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蘑菇雅說

    “老魏”所在,“新魏”相仿

    我們都知道,當時拓跋珪的代國所在的區域實際上就是戰國時期魏國所在區域,而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無論是什麼朝代的割據政權,都非常喜歡使用戰國時期的國家作為自己的國名,例如:曹魏,北燕,劉宋,前秦等等。因為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春秋戰國時期是華夏曆史上一個諸侯割據的最為典型的例子,而且在當時是一個百家爭鳴的年代,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都得到了發展。所以在當時人們看來,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時代,所以後世割據政權更多願意使用戰國時期的古地名以自己國名。

    國家新盛,國強勢長

    拓跋珪發跡于山西一帶,而且代國當時是受晉朝所封之名字,但是隨著拓跋珪勢力漸長,代國所管轄區域不斷擴大,與原本代國的所封區域已經不盡相同了,因此便採用了一個在當時世人們看來涵蓋區域更大的國號魏,也借改國名之機疏遠與東晉的聯絡。

    民族融合所需

    在當時,大量的少數民族政權勢力都覆蓋到了中原,但是與華夏文化相比,他們自身遊牧文化還是相對落後的,所以那些政權都會或多或少地推行漢化政策,而此時改國號則是更為主動的適應當地的人民民風民俗、歷史文化等。

    團結遺老壯大實力

    有人說,改國號是因為曹操,但我個人不敢苟同,因為拓跋珪與曹操相聚一百多年,而且兩人也並沒有什麼淵源,所以這一說法說服性有限。但我覺得有一點是可以適當猜想聯想一下的:曹魏的江山是被司馬家奪的,而此時不過過去一百多年而已,當年曹氏家族的一些影響和後代依然還殘存,而且晉在建立後並沒有帶來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所以此時改國名為魏,不單止可以與東晉劃清分界線,為未來開戰去除口舌問題,還可以吸引一些對晉抱有怨恨的故人或者勢力支援。

  • 2 # 小溪流6

    鮮卑首領拓跋珪於公元386 年春,恢復代國封號,同年四月改國號為魏,自己稱魏王,天興元年改王為帝,稱魏帝。同時尚歷運為土德。

    所謂土德歷運問題,崔宏根據拓拔珪登國元年改代為魏而設想出來的。所謂德運,即“五德終始”說,由戰國末年的鄒衍所創立,正式實踐於秦,形成完善於漢,成為歷代王朝尋求合法性基礎的一種王權更迭理論,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種重要的政治文化現象。拓跋氏魏國將自己附會成黃帝的後裔,繼承黃帝的土德,為自己進入中原成為正統找到理論依據。

  • 3 # 知行陽明道

    國號是意識形態問題。重建的塞北政權改“代”而稱“魏”,主要是基於拓跋珪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和需求——“魏”代表了新的政治取向,對內用來昭告正統,撫慰北方漢地(舊魏之地),對外則用於貶抑對手,同西燕、後燕,甚至南方的晉朝競爭。

    北魏立國之初,議定國號時,群臣偏向於舊名“代”,崔宏等漢族大臣建議用“魏”,理由是“魏”乃神州上國的“大名”(語出《左傳》),是易姓革命的徵驗,預示著九五之尊的天命。要知道,拓跋珪復國之後,其地位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同,舊代國體系內的潛在反對者很多(比如其季父拓跋窟咄)。而當時中國的北方,代北拓跋珪、鄴城慕容垂、山西慕容永同處於“舊魏之地”,三足鼎立,你爭我奪,形勢複雜多變。拓跋珪改”代“稱”魏“,以漢魏的繼承者自居,感覺和劉淵稱“漢”有些類似,目的都在於延攬人心,宣示政治權利,同時也是對各方面競爭對手的警告。

    此外,拓跋政權議定國號,還有一層背景是東晉皇帝“司馬德宗遣使來朝,太祖將報之”。這是東晉與重建的拓跋政權之間第一次正式接觸,拓跋珪以“ 魏 ”為國號,報書於晉,等於宣稱北魏政權才是神州上國(清河崔氏與曹魏政權淵源匪淺,這裡應該是暗示曹魏)的合法繼承者,而篡魏的晉政權是非法的。

    另從《魏書·太祖紀》所載詔書來看,國號的選擇,牽涉到“守舊土”與“拓新境”的問題,在統治上則表現為守舊與革新兩種政治取向,可能跟當時拓跋政權內部新舊兩股力量的較量有關。拓跋珪稱”魏“,其實和他離散部落、定都平城等重大措施是一 樣的,都是為了把自己與“總御幽都,控制遐國”的遠祖區別開來,表示自己雖出自殊俗,但將以德撫民,為中華之主——這是舊代國未曾有過的嶄新政治目標。

