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5826395553

    四川都江堰市、成都一帶,正當岷江從西北多山地區流經成都平原南向注入長江的去道上。水在山間流得很急,一到平原,流速頓減,水中挾帶的泥沙隨著沉積下來,容易堵塞河道。因此每年一到夏季,岷江水勢驟漲,常發生水災,水退之後又常有區域性旱災。

    李冰擔任蜀守時,吸取了前人治河的經驗,視察了都江堰市一帶的地勢找出了岷江氾濫的關鍵,研究了防治洪水的方法。他和自己的兒子二郎一起領導當地的人民,就地取材,經過長期艱辛的勞動,最後完成了這項聞名於世界的、中國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巷卜——都江堰(古書上叫做“都安堰”)。

    李冰

    戰國時期的水利家,對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來。

    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設石人水尺,這是中國早期的水位觀測設施。他還在今宜賓、樂山境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慶縣西河)、白木江(今邛崍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綿水(今綿遠河)等灌溉和航運工程,以及修索橋,開鹽井等[2]。他也修築了一條連線中原、四川雅安市名山區派出所與雲南的五尺道。老百姓懷念他的功績,建造廟宇加以紀念。北宋以後還流傳著李冰之子李二郎協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網路上曝光合租室友(不好的行為)應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