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農業內參
    溫氏是「公司+農戶」代養模式

    溫氏「公司+農戶」模式,自公司上市後名聲大噪,備受推崇。這種代養模式特點:

    育肥環節外包給農戶

    農戶與溫氏合作後,須繳納保證金,並按照溫氏要求建造(改建)豬場,之後負責育肥豬的生長管理。溫氏提供飼料、仔豬、獸藥、防疫等服務。育肥豬出欄後,溫氏按照標準予以驗收、稱重、回購。

    農戶代養收益:生豬出欄結算價*重量-養殖成本(飼、種、藥)

    根據溫氏股份2017年報,頭均代養費用約為256.5元。代養戶養殖500頭生豬,毛收入約為12.8萬元。

    牧原股份是自繁自養模式

    這種模式,與溫氏代養模式的最大區別,就是生豬育肥環節由牧原下屬的分、子公司來完成。

    對牧原來說,如何在擴大產能規模的同時,有效地保證養殖效率,降低養殖完全成本,便至關重要。

    兩種模式優劣之分

    兩種模式各有優劣,難說哪種方式最好。

    1、效益:牧原高

    溫氏頭均盈利=(14.98-12.14)*118.5=336.5元。

    17年溫氏平均出欄價14.98元/公斤,商品豬完全成本12.14元/公斤,出欄均重118.5公斤。

    牧原頭均盈利=(14.5-11.5)*113=339元。

    17年溫氏平均出欄價14.98元/公斤,商品豬完全成本12.14元/公斤,出欄均重118.5公斤。

    從分析中可以看出:溫氏出欄價高於牧原,但完全成本高於牧原,單位盈利(元/公斤)比牧原低0.16。溫氏勝在出欄重量多了5.5公斤,才使得頭均盈利水平比牧原只差了2.5元。

    2、品質:牧原更可控

    牧原自繁自養模式,能做到品質全程可控(理論上)。由於育肥環節由公司自行完成,所以牧原相比溫氏,更要在PSY、育肥豬成活率、料肉比、飼料均價等方面做最佳化(溫氏可以把成本轉嫁給農戶)。最佳化帶來的結果,就是品質更具有統一性、可控性。

    3、擴張速度:溫氏勝出

    對規模豬企來說,除了頭均效益,產能佈局也非常重要。牧原需要自己建豬場(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固定資產佔比較高(44.07%,溫氏為29.44%),週轉率較低(1.17,溫氏為4.31)。溫氏的輕資產模式,利於擴大產能、擴張規模。

    「新農人內參」,果斷來點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輕輕的走來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