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陽淚24
-
2 # YiRon
能源與動力工程主要是對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並研究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還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主要分成以下四個專業方向:工程熱物理過程及其自動控制、動力機械及其自動化、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就業方向本專業主要就職於火力發電廠的熱力工程、煤化工、新能源開發、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裝置製造、檢修與維護、集控執行、生產管理工作,當然也可在各類學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工程設計方面的工作。
專業課程內容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電工電子學、傳熱學、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基礎、自動控制理論、製冷與人工環境及自動化、工程分析程式設計、生物質能轉化原理與技術、燃燒學、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內燃機原理、熱力發電廠。內燃機現代設計、內燃機構造、汽車構造、生物質能轉化原理與技術、風能轉化原理與技術、太陽能利用原理與技術、氫能與新型能源動力系統、往復壓縮機原理及結構、迴轉壓縮機原理及結構、流體機械原理、流體機械強度與振動、流體機械內流理論與計算、風力機與風工程等課程內容。
從專業課程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涉及到了知識領域,但是同樣和其它專業相似,上述課程只是普適性的授課內容,不同學校,不同專業方向所授課程內容各學校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所調整。
比如重慶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分動力機械系、熱能工程系、可再生能源系、熱物理系、製冷和低溫工程系、核能工程系等。其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自動控制原理、能源動力測試技術、燃燒學、鍋爐原理、製冷及低溫原理等專業課程,必修而成包含了風能、太陽能、可再生能源中的電力電子技術、分散式能源系統、生物質能轉化原理與技術等,當然對於不同系的教學內容還是會有所不同,在此就不再詳述。
對學科能力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對應專業領域該專業對數學、物理科目要求較高,另外對語文、計算機與化學科目也有一定要求,適合對機械、能源與環境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就讀。
該專業的研究生對應專業領域有:機械設計理論、流體力學、工程力學、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工業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車輛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供應、燃氣供應、通風及空調工程。
高校推薦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領域比較強勢的高校有: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江蘇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西安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在該學科領域被評為A+等級,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屬於A級,天津大學、哈工大、華中科技大學以及華北電力大學被評為A-等級。
-
3 # 甘肅高考志願幫
能源與動力工程分成四個主要專業方向: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熱物理過程及其自動控制、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動力機械及其自動化。
首先要注意的是,各個學校雖然都開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但所主攻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該專業偏重於航空發動機;
西安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東北電力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上海電力學院、南京工程學院等院校側重於電廠方向,如:鍋爐、汽輪機;
河海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西安理工大學、三峽大學、南昌工程學院側重於水動方向,如:水輪機; 湖南大學、燕山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原機械部高校,側重於內燃機方向;
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側重流體機械,其“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是全國唯一以泵為研究特色的國家重點學科; 華南理工大學側重製冷方向; 北京科技大學側重於冶金爐方向; 哈爾濱工程大學側重於船舶動力方向; 北京工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側重於暖通空調方向; 蘭州理工大學側重於流體機械和流體傳動方向; 西北工業大學有航天學院的航天動力和航海學院的水下兵器動力方向。
其次在報考時一定要注意大類招生。每個學校的能源動力工程大類招生所包含的專業是不同的。如:
武漢大學按能源動力類招生包含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能源化學工程三個專業。
重慶大學按能源動力類招生包含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西安交通大學的能源動力大類包含能源與動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
北京科技大學“能源動力類”包括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兩個專業。
按大類招收的學生入學後實行寬口徑培養模式,一年半後學生將根據本人志願和在校學習成績進入不同的專業學習。
因此,以“能源動力類 ”招生的院校,考生在報考前可以提前瞭解一下各校大類招生中所包含的專業有哪些。
回覆列表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大學排名榜前十
1、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位於古都西安,是國家“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是全國重點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七所大學之一,“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九所高校之一,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誕生於1911年,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清華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成員。
