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on20182018
-
2 # 薄言話情
一門課能不能學好,實際上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這門課到底有沒有意思。第二個因素是老師的教學方法你能不能接受。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可以理解,其實你是可以“人為地”學好一門課的。
很多課程其實非常有意思,只是有時因為教材的編寫,考試的要求等等因素,讓人覺得很痛苦。
比如化學,很多同學可能會認為化學就是數不清的化學式和各種反應。但是實際上化學也可以很帥甚至讓人大開眼界。
比如著名的法老之蛇。
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網上搜一搜這個實驗的影片,你一定會大呼不可思議。但假如給你說硫氰化汞受熱分解,你就會覺得超級無聊了。
除了多瞭解這個學科,讓你喜歡上這個學科的內容之外,你還可以主動去了解你的老師,可以跟他聊聊為什麼他走上這樣一條路。也許你會有完全不同的認識。
同時,老師的鼓勵很重要。我們都經歷過大概這樣的事,哪個老師喜歡我們,我們就會偏科,更加努力地學他的課。這就是我說的第二點。很多情況下,也許學的內容真的這麼無聊,但是因為某個人的鼓勵,為了讓他們不失望,我們也可以學的更好。
所以我們可以去多跟老師溝通,讓老師幫我們找到不理解的部分,攻克難點的同時,也拉近了和老師的距離,慢慢就會發現這門學科的有意思之處了。
放下已有的認識和偏見,試著一點一點去喜歡。學習本身就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如果是可以選擇的課程,那可以更換一些自己喜歡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