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自由路
-
2 # 荊襄名士
魏延追隨劉備的時間遠不如趙雲追隨劉備的時間長,可是在劉備攻下益州、取了漢中之後他居然將漢中太守之位給了魏延。荊州太守是關羽,無論如何這漢中太守理應在劉備追隨劉備最久的老人裡面選才對,張飛、趙雲這應該才是最好的人選。一方面展現劉備的恩德,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其他將領為劉備賣命,會讓他們劉備是一個念舊的人。
長阪坡一戰趙雲在曹營中用屠龍之術屠龍,此戰結束後,趙雲斬曹將四十員,曹軍中聞趙子龍便心虛,都會想起當年長阪坡佛擋殺佛、神擋殺神的趙子龍。本人認為劉備並沒有不重用趙雲,只不過是因才而用。接下來本人分析一下趙雲與魏延各自的特點,相信大家就能夠明白為什麼漢中太守之位不屬於趙雲。
劉備有識人之能劉備用魏延是他看到了魏延身上的閃光點,魏延統兵能力極強,他能夠鎮守漢中十餘年沒有讓漢中受到一丁點的損失,這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況且蜀地民風彪悍,漢中的子民全部交予魏延,這就是對魏延極大的信任。鎮守一方的太守,不僅僅是會帶兵作戰如此簡單,政治方面玩不通的話也是不行的。
其實劉備也沒有不重用趙雲,只不過二人的方向是不同的。魏延武藝不是很強但也不弱,他又聰明的指揮頭腦,他就適合鎮守一方。趙雲統兵能力不怎麼強,可是他武藝驚人,他就適合呆在主公身邊,其一保護主公安全,其次避免不了上陣衝殺。
趙雲的地位相等同於曹魏的典韋、許褚,董卓手下的呂布。先不說其他人,單拿出這三人來,各個都是他們主公的重臣。典韋曾在宛城救了曹操的性命,若沒有典韋,曹操早就死在了宛城,怎麼可能還會有官渡大勝袁紹從而一統北方的曹孟德呢?許褚對曹操的幫助很也大,曹操曾於馬超對陣於渭水。
當時馬超殺的曹操割須蒙面而逃,若當時沒有許褚與馬超大戰幾百回合的話,曹軍當時就有可能會大敗,曹操也不會與劉備會獵於漢中,這樣劉備獲得漢中會更加容易。呂布對董卓的重要性可以說不言而喻,只不過經常弒主的呂布,為了一女子就將董卓殺死。
-
3 # 韶華傾夢
趙雲,原先跟隨公孫瓚,而後與劉備相識。但是,當時的趙雲對劉備的感觀,只是覺得劉備是一位仁主,並無投靠的想法。只不過,在趙雲辭別公孫瓚,回鄉為兄長守孝的時候,公孫瓚和袁紹爆發了戰爭。最後,公孫瓚自焚而亡。也就是因為如此,趙雲才開始投靠劉備。
所以,在對待趙雲這位猛將上,難道劉備就看不出他的才能,看不出他的忠心?不然,正是因為看出了趙雲的忠心和才能,劉備才放心的重用,並且把趙雲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
在徐州的時候,張飛就被劉備留下來鎮守徐州。但是,張飛忘記了自己的承諾,在鎮守期間和部下喝酒,最後被曹豹和呂布裡應外合的偷襲了徐州。當呂布拿下徐州,而張飛酒醉半醒的時候,直接帶兵逃走了,把劉備的家眷丟在了城裡。
而當趙雲投靠劉備之後,劉備在用人方面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關羽被劉備定位為統兵打戰,鎮守一方的將領;而趙雲則是接替關羽的工作,負責保護劉備的人身安全和家眷的安全。
也就是說,趙雲在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劉備所看重和信任。畢竟,作為一名諸侯,其人身安全問題是很注重的。在親衛隊的人選上,只有武力強,而且忠心的人才能入選。再者,雖然作為親兵隊長,趙雲不能夠時常帶兵衝鋒陷陣,但只要跟隨在劉備身邊,也不缺少賺取功勞的機會。
又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換句話來說,趙雲是劉備留給後主劉禪的一個安全保障,是一道護身符,就像趙雲之前在長阪坡中護著劉禪殺的七進七出一樣。
-
4 # 魁哥說歷史
趙雲,原為公孫瓚手下大將,與寄居在公孫瓚那兒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惺惺相惜,並仰慕劉備。後公孫瓚敗亡,趙雲四處漂流,居無定所,直到臥牛山遇到關羽等人,才有了一個歸宿。
在劉備手下,趙雲一直不太受重用,大部分時候都是幹著一些保護家眷、保護劉備的瑣碎事情。如劉備當陽長阪坡撤退時,安排關羽去江夏向劉琦借兵,安排張飛斷後,而給趙雲的任務只是保護家眷。
公孫瓚沒有識人之明,又疑心太重,沒有重用趙雲可以理解,但是善於駕馭人才的劉備為何也不重用趙雲呢?許多讀者表示無法理解,尤其是“雲粉”,為趙雲打抱不平,認為劉備不公平。