3、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華北電力大學,簡稱華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與國家電網等七家電力央企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華北電力大學等九家單位組成的華北電力大學理事會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入選“111計劃”、“卓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學校由於“一所大學,兩地辦學”的實際情況,校部設在北京,分設保定校區,兩校部實行實質性一體化管理。
4、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HIT),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資訊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
5、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位於中國直轄市上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6、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是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七校聯合辦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成員。
7、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為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設有研究生院,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
8、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一所現代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確定的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國家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中國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9、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簡稱東大,位於江蘇省省會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主要成員。
10、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簡稱重大(CQU),坐落於中央直轄市重慶,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同建設。重大早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傑出的國立大學之一;現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也是“2011計劃”、“111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中國釀酒高校聯盟”成員,國家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之一。
三、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全國大學排名一覽表
名次學校名稱專業星級所在地區地區排名
1西安交通大學7星級陝西1
1清華大學7星級北京1
3上海交通大學7星級上海1
3華中科技大學7星級湖北1
5哈爾濱工業大學6星級黑龍江1
5天津大學6星級天津1
5東南大學6星級江蘇1
8華東理工大學5星級上海2
8大連理工大學5星級遼寧1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學5星級北京2
11北京大學5星級北京3
11東北電力大學5星級吉林1
11同濟大學5星級上海3
11河海大學5星級江蘇2
11北京科技大學5星級北京3
11山東大學5星級山東1
11西安理工大學5星級陝西2
1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5星級安徽1
11華北電力大學5星級北京3
11上海理工大學5星級上海3
11重慶大學5星級重慶1
11東北大學5星級遼寧2
11哈爾濱工程大學5星級黑龍江2
11北京理工大學5星級北京3
11四川大學5星級四川1
26中南大學4星級湖南1
26武漢大學4星級湖北2
26長安大學4星級陝西3
26湖南大學4星級湖南1
26北京工業大學4星級北京7
26北京交通大學4星級北京7
26中國石油大學(華東)4星級山東2
26內蒙古工業大學4星級內蒙古1
26蘭州理工大學4星級甘肅1
26華南理工大學4星級廣東1
26中山大學4星級廣東1
26鄭州大學4星級河南1
26南京工業大學4星級江蘇3
39南京理工大學4星級江蘇4
39西南交通大學4星級四川2
39華北水利水電大學4星級河南2
39吉林大學4星級吉林2
39西北工業大學4星級陝西4
39河南科技大學4星級河南2
39江蘇大學4星級江蘇4
39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星級江蘇4
39中國礦業大學4星級江蘇4
39長沙理工大學4星級湖南3
39鄭州輕工業學院4星級河南2
39西華大學4星級四川2
39天津商業大學4星級天津2
39上海電力學院4星級上海5
39南京工程學院4星級江蘇4
39遼寧科技大學4星級遼寧3
39邵陽學院4星級湖南3
39太原理工大學4星級山西1
57瀋陽化工大學3星級遼寧4
57瀋陽航空航天大學3星級遼寧4
57新疆大學3星級新疆1
57內蒙古科技大學3星級內蒙古2
57廣西大學3星級廣西1
57合肥工業大學3星級安徽2
57中國計量大學3星級浙江1
57南昌大學3星級江西1
57揚州大學3星級江蘇9
57長春工程學院3星級吉林3
57安徽工業大學3星級安徽2
57武漢理工大學3星級湖北3
57煙臺大學3星級山東3
57上海海事大學3星級上海6
57南昌工程學院3星級江西1
57北京建築大學3星級北京9
57瀋陽工程學院3星級遼寧4
57德州學院3星級山東3
57昌吉學院3星級新疆1
57湘潭大學3星級湖南5
57燕山大學3星級河北1
57中國石油大學(北京)3星級北京9
5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星級陝西5
57中國農業大學3星級北京9
57武漢科技大學3星級湖北3
57昆明理工大學3星級雲南1
83景德鎮陶瓷大學3星級江西3
83山西大學3星級山西2
83河北科技大學3星級河北2
83山東科技大學3星級山東5
83山東理工大學3星級山東5
83中北大學3星級山西2
83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3星級四川4
83河南城建學院3星級河南5
83大連海事大學3星級遼寧7
83河南農業大學3星級河南5
8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3星級遼寧7
83南京林業大學3星級江蘇10
83青島大學3星級山東5
83大連海洋大學3星級遼寧7
83華北理工大學3星級河北2
83河南理工大學3星級河南5
83瀋陽工業大學3星級遼寧7
83天津城建大學3星級天津3
83武漢工程大學3星級湖北5
83河北工程大學3星級河北2
8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3星級北京12
83佳木斯大學3星級黑龍江3
83太原科技大學3星級山西2
83貴州大學3星級貴州1
83北京石油化工學院3星級北京12
83廣東工業大學3星級廣東3
83廣東海洋大學3星級廣東3
83哈爾濱理工大學3星級黑龍江3
83河北工業大學3星級河北2
83蘭州交通大學3星級甘肅2
83青島科技大學3星級山東5
83華東交通大學3星級江西3
83上海海洋大學3星級上海7
83哈爾濱商業大學3星級黑龍江3
83集美大學3星級福建1
83中原工學院3星級河南5
83仲愷農業工程學院3星級廣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