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言講史

    古代是沒有尿不溼,但是有尿布啊,最早嘗試尿布替代品的是日本人。而邁出了實質性一步的是瑞典人鮑里斯特爾姆,1942年,他發明了兩件式的紙尿布,外層是塑膠褲,內層是紙做成的吸收墊。這種一次性的紙尿布很容易破掉,碎屑會沾滿孩子的屁股,所以很長時間內並沒有被廣泛應用。1961年,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項發明之一的紙尿褲——由寶潔公司推出。據傳,寶潔之所以會研發紙尿褲,是因為研發部經理有了一個小孫女,頻繁地換洗尿布讓他不勝其煩,於是他下決心要發明一種不用洗的東西來替代尿布。

    古代人其實不稱呼“尿不溼”,在有的地方,稱呼為“片”。即“尿片”、“屎片”等。“尿不溼”,只是近些年才新起的稱呼。

    不要低估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古人的做事風格,一點不亞於現代人。如今留存的古代建築、亭臺樓閣等等,無不蘊含古人智慧。幾百年、上千年猶存。地震不到,雕刻精美,不易腐爛。一個小小的紙尿用品更是不在話下。

    古人,以布料作為嬰兒的“尿不溼”。只是布料質量的優劣,和家庭生活水平有關。家庭條件優越的,用新布料,用絲綢;一般家庭的,用一般新布料;困難點的則用不能再使用舊衣服、舊褲子、床單、被單等,取可用部分當作嬰兒“尿不溼”。當然,不管是何種布料,都需要縫製。即將幾塊布縫製在一起,厚實則可以吸住嬰兒尿。顏色方面也和家庭狀況有關。家庭條件優越的家庭,一塊布料一個顏色。一般家庭可能就不是難麼講究,可用不同顏色縫製成。相同之處就是,保持“尿不溼”乾淨整潔、乾爽。

    因嬰兒的排洩物多,一般在嬰兒出生前就要準備多塊“尿不溼”,至少要夠一天的使用量。因要不停換洗、曬乾。有的地方,冬天就用爐火烘烤。

    布料製作的“尿不溼”,可以說比現代“尿不溼”環保、安全。布料的特性柔軟易變型,用作嬰兒“尿不溼”,嬰兒會更舒適,不會因摩擦對嬰兒造成面板傷害。只是現代人因生活水平提高,圖省事,不想洗“尿不溼”,不再使用能重複使用的布料“尿不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六月初臺灣北部六天五晚,一家三口,除了臺北,還有其他地方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