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回的《儒林外史》走到最後,南京名士已經消散殆盡,讀書人盡皆忘記初心,向功名利祿看齊,去哪裡尋找前人名士風範的痕跡呢?吳敬梓專門羅列了市井之中的四個升斗小民:季遐年、王太、蓋寬、荊元,他們出身卑微,各自精通琴棋書畫,安貧樂道,不求名利。
儒林名士中出身卑微的諸如周進、范進、王玉輝等科舉狂人,為了功名利祿,醉心八股,窮困潦倒,依然孜孜不倦考了幾十年。最終周進、范進上位了,自然升格成了名士,王玉輝白髮蒼蒼還要依靠女兒自殺殉情的一塊貞潔牌匾來揚名,可悲可嘆!
出身世家的諸如婁公子、蘧公孫、杜慎卿杜少卿兩兄弟。婁公子科舉不中,效法古人,結詩社寫斗方、附庸風雅,聚集一批偽名士辦了鶯脰湖高士集會;蘧公孫不愛科舉,仰慕名士,刻印了他人的詩集為自己博少年才子的名聲;杜慎卿弄了個莫愁湖大會評選戲子顏色;杜少卿樂善好施,同蓋寬類似,不過終究沒有生計之道,最後靠虞博士接濟。
老一輩的莊紹光、虞博士等人,吳敬梓賦予他們教化百姓的職責,因此有了泰伯祠大祭。可惜到了最後,蓋寬和鄰居老爹去遊覽泰伯祠時已然是荒草叢生,斷壁殘垣,從前的舊物一概丟失了,可見教化之功也只在於形式。
至於權勿用、楊執中、牛玉圃、牛浦等偽名士就更不必說了!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市井小民雖為那些自詡名士之人所看不起,然而他們不卑不亢,堅持自己原則的品行操守,遠遠勝過了大部分廣為人知的名士。而所謂“名士”,擁有豐富的資源卻不思進取,沉迷享樂交際,時時坑騙、吹噓、逢迎,虛張聲勢,渾渾噩噩不知今夕何夕。
吳敬梓最後一篇畫龍點睛神來之筆驚醒了我作為讀者的思考,《儒林外史》這部諷刺鉅作不單純是為諷刺黑暗官場現實、人性腐朽、文人的醜陋嘴臉,作者最終的目的也許是指導世人如何做個真名士?務實上進,堅守自己的內心。
55回的《儒林外史》走到最後,南京名士已經消散殆盡,讀書人盡皆忘記初心,向功名利祿看齊,去哪裡尋找前人名士風範的痕跡呢?吳敬梓專門羅列了市井之中的四個升斗小民:季遐年、王太、蓋寬、荊元,他們出身卑微,各自精通琴棋書畫,安貧樂道,不求名利。
儒林名士中出身卑微的諸如周進、范進、王玉輝等科舉狂人,為了功名利祿,醉心八股,窮困潦倒,依然孜孜不倦考了幾十年。最終周進、范進上位了,自然升格成了名士,王玉輝白髮蒼蒼還要依靠女兒自殺殉情的一塊貞潔牌匾來揚名,可悲可嘆!
出身世家的諸如婁公子、蘧公孫、杜慎卿杜少卿兩兄弟。婁公子科舉不中,效法古人,結詩社寫斗方、附庸風雅,聚集一批偽名士辦了鶯脰湖高士集會;蘧公孫不愛科舉,仰慕名士,刻印了他人的詩集為自己博少年才子的名聲;杜慎卿弄了個莫愁湖大會評選戲子顏色;杜少卿樂善好施,同蓋寬類似,不過終究沒有生計之道,最後靠虞博士接濟。
老一輩的莊紹光、虞博士等人,吳敬梓賦予他們教化百姓的職責,因此有了泰伯祠大祭。可惜到了最後,蓋寬和鄰居老爹去遊覽泰伯祠時已然是荒草叢生,斷壁殘垣,從前的舊物一概丟失了,可見教化之功也只在於形式。
至於權勿用、楊執中、牛玉圃、牛浦等偽名士就更不必說了!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市井小民雖為那些自詡名士之人所看不起,然而他們不卑不亢,堅持自己原則的品行操守,遠遠勝過了大部分廣為人知的名士。而所謂“名士”,擁有豐富的資源卻不思進取,沉迷享樂交際,時時坑騙、吹噓、逢迎,虛張聲勢,渾渾噩噩不知今夕何夕。
吳敬梓最後一篇畫龍點睛神來之筆驚醒了我作為讀者的思考,《儒林外史》這部諷刺鉅作不單純是為諷刺黑暗官場現實、人性腐朽、文人的醜陋嘴臉,作者最終的目的也許是指導世人如何做個真名士?務實上進,堅守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