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砂學習筆記

    我們目前常見的仿古、掇只、掇球都是由蓮子壺演化過來的,而掇只和掇球由於名字相似,型也似,經常會被新手搞混。可以透過下面幾種記憶小技巧進行區分:

    1、依名字分辨。

    掇球,即把很多球壘起來,連結在一起。這裡面的“掇”字其實可以理解為“壘”,所以就不難理解掇球這個壺型元素一定含有很多個不同的球體。當然了,“掇”與“多”音同,也可將掇球理解為多個球,那壺型的特點就更好記憶了。

    掇只中的“掇”字,與上述第一個含義類似,但既然壺名中沒有球字,即可知道,掇只並非都是由僅有球體堆疊在一起的,而是有球體、半球體、甚至各種扁球體組合在一起的,所以,掇只壺整體看起來不會像掇球那樣,上看下看都是圓圓的。

    2、依器型分辨

    掇只壺,壺身為扁球狀,壺頸短,壺蓋弧度不足半個球體,壺底多有圈足。

    掇球壺,壺身為球狀,壺頸長,壺蓋基本為半個球體,壺底無圈足。

    總結:掇球重點在“球”,所以不可能會有圈足,因為圈足會破壞球體。掇只重點在“掇”,對壺型中球體的形狀並無特別要求,常見的掇只都有圈足(有例外)。

  • 2 # 莊莊紫砂a

    的確!紫砂壺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壺型的千變萬化。不妨看下面直觀圖來對比了解下:

    從對比圖中,可以看到掇只壺:壺底有圈足,壺鈕為扁珠,壺身線條流暢,比例得當,壓蓋略微渾厚,點線之間見出魅力,器型寬厚。

    從對比圖中,可以看到掇球壺:無圈足,依靠部件和整體的輪廓表現多圓組合,壺身、壺鈕為球體。壺蓋、壺流、壺把為半球體,壺蓋承上啟下,是經典的幾何傳統圓壺式。

    綜上所述,掇球”壺與“掇只”壺的基本區別是:前者強調“球”,故無足,圓蓋鼓凸;後者強調“只”,故有足,圓蓋寬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清華副校長“不能以學生的滿意作為教育主要的目標”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