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比住宅的建安成本,一般要對比單方成本,畢竟建安總價是與建築面積線性相關的,不同專案沒法對比。
1.因結構體量增大必然會增加每平米鋼筋混凝土含量:一般小高層的鋼筋含量38kg/m2左右,20多層的住宅樓要42kg/m2以上。同理混凝土也會增加0.01-0.05m3每平米。結構含量大概會造成40-60元/m2的差價;
2.因高層規劃、驗收有更加嚴格的標準,會導致建安成本的增加。比如高層建築按規範每戶要配置避難間,避難間的窗要做成防火窗,防火窗要比普通鋁合金窗貴400元/m2,按100m2一戶,每戶1.2m2的防火窗,這裡要增加差不多5塊錢。同樣高層會有更高規範的消防要求、防雷要求、供水供電要求等,同樣會增加單方成本。
說點偏題的:
一個專案要建高層住宅就一定會比多層住宅成本高很多嗎?不一定。其實一個專案,高點低點,建安單方差價撐死不會超過200元,但是要衡量整個專案的成本,你就要考慮到建安外的成本分攤了。
這個時候,層數高了可售面積增大,很多不跟建築面積成正比的成本就會得到分攤。比如說一個小區要建圍牆吧,圍牆的成本是不跟建築面積走的,100萬的圍牆總價如果攤到5層的小區假設是20元每平米,那將小區層高建到10層,那分攤成本就只有10元了……同理的還有景觀費用、售樓處成本、配套幼兒園、會所成本、按項收費的前期費用等。
那是不是樓越高、成本越低、越賺錢?也不是。首先,樓高樓低在拿地的時候政府己經規定了容積率,也就是說一個地塊己經被規定好了你能建的建築面積上限,設計強排再牛逼也不能變出花來。
所以一般在做專案測算的時候,層數一般都不是成本人員的重點關注物件,3000多每平米的建造成本在哪個地方都是跑不掉的,專案定位導致的裝修、景觀檔次往往更讓成本人員糾結。
首先,對比住宅的建安成本,一般要對比單方成本,畢竟建安總價是與建築面積線性相關的,不同專案沒法對比。
1.因結構體量增大必然會增加每平米鋼筋混凝土含量:一般小高層的鋼筋含量38kg/m2左右,20多層的住宅樓要42kg/m2以上。同理混凝土也會增加0.01-0.05m3每平米。結構含量大概會造成40-60元/m2的差價;
2.因高層規劃、驗收有更加嚴格的標準,會導致建安成本的增加。比如高層建築按規範每戶要配置避難間,避難間的窗要做成防火窗,防火窗要比普通鋁合金窗貴400元/m2,按100m2一戶,每戶1.2m2的防火窗,這裡要增加差不多5塊錢。同樣高層會有更高規範的消防要求、防雷要求、供水供電要求等,同樣會增加單方成本。
說點偏題的:
一個專案要建高層住宅就一定會比多層住宅成本高很多嗎?不一定。其實一個專案,高點低點,建安單方差價撐死不會超過200元,但是要衡量整個專案的成本,你就要考慮到建安外的成本分攤了。
這個時候,層數高了可售面積增大,很多不跟建築面積成正比的成本就會得到分攤。比如說一個小區要建圍牆吧,圍牆的成本是不跟建築面積走的,100萬的圍牆總價如果攤到5層的小區假設是20元每平米,那將小區層高建到10層,那分攤成本就只有10元了……同理的還有景觀費用、售樓處成本、配套幼兒園、會所成本、按項收費的前期費用等。
那是不是樓越高、成本越低、越賺錢?也不是。首先,樓高樓低在拿地的時候政府己經規定了容積率,也就是說一個地塊己經被規定好了你能建的建築面積上限,設計強排再牛逼也不能變出花來。
所以一般在做專案測算的時候,層數一般都不是成本人員的重點關注物件,3000多每平米的建造成本在哪個地方都是跑不掉的,專案定位導致的裝修、景觀檔次往往更讓成本人員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