,樊噲登場,有了他的高光一刻

    1、瞪眼: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2、喝酒: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3、吃肉: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4、又喝酒、吃肉: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4、高光一刻:⑴和項羽理論了一番: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⑵又和劉邦理論了幾句:當劉邦借上廁所的機會溜出項羽的大帳準備逃跑時,又婆婆媽媽地想回去與人家道別,樊噲說: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

    最後,張良收場。這是個危險的活,稍有不慎,項羽可能遷怒於他,范增也可能遷怒於他,隨時可能丟了性命。至於張良怎樣全身而退的,太史公沒有說,咱也就不枉議了。

    總之,在整部《鴻門宴》劇中,張良是主角,樊噲是配角

  • 7 # 大鬍子林肯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張良,不僅是雪中送炭,更是火中取栗。一是,人脈好,會做人。在大兵壓境,大戰一觸即發的關鍵時刻,別說項羽四十萬精銳對付劉邦號稱十萬的烏合之眾(想想彭城追擊戰,項羽兩萬多人,一路奔襲,把劉邦五十萬人,殺得屁滾尿流,摧枯拉朽)就可知結局會如何。如果沒有張良早期留下的先手:“項伯殺人,臣活之”。在商鞅變法後,秦王朝嚴刑峻法,想要保下一人,得有多難,也暗示張良的能耐。在武力值極端不對稱的情況下,劉邦內部還出內鬼左司馬曹無傷,如果沒有項伯來告勸張良,那麼“旦日”劉邦大軍必敗,劉邦必死,就沒有後面什麼事了。二是,忠信之士,忠誠之人,有為之人。“臣為韓王送沛公”一句承諾,便終生不渝。博望坡刺秦不成,張良是在逃亡中被劉邦收留的。良不忘滴水之恩,遇到劉邦危難時刻,他不僅不獨自逃亡,反而把項伯拉下水,成為內奸兼助力。項伯馬上和劉邦“約為婚姻”,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時,以身犯險,親自下場“常以身翼蔽沛公”。不然劉邦又得被“擊殺於坐”死翹翹了。好在項羽自視甚高,不屑宵小之舉。釣名沽譽,剛愎自用外,想想叔父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所以也不計較。三是,留下斷後,排解危機。劉邦尿遁(此舉後世成為酒宴逃席的第一首選,劉跑跑首創),留下張良謝罪,那是冒掉頭風險的。劉邦跑了,項羽會不會遷怒而殺人?范增會不會繼續鼓動項羽追擊?那都是未知數。張良的兩個“再拜”與“獻”,身段壓得低,孫子裝得好,既給玉器,又給面子裡子,總算度過一劫,天佑大漢,萬幸!張良居功至偉,自然!

    相較而言,樊噲屬於錦上添花。我們不能說樊噲闖帳沒作用,相反,樊噲闖帳,加速了鴻門宴的發展程序。一是,終止了項莊刺劉的危機。二是,王八瞪綠豆,對上眼了。項羽一介武夫,就喜歡同道中人,別人說的他聽不進去,樊噲說的,對了他的胃口。你沒見劉邦集團幾個人,口徑一致,早就商量好了,只是項王被坑了還不自知。三是,忠勇每逢屠狗輩,做為劉邦的司機兼保鏢,後來還是連襟,功勞也是有的,不可否認。

  • 8 # 折返888

    秦朝末年,由於統治階級的腐朽沒落以及殘暴的統治,廣大農民失去了寶貴的土地流離失所,大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窮苦的百姓最終走投無路,只得揭竿而起,組成各路農民起義軍討伐殘暴的秦政府。劉邦和項羽兩人就是那個時期湧現出來的起義軍首領。起義初期的時候,兩人為了推翻殘暴的秦朝政府,走到一起。並歃血為盟,結為異性兄弟。

    後來由於攻打咸陽一事,兩人發生摩擦,產生分歧。事後能屈能伸的劉邦放低姿態,主動對項羽示好。《鴻門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由項羽設局,(主要是項羽軍師範增想借此次宴會殺掉劉邦)邀請劉邦前去赴宴的一次別有用心的聚會。

    我們再來看看張良和樊噲與劉邦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

    當初張良也是秦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一隻。只不過規模非常小。後來遇到劉邦後,兩人一見如故。並且劉邦常常能夠聽取張良的意見,而且事後也都能夠驗證張良所用計謀的正確性。就這樣,兩人心心相惜共同舉起反秦大旗。

    樊噲也是早期和劉邦並肩作戰的弟兄,並且非常擁戴劉邦。樊噲後來還娶了呂后的妹妹,和劉邦成了連襟。

    正是由於對樊噲,張良兩人非常信任。劉邦才決定帶領二人共赴鴻門宴。

    我們通過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一書,可以瞭解一下張良和樊噲在這次鴻門宴中的表現,並展現給大家,讓大家評判一下兩位到底誰的救駕功勞最大。

