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舊書齋
-
2 # 歷史任人打扮的小娘子
一句話:在不斷的戰爭中,職業軍隊成熟了。
軍隊成熟到一定階段之後,主將的角色就必須從戰鬥人員轉化為指揮官,才有助於軍隊發揮最大能力。
三國前期,黃巾軍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黃巾軍的唯一優勢是人多,其他方面都是渣渣。在所有三國軍事組織中,黃巾軍戰鬥力墊底。剿滅黃巾軍過程中,地主武裝大體上都是以少勝多。雙方組織度都很低,主將更像是帶頭大哥式的人物,想要部下用命,必須身先士卒,其個人勇武對部隊影響很大。所以武將戰鬥力、戰鬥意志得到極大的體現。此時三國職業軍隊可以說是嬰兒時期。
之後是郭、李亂長安,董卓亂政。各地勢力在討伐董卓過程中割據為諸侯,他們麾下多是鎮壓黃巾起義後的軍隊,缺乏與正規軍之間的戰鬥,習慣於大將帶頭衝,小弟緊隨其後的戰鬥方式。此時將軍之間的PK可以輕易影響到全軍士氣。從這個時候開始,三國職業軍隊處於成長期,戰鬥方式逐漸轉變,主將戰鬥力對全軍的影響不斷下降。典型武將呂布在這個階段就是不斷的高開低走直至滅亡。
再之後三分天下,三家軍隊經過十幾年艱苦戰鬥之後,軍隊成熟度遠遠超過諸侯混戰階段,再勇猛的主將,也得有身經百戰的軍隊加上合理的謀略,才能打勝仗。成長期的結束階段,關羽水淹七軍,失敗一方的于禁、龐德個人戰鬥力完全沒發揮,憋屈。勝利方關羽,也沒有施展過五關斬六將的單人實力,關羽只是利用成熟的軍隊,優秀的後勤,正確的策略,取得勝利。
再之後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等直至三家歸晉。戰鬥人員都已經是高度職業化的軍隊了。在本能一樣的配合作戰面前,再勇敢的將軍,也沒把握衝鋒陷陣之後全身而退,運氣好的,撞上孫十萬能當張遼,運氣不好的,對上諸葛亮就變成了張頜。
所以,越往後越沒有勇冠三軍的大將,也是必然的。
-
3 # 韶華傾夢
在三國時期,戰爭很頻繁,差不多三天一小戰,五天一大戰。因為這混亂的戰局,迸發出了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三國中的武將,是歷史上比較有特色的一批武將。前期是三國,是各種武將大比拼的一個舞臺。可是,到了三國後期,各國之間的武將給人們呈現出的感覺還不如前期。原因如下。
其一,從比拼個體到比拼國立。東漢末年,漢朝頹勢,自董卓霍亂京城後,漢朝的威嚴就一跌再跌。造成的後果就是諸侯並立,地方割據。前期的三國中,大大小小的諸侯,麾下都會有一兩個出色的武將,儘管他們並非萬人敵,但都是可以保護一方的存在。
因為諸侯眾多,所以會長期因難民的出入,土地的兼併等問題進行混戰。而這時,主要考驗的不僅是諸侯的統治能力,還考驗武將的帶兵素質,個人勇武,以及謀略等重要因素。因此,在三國的前期,可以發現,在戰役中容易出彩的不是諸侯,而是這些戰役中的武將。
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前期的眾多諸侯被不斷的取締以及消亡,逐漸演變成曹魏,蜀漢,以及東吳這三個國家。這個時候,比拼的就不再是武將的個人能力,而是更多的消耗國力。因為打的是國戰,儘管武將的能力非凡,但是如果所處在的國家綜合實力較弱,打的不僅僅是兩三天,而是幾個月,甚至是一兩年。這樣一來,國家實力較弱的必然消耗不起。
所以,這也是三國後期武將不太出名的原因之一。
其二,武將的轉型。因為到了三國後期,對於武將的要求不像前期那般嚴格。所以,後面呈現出來的武將的戰鬥力都比較平均。
再者,因為父親是武將,知道武將這一條路不太好走,而且容易傷亡。所以,有部分父輩對兒子的要求,就是練武用來防身,以及傳承。甚至有的父輩,對兒子關於文職還是武職的選擇也不太重視。比較國家都建立起來了,而家裡有三四個兒子的,只要一兩個去傳承武藝,其他兒子轉文職,不但能使得家裡文武兼備,還能為家庭留下血脈;更重要的是,文官在朝廷上更能接觸到皇帝,而不是像武將那般長期在外。
就好比張飛,張飛的大兒子張苞選擇了父親的老路,走武將之道;而二兒子張紹選擇了做文官,官拜侍中,尚書僕射。與張飛的兩個兒子不同,關羽一家子都走武將之道。因為這選擇的不同,造成的後果也不盡相同。
比如,在三國後期蜀漢被滅後,關羽的一家被龐會所斬盡殺絕,沒有後嗣留下來。而張家,卻因為有張紹這位大官的存在,使得張家沒有像關家那般失勢。所以,張家最後卻能安然無恙的活了下來。這就是文武官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青黃不接。也許是因為三國前期的武將迸發的太過熱情,也是因為前期的混戰實在是太多的緣故,使得大多數的武將要麼是衝鋒路上死亡,要麼是兩軍對陣中被斬首;要麼就是年紀太大而逝世。
這樣一下來,使得後一輩的年輕武將沒有足夠的時間成長起來。因為年紀較輕,又無實戰經驗。儘管三國後期的戰爭沒有前期頻繁,但還是不斷地發生摩擦。可是這樣一來,這些年輕的武將根本無法勝任這些工作。
三個國家中,它們都存在著青黃不接的現象,但相對而言,蜀漢的現象更為嚴重。或許這就是國小,地少的悲哀。
總而言之,不是三國後期的武將比前期的那些武將差,而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支撐他們的成長;也是因為國戰這個大因素不太能顯示出個人的力量。所以,三國後期的那些武將就會給人們呈現出他們不如前輩的現象。
-
4 # 曼陀羅指吻
作者的喜好而已,前期和後期戰爭都差不多,後期不比前期少,但是筆墨渲染不夠罷了,後期孫武內鬥不比前期宮廷官場少,但是作者一筆帶過罷了,,魏伐蜀和吳都是滅國戰役,能那麼簡單?
