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程霄說

    別搞得那麼神秘,新零售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概述完,就是利用大資料打通線上線下、利用電商和實體店互相彌補,解決服務問題,成本問題,效率問題,消費流量問題,貨品重新搭配問題。我一一來說。

    1.服務問題,新零售依託的是大資料,大資料提升了資訊流通,提升了物流產品供應鏈提升,徹底解決了最後一公里配送,並且大資料根據你個人喜好勾畫出為你特定的服務策略,比如你下單會有以往的根據你喜好智慧化推薦,你結算會自動化歸納結算,你還需要買啥,他會迅速給出一個推薦。

    相當於把你這個人掃描出了你來往路徑,之前幹過啥,想幹啥,要幹啥,將來會幹啥都會知道。

    當然這些說到底還是圍繞著人來做。智慧化製造的應用,快速簡單,迅捷,效率奇高。

    3.消費流量。用實體店流量引到網上透過流量沉澱提供更多生活服務,打通了一個人吃飯,買衣服,讀書,娛樂,交通等所有需求,根據你的人像勾畫就知道你需要什麼。多渠道多層面形成你的生活消費,獲得更多利潤。

    另外,線上流量也可以匯入線下實體店消費體驗。互相補充。

    4.貨品重新搭配,舉個例子,美國有個零售超市,經過大資料發現,東南亞人除了買椰子外,竟然還買電話卡,因為他們大多數出門在外,需要給家打電話。所以他們就把椰子跟電話卡放在一起,甚至捆綁銷售,形成了特別有效的銷售策略。如果沒有大資料,你根本不可能想這兩個不同類別怎麼可能放一起呢!

    新零售利用了大資料,智慧化,解決的就是現在盲目的製造擠壓庫房,運送成本高,消費者需要的你沒有,而且遲遲不能到,支付還麻煩,選擇性單一,買東西東奔西跑,網上東西不滿意退貨麻煩,線下又懶得跑,商家找不到顧客,顧客找不到商家,資訊不對稱。

    一個店面要麼只能在網上買,要麼只能在實體店消費,要麼只能做下消費不支援配送,要麼只支援配送成品不支援食材和材料。每一個阻礙都會讓消費者不想下單。

    新零售就是為了解決你遇到的問題而生,你需要啥問題了,啥就是新零售。

  • 2 # Nicetaoge

    馬雲在2016年10月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到了“新零售”,具體分為幾個方面。

    1,要有源源不斷“新商品”

    以前,大家消費更看重物美價廉高性價比;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品質、個性、服務以及由此帶來的消費體驗,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新奇特商品,如無人機、機器人等科技智慧產品以及文創品牌、原創產品、手工藝品等等。商品永遠是零售業的主要“內容”,商品力就是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跟新消費熱點總是動態變化一樣,熱銷的商品從來都是變化多端的。但現在的零售不怎麼提賣商品,強調提供服務、引領新生活方式,但無論是服務還是引領生活方式,都離不開商品的支撐,而服務的高下、生活方式的新舊,更與商品創新有極大關係。因此,想要前進首要就是要有源源不斷的新商品,既要能體現出新時期的消費趨勢、變革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領性,也要與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變化相吻合,做到親民接地氣。

    2,從“人無我有”到“人新我優”

    大家有木有發現,近幾年的專注於“買買買”的百貨已經被“吃喝玩樂”的購物中心強勢取代?而過去購物中心也只有餐飲、影院、兒童遊樂等體驗業態,但現在更新的購物中心更是引進了兒童醫院、月子中心、寵物樂園等。佈局更多的體驗業態應屬大趨勢,也是業態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

    另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實體店發展,同質化越來越普遍,為避免陷入價格戰,走細分市場的路子也是一條創新路徑。比如說,大家開甜品店,而我只做港式甜品,甚至是隻做其中一個爆品;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是業態創新的重要原則,唯有如此,才能將業態的話題性、聚客力、連帶力發揮到極致。

    3,環境必須“高顏值”

    零售業其實也是看“臉”的行業,那些高人氣、高銷售的實體店,無不是顏值高、逼格高的好店,供銷社式的環境,幾十年不變的老面孔,比如說上文提及的“友誼”。沒有創新的環境、氛圍,就沒有所謂的“新零售”。創新陳列既包括零售道具的提檔升級,如櫃檯、貨架等裝備的更新換代,也包含品類搭配、品種組合、商品展示的創新與變化,一般與經營的調整結合進行。氛圍營造相當於門店化妝,是一項長期的、勤奮的功課,主要從“五覺”體驗出發,提升門店的顏值與氣質。不過環境的提升特別是氛圍的營造並非投入越大越好,有時候也可以動動腦筋,比如有的購物中心,引進梔子花、麥田、楓葉等,投入不大,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借鑑。

