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舅子講車兒
-
2 # 舞動治療師徐榕陽
看到這句話不禁笑出了聲,這句話說的很巧妙,在敘述一種典型的兩性關係—迴避型依戀關係。
在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Bowlby)提出的依戀關係理論裡,有四種依戀模式,來說明早起嬰兒與母親的依戀關係,成人之後遷移到人際關係及兩性關係中。
第一種,安全型依戀。即對方對我來說是安全的,我可以有自己的自由也可以信任對方,對方既不會遠離我,拋棄我,也不會控制我使我窒息。
第二種,矛盾型依戀。即我很想接近對方和對方產生關係,但我又很害怕對方會傷害我、拋棄我。很想靠近,但當真正靠近的時候又會抗拒,做很多事情遠離。就像一個嬰兒很渴望被媽媽抱,被媽媽關注,但當真的媽媽抱起它關注它是,它又對媽媽拳打腳踢,張牙舞爪。
第三種,迴避性依戀。即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依戀方式。不聽,不看,不想,不感受是迴避型依戀的典型形式,即遮蔽一切外來事物和感受。你對我好,我看不到,我也不會對你好;你愛我過度,我就逃,躲的遠遠的。想象一個蒙著眼睛塞著耳朵,能躲多遠躲多遠的人,那就是迴避型依戀了。
第四種,混合型依戀。即可能會交叉混合以上幾種依戀方式。
讓你感覺到孤獨的那個人有可能是迴避型依戀模式,所以對外界的一切都會做防禦狀和遮蔽狀態。甚至你說的話都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我們經常會說,一個人的孤獨不算孤獨,兩個人的孤獨才是真正的孤獨,或許跟你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處。
說完對方,我想回到我們自己說一說。
孤獨感甚至是形形色色的感受每個人都會經歷,並且每個人經歷的感受都不一樣,或許很多事情的發生不是真實的,但我相信你那時的感受一定是真實的。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讓對方來負責我們的孤獨感,就像自己的幸福沒法讓另一個來幫你負責一樣。無論你們多麼親密,我們自己都有負責自己情緒和情感的權利,我也相信你有能力可以負責自己的情緒。當就算你跟一個讓你孤獨的人終老,但你其實並不孤獨,因為你自己可以給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擁有美好的人生。
回覆列表
舉個例子:你是個小孩,想出去玩,但你爸媽就把你關在家裡也不跟你說話。這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他們要關你一輩子。你怕不怕?一個意思。只是原句指的更多是愛情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