熟讀三國的話就會知道,前期多單挑,後期都是團戰,關羽五百小刀手就去收長沙,玩呢?明顯是演繹而已,人家長沙都不用出站,一排弓箭就射程刺蝟,要不拿三千去直接衝鋒就完事了。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
-
5 # 三國逐夢
這說的應該是《三國演義》。
我們所熟知的三國,可以被稱作前三國時代,因為三國並未真正的建立起來。但我們所熟知的歷史英雄人物,卻大多活躍在這一時期。如美髯公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憨厚仁義的劉備、奸詐陰險的曹操等,這些人歷史知名,被人們口口相傳,演繹了大量事蹟,所以羅貫中在作《三國演義》時,綜合這些英雄人物的軼事,施以加工,於是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武將紛呈,每個人都厲害的不象話。
而到了三國後期,尤其是諸葛亮死後,前期我們熟知的人物大多去世,後來者或許很厲害,但民間流傳不多,沒有什麼可挖掘的,大多就一帶而過了,著墨最多的是鄧艾和姜維,如文鴦,那是史料有記載的猛將,你能說他武力不高,但沒有一個合適的對手,沒有事蹟,展現不出來。所以讀過《三國演義》後,我們對他還是沒有什麼印象,甚至不如前期的一個不入流武將。
所以說,還是亂世造就英雄。三國前期諸侯爭霸,所以才有那麼多英雄人物應運而生。而到了後期,格局漸穩,戰爭也打成了常規,就不需要那麼多武力超凡的英雄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得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解答,因為如果從三國志中解答,雖然史料中的確有弓馬嫻熟一類描寫,對於關張一類的猛將,也有萬人敵的描述,但在正史中,對於武將個人戰鬥力的高低,並沒有太多興趣,重點還是放在歷史大事上,個人表演只是在傳記中簡單體現而已。但對於三國演義而言,三國武將的戰鬥力,成為三國演義中的重頭戲,著墨很多。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三國演義裡的高手,大多數出現在三國前期,至於後期,高手並不是很多,甚至讓人感覺到三國後期人才凋零。
這種人才凋零,在蜀國的確是個不可否認的現實,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就是一個例子。這倒不是說廖化水平低,這個人可以唯一活過整個三國的壽星,死的時候超過80歲,而在蜀國後期,廖化一個近八十歲的老人還在披掛上陣,可見蜀中國人才的確很少。
只是蜀國一國,並不能代表整個三國後期,三國後期各國都有相當厲害的人才出現,魏國有鄧艾,鍾會,郭淮,陳泰,司馬氏兄弟,吳國有陸抗,老將丁奉,西晉初年(吳國未滅之時),有杜預,羊枯,文鴦,也是能人云集。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單以蜀中五虎將級別來看,達到五虎將級別的將領就有王雙,姜維,文鴦這些猛人,而像夏侯霸,徐質一類的人,也是高手級別。
所以說,後期能人並不比前期更少,但給人這這種感覺,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詳略不同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諸葛亮星落五丈原之時,是104回,很多人感覺到,諸葛亮死後,三國應該就接近尾聲,但事實上,從公元280年吳國投降算起,還有46年的時間,即使從蜀國滅亡263年算起,依然還有29年,可三國演義中,只用了16回書,就把這48年的歷史全都寫完了,如此簡略,就只能說一些重要事件,個人的表演篇幅大打折扣。這樣一來,人們就會感覺到,三國後期武將的存在感非常低。
第二,戰略重點不一樣在三國前期,諸侯分立,三國時期是三分鼎立,這種狀態下,各方實力雖然有所差距,但始終處於均勢狀態,因此,各種戰鬥都會比較焦灼,往往互有勝敗,打了半天也頂多在短時間內取得上風,但整體局勢依然是平手。在這種狀態下,將領和將領之間的鬥勇,謀士與謀士之間的鬥智,國家與國家之間拼外交,拼戰略,都變得一場精彩。人們也有足夠發揮空間。
而到了三國後期,這種均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倒的局勢,魏國具備碾壓蜀國的力量,司馬氏也具備碾壓曹氏的實力,西晉更是具備了碾壓東吳的實力。在這種狀態下,國家力量對歷史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個人能力在國家的強大壓力下,顯得無計可施,弱小的很。
戰略重點不同,也讓戰爭出現一邊倒狀態,複雜程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第三,兩段歷史之間,記載分散這種情況在王朝交替之時非常常見,比如三分歸晉過程中的人,可以是三國時期的人,也可以是西晉時期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史官很少把這個人分成兩部分寫,一部分在三國志裡體現,另一部分在晉書中體現,絕大多數情況會根據人的活躍時期以及政治態度,來確定歸屬。因此就會出現同一時期的兩個人,可能分散在兩個史料中這也就形成分流效應。
綜合以上三個原因,就讓人們產生錯覺,三國後期武將戰鬥力普遍不高,存在感很低。而歷史上卻是,在這個時期,也是人才輩出的時期,能人並不比三國前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