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保幫
-
2 # 匯慈安月嫂
產後抑鬱症,又稱產褥期抑鬱症,是指產褥期發生的以抑鬱症狀群為主的精神障礙。多數發生在產後第四天~第四周,三個月以內發病的佔90%以上。產後抑鬱症發生的原因可能有: 內分泌因素:分娩前後體內各激素之間的比例發生改變,內分泌功能的不平衡,這可能成為重要的促發因素。 心理因素:如厭惡妊娠、對分娩的緊張恐懼、擔心嬰兒撫養等種種問題,也可能為透發因素。 病前性格:如好勝、責任感強及神經質性格的易發生。 產後抑鬱症的主要表現以抑鬱狀態為主,有情緒低沉、孤獨、悲觀、意欲低下、反應遲鈍、疲勞感、內疚感、自責自罪、焦慮煩躁等還可以出現罪惡感,懷疑自己患有種種疾病,甚至感到自己內臟都爛完了,最嚴重者出現自殺企圖,認為活著無用,太痛苦,可有不語、不動、不吃等。可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如胃納差、心悸、出汗、耳鳴、頭暈等。還常有早醒或入睡困難等。情緒降礙可有晨重夜輕的波動。 預防產後抑鬱症的發生,首先要積極面對妊娠,瞭解婦女妊娠中身體各方面的一系列變化,分娩時不要過分緊張,放鬆自己,分娩後要補充足夠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休息,調整好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正確面對孩子降臨後的一系列問題。家屬同時要對產婦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當產婦表現煩躁、憂慮、易發脾氣時,要給予安慰勸導。一但產婦出現上述所述的各種表現時,就必須儘早去醫院求醫,千萬不可礙於面子,隱瞞病情,以免延誤治療。對於有嚴重自殺危險者,必須及時住院治療,防止嚴重後果的發生。產後抑鬱症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治療,療效一般較好
主要是媽媽生完孩子後,內分泌系統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激素分泌減少患者表現抑鬱,第二個是有些 媽媽經歷分娩後,生理心理刺激超出了他個人個的承受範圍;第三是環境因素,家庭經濟狀況,胎兒性別和健康狀況,都會使產婦心理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