    綜上,拓跋珪裁定國號“魏”,實際上是在崔宏等漢人的建議下,跳出拓跋鮮卑的傳統政治路徑(以“代”為代表的封國與地域),另起爐灶,從漢文典籍以及讖緯預言當中尋找的政治符號。“魏”既能指代先秦時居於天下之中的三晉之魏(魏國分野畢、觜、參宿,約略涵蓋了拓跋珪奠立帝業的平城至鄴城一帶),同時也能暗示曹魏。而漢末流行的 “當塗高” 等預言,不光服務了曹魏代漢,其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五胡時期,當時不少胡漢酋豪(如王浚、石虎、冉閔、翟遼等)都曾定號為“魏”,應該和 “當塗高” 等預言魏興的讖語很有關係。崔宏建議把定國號為“魏”,直接將其看作“革命之徵驗,利見之玄符”(這是典型的讖緯習語),可見這種論調在當時擁有廣泛堅實的民眾基礎,因此不需要做過多解釋。

  • 4 # 靈石蘊

    相比於代,魏更威風

    383年,淝水之戰前秦戰敗,其國內被壓制的各方勢力乘機造反

    386年2月,原代國流亡世子拓跋珪也乘機復國,三個月後,386年5月改稱魏王;398年正式定國號為魏,登基稱帝,史稱北魏

    史書並未說明拓跋珪為什麼在386年改稱魏王,但記錄了在398年改國號為魏原因

    資治通鑑110卷中有這麼一節對話

    六月,丙子,魏王命群臣議國號。皆曰:“周、秦以前,皆自諸侯升為天子,因以其國為天下號。漢氏以來,皆無尺土之資。中國家百世相承,開基代北,遂撫有方夏,今宜以代為號。”黃門侍郎崔宏曰:“昔商人不常厥居,故兩稱殷、商,代雖舊邦,其命維新,登國之初,已更曰魏。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國也,宜稱魏如故。”從之

    代國地盤早些年屬於戰國七雄中的趙國

    拓跋家叫趙更合適,只可惜五胡十六國時期,已經有兩個趙了,一個匈奴漢趙,一個羯族後趙。老拓跋再叫趙不太合適,索性就近原則,選擇魏,畢竟韓趙魏其實是一家嘛,而韓又弱了些

    個人猜測啊,386年拓跋珪改稱魏王,估計是受慕容鮮卑影響,他們叫大燕啊,拓跋珪尋思著:你能叫燕,我就得叫魏……

    最終參合陂關鍵一戰,拓跋珪擊敗大燕,成就了北魏

    說實話,周天子分封諸侯國,對大一統王朝影響很深,後代王朝分封諸王爵位時,幾乎都用了周天子定下的諸侯國名,比如楚王韓信、秦王李世民、燕王朱棣……

  • 5 # 源稚生

    《資治通鑑》:六月,丙子,魏王命群臣議國號。皆曰:“周、秦以前,皆自諸侯升為天子,因以其國為天下號。漢氏以來,皆無尺土之資。中國家百世相承,開基代北,遂撫有方夏,今宜以代為號。”黃門侍郎崔宏曰:“昔商人不常厥居,故兩稱殷、商,代雖舊邦,其命維新,登國之初,已更曰魏。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國也,宜稱魏如故。”從之。

    歷史上,北魏是拓拔珪建立的政權,公元386年2月,原代國流亡世子拓跋珪也乘機復國,三個月後,公元386年5月改稱魏王;公元398年正式定國號為魏,登基稱帝,史稱北魏。

    那麼拓拔珪為何把國號由代改魏呢?

    代國是商代、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地在今山西大同與河北蔚縣一代,都代王城(今蔚縣代王城鎮)。湯封同姓,代子立國。春秋時代末期,公元前475年趙襄子使人請代王,興兵平代地,置代郡。

    魏國是脫胎於春秋霸主的新興強國,是“戰國七雄”之一,戰國初期在魏文侯的統治下,魏國變法圖強,一躍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勢的國家,國家強盛,到了魏武侯統治時期,魏國進入鼎盛期。

    重建的塞北政權改“代”而稱“魏”,主要是基於拓跋珪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和需求——“魏”代表了新的政治取向,對內用來昭告正統,撫慰北方漢地(舊魏之地),對外則用於貶抑對手,同西燕、後燕,甚至南方的晉朝競爭。

    北魏立國之初,議定國號時,群臣偏向於舊名“代”,崔宏等漢族大臣建議用“魏”,理由是“魏”乃神州上國的“大名”(語出《左傳》),是易姓革命的徵驗,預示著九五之尊的天命。

    拓跋珪復國之後,其地位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同,舊代國體系內的潛在反對者很多,而當時中國的北方,代北拓跋珪、鄴城慕容垂、山西慕容永同處於“舊魏之地”,三足鼎立,你爭我奪,形勢複雜多變。拓跋珪改”代“稱”魏“,以漢魏的繼承者自居,感覺和劉淵稱“漢”有些類似,目的都在於延攬人心,宣示政治權利,同時也是對各方面競爭對手的警告。

    拓跋珪裁定國號“魏”,實際上是在崔宏等漢人的建議下,跳出拓跋鮮卑的傳統政治路徑(,另起爐灶,從漢文典籍以及讖緯預言當中尋找的政治符號。由代改為魏的意圖很明顯:代國弱小,自古以來沒有太出彩的地方,而魏國最早是戰國時期的強國,國力強盛遠非代國所比,改國號魏有除舊佈新之意,也有政治上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肚臍裡面很髒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