    4,高效必備“好管家”

    零售業當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緣於管理的粗放、低效。在過去的“黃金時代”,太多的企業熱衷於跑馬圈地,習慣於規模驅動,過去不屑於精細管理,躺著就把錢賺了;現在則是不知如何實施精細管理,所以危機一來,很多企業的利潤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如果都能讓成本、費用低一點,讓商品週轉速度快一點,讓員工勞效高一點,讓各類損失損耗小一點,企業受到的影響可能就是增速下降,而不是業績下滑,更不會是虧損。

    但人工成本貴是不爭的事實,企業要做的不是減薪,而是激發員工潛能、提高人效,“工資最高的時候成本最低”非常有道理;從體制機制、流程體系、機構設定等方面入手吧!精細管理、成本控制,應該是零售企業的基本功,如果這些功課做得到位,很多企業不應像現在這樣無所適從、焦躁憂慮。

    5,營銷必須“城會玩”

    目前零售做營銷大多數還是傳統套路、老腔老調:打折、送禮、買減、抽獎等等,一點也不新鮮,既犧牲了毛利和利潤,對消費者的拉攏和吸引作用也非常有限。玩轉新營銷,或許需要組建一支“城會玩”的年輕團隊,營銷需要年輕的心態、激情,出來消費,沒有誰希望看到正襟危坐的一本正經。能跟顧客“打成一片”,產生共鳴,總之要講點故事,玩點情懷,抓住新消費熱點,緊扣時下流行話題,才能吸引年輕人關注。

    6,備戰必須“利其器”

    有人說新零售少不了新技術,這當然是對的,但新技術對新零售的重要性卻不言而喻,沒有新技術作支撐,新零售就無從附著。零售業的新技術大致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便捷服務、提升消費體驗層面的技術,如移動支付、智慧停車、電子價籤、線上訂單、智慧試衣、ar\vr體驗等等,這些技術不可或缺,沒有或者滯後都會影響消費體驗;二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助力供應鏈升級、精細化管理層面的技術,如移動辦公、資訊化、大資料等技術,沒有這些,企業就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競爭。零售企業應該高度關注、密切追蹤新技術、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為“技術控”的零售企業贏面可能會更高。

    零售的“新”,最根本的可能在於適應變化,貼近需求,真正讓消費者喜歡,感到快樂。而不是炮製新“概念”、新“理論”。不過零售應該每天都是新的,零售的“新”應該能夠很直觀地觀察到、體驗到,未來存活下去的每一家零售企業都應成為“新零售”。

  • 3 # 品牌佈道

    1.真正實施以消費大資料為核心的決策與運營流程。

    2.真正全面系統的打通了線上與線下的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

    3.全面線上下店引進消費體驗和場景營銷。

    因此新零售新在網際網路思維的全面落地,新在零售業的全面跨界整合,新在人工智慧等新體驗技術的全面應用,新在大資料營銷的決策實施,新在打通產銷對接提升消費品質。

  • 4 # 王志鴻

    1、我對新零售的定義是無邊界。

    2、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首先應用於火車,30年左右就應用於各個領域;第二次工業革命,電的發明,首先應用於照明,30年左右又應用於各個領域;第三次資訊革命,網際網路的發明,首先應用於線上。接下來網際網路技術會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3、新零售就是整合線上線下、整合資金流、資訊流、物流等方式,進行無邊界滲透,服務於大眾。

  • 5 # 使用者9109916507614

    新零售相對於傳統零售來說新在技術和改善使用者體驗,在消費、運營、產品上都有新的技術,寒武紀大資料也在做新零售,幫助企業解決營銷問題

  • 6 # 豪哥丨社群空間站

    大資料是國家戰略。大資料是戰備急需,歷史機遇。搶佔先機,贏得未來。徵集,儲存,分析,整合,控制,而得到的資料。

    真正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資料資訊,而在於對大資料進行專業處理,透過加工,實現資料的增值,更好地利用。

    統計學是大資料的核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產品祛斑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