    由於劉邦率先攻佔咸陽,引發項羽心中不滿,同時劉邦營中有惡人向項羽誣告劉邦圖謀不軌。於是軍事范增對項羽建議借鴻門宴之際殺掉劉邦一行人。范增欲除掉劉邦的訊息很快被項伯(項羽叔叔)知道。而張良早年曾經是項伯的救命恩人,因此,項伯迅速把這個情況通報張良。從而使得劉邦在赴鴻門宴之前有所準備。

    樊噲將軍則是劉邦在宴會中受了到項莊舞劍的威脅之後,佩戴武器進入宴會的。樊噲將軍正氣凜然的氣勢和義正辭嚴的對話使得項羽對除掉劉邦之事猶豫不決。從而使得樊噲能夠保護劉邦藉機逃脫。

    劉邦能夠從項羽所設鴻門宴中成功脫身,我覺得綜合因素很多。張良提前獲知敵方欲加害劉邦的情報,以及樊噲將軍的捨命保護都是這次行動的最大功臣。當然項羽的猶豫不決也是劉邦命不當絕的一個重要因素。

  • 9 # 都知兵馬使

    《鴻門宴》上,按功勞大小,當然張良功勞最大。鴻門宴前夜,項伯前來告知張良,項羽準備攻打劉邦。張良把項伯引見給了劉邦,劉邦抓住機會和項伯拉攏關係,結成兒女親家,讓項伯回去回去給項羽求情,第二天前往鴻門陪罪。

    鉅鹿之戰,項羽完成了對秦軍的打擊後,引兵向關中而來,當楚軍到達函谷關時,被劉邦的軍隊擋在關外。又聽說咸陽已經被劉邦攻取,項羽心裡大為惱火,用武力強攻函谷關,進入關中,到達戲水之西。

    此時劉邦部將曹無傷派人跟項羽打小報告,說劉邦想在關中。

    項羽聽後很生氣,打算第二天帥軍攻打劉邦軍隊。此時項羽楚軍有四十萬,駐紮在新豐鴻門,而劉邦軍隊只有十萬,駐軍霸上。軍師範增對項羽說:沛公在崤山的時候,喜愛美色,貪戀財物。可現在進了關,不掠財物,不貪女色,說明他志向遠大。我叫人觀看他那裡的雲氣,呈五彩顏色,那是天子的雲氣呀!趕快攻打,不要錯過機會。

    張良促成鴻門謝罪

    項伯為項羽叔父,是張良的好朋友,項伯連夜跑到劉邦軍營來見張良,把事情經過告知,勸張良和自己一起離開。張良聽後找藉口說要同劉邦告別,進去和劉邦把項羽準備攻打他事情說了,劉邦聽後大驚,問張良這件事怎麼辦。張良問:大王的軍隊打得過項王的嗎?劉邦答:當然打不過啊!可現在又怎麼辦?張良出去把項伯請進大營,劉邦耗費一番脣舌,和項伯結成兒女親家,項伯答應回去在侄兒項羽為他求情,讓劉邦明天一早前來向項羽請罪。

    宴上,范增多次跟項羽使眼色,再三暗示項羽對劉邦下手,項羽始終無動於衷,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莊。

    項莊進來敬完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裡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那就請讓我來舞劍助興吧”!項羽答:好!

    項莊拔劍起舞,在大廳轉了幾個來回,突然劍走偏鋒,刺向劉邦面前。項伯一看,項莊這不是想要親家的命嗎?於是也拔出佩劍,擋在劉邦面前,舞起劍來,和項莊你來我往。每次項莊刺向劉邦的劍,都被項伯擋下,使項莊無法得手。

    樊噲救場

    張良起身離開,叫來樊噲。項羽問:這是誰。張良答是劉邦帳下參乘樊噲,項羽賜給一杯酒和一隻豬腿,樊噲把酒喝了,把盾牌放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劍來切著吃。

    項羽問:壯士還能喝酒嗎?樊噲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羽沒有回答,說:坐。樊噲坐在張良身邊。不一會,劉邦以上廁所為由,把樊噲叫了出來。

    出來後,劉邦留下一對玉壁和一對玉斗給張良,讓張良交給項王。自己帶著樊噲、紀信、靳強、夏侯嬰從小路逃回軍中大營。樊噲功勞很大,但都是靠張良斡旋,劉邦才得從鴻門宴逃脫。

  • 10 # 香山往事

    《鴻門宴》是楚漢相爭時的一個橋段。話說霸王項羽亞父范增,已知劉邦志存高遠,為項羽霸業計,鼓說項羽殺劉邦以絕後患,於是在鴻門這個地方擺下宴席,請劉邦吃酒,欲在席間殺之。誰知項羽族叔項伯與劉邦謀士張良交厚,怕其受到牽連,於是告知其謀。在張良的運作下,樊噲力保劉邦全身而退。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即典出於此。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生死懸於一線。

    救劉邦於水火,張良樊噲功不可沒,但如無項伯知恩圖報,義薄雲天,所有一切都是枉然。

    但是實事求是地說,項羽是真君子,不是陰謀小人,否則十個劉邦也走不出鴻門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沒錢住旅館的情況下怎麼在一個城市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