他認為魏延剛歸順自己,便被斬殺,影響不好。諸葛亮善於相面,認為魏延腦後長有反骨,對魏延始終不信任,認為他隨時可能反叛。但是劉備卻一反常態,對青年將領魏延非常信任,每次重要大戰都第一個想到魏延。如入川之戰,劉備沒帶關羽、張飛,也沒帶趙雲,卻帶了黃忠和魏延。
但是,魏延被諸葛亮判定日後會反叛,最終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他還真的有反叛的“跡象”,被諸葛亮提前安排的馬岱一刀砍於馬下。如果不是諸葛亮臨終前留下除掉魏延的錦囊妙計,後果難料。
那麼,為何劉備情願重用“反叛”的魏延,也不重用趙雲?臨死前他對趙雲說出了原因。
劉備將丞相諸葛亮和趙雲等大臣從成都召到白帝城,交代後事。他將太子劉禪、魯王劉永、樑王劉理三人託付給丞相諸葛亮之後,又將趙雲叫到跟前,再次將劉禪託付給趙雲。他是這樣交代趙雲的:“我和你在患難之中相交,一直走到了今天,沒想到現在卻要分離了。你是我為數不多的故交好友啊,關羽、張飛等人早已逝去,現在又輪到我了,以後劉禪就交給你保護了,千萬別辜負我啊。”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想當年在長阪坡,趙雲單騎返回曹營,左右廝殺,才救出甘夫人及小阿斗。可以這麼說,沒有趙雲,就沒有劉禪的今天。趙雲聽了劉備臨終前的一番話,感激涕零,拜倒於地哭泣道:“我一定效犬馬之勞,儘自己努力保護好太子劉禪。”
因此,劉備是充分發揮趙雲膽大心細的特長,將其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負責家眷的安保工作,是真的大膽重用了趙雲,而不是不重用趙雲。同理,劉備將魏延放在了合適的崗位上(漢中太守),而魏延也沒有讓劉備失望,才用“重門之法”,使曹魏數年不敢越雷池一步。
-
5 # 歷史笑春風
劉備也不是不重用趙雲,而是趙雲的能力和魏延有差距。劉備知人善任,用人之長而已。
而魏延是員戰將,他更擅長沙場征戰。所以劉備認命他為漢中太守,獨當一面。
在第一次諸葛亮北伐時,諸葛亮不用魏延,讓趙雲獨當一面,帶兵箕谷。可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被曹真打敗,受了諸葛亮的處罰。
所以,劉備的眼力還是很準的。分別用趙雲魏延之長。託孤時讓諸葛亮主政,李嚴主軍,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全說對了。可惜,諸葛亮違背劉備的遺言,最後勞而無功。
回覆列表
重用魏延的原因:
一、劉備是個好領導,慧眼識人才。
劉備眼光獨到,在長期的工作和戰鬥中,知道誰優誰劣,因此不顧一切提拔魏延。一日,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道:“今天委任你這個重任,你打算說點什麼嗎?”魏延朗聲答道:“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併了他。”劉備聽後感到十分滿意,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讚其雄豪。
二、劉備集團,要擴大地盤,要發展自己的勢力,就必須不拘一格用人才,而不能畏首畏尾,停滯不前。
魏延有名將的潛質,在戰場上不怕犧牲,且有謀略,自然可以獨當一面。就如要讓小牛下地耕作,就要給它相應的時機,而不能一直圈養家裡不得撒手。
三、當時關羽在荊州,張飛趙雲又都有重任,彼此推不開身子。
任用年輕的將領魏延,極大地增加了士兵的自信,只要自己去努力,劉皇叔也會重用我的。給那些有夢想的年輕人指明瞭方向。
事實證明,劉備的確是一個眼光不錯的將領,瞭解關羽,重用張飛,賞識趙雲,三顧茅廬等好多故事,善於發現人才重用人才是最根本的要務,這也足以證明了一個賣草鞋的窮小子如何翻身變成了蜀漢昭烈的皇帝。
不重用趙雲的原因:
一、趙雲沒有過獨當一面的經歷,他每次戰役都是那種統帥護軍或者押運糧草的角色,偶爾出戰也不是正式的大將出徵。
二、關張與劉備親如兄弟,而且從頭跟起,無人可比。黃忠年紀大功勞也大。馬超家世顯赫,而且在羌人中地位無人能比。
三、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所謂的名號將軍(易中天語)只有四個位置,你總不能再來一個中將軍吧。趙雲後來被封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四、是因為趙雲是政治鬥爭失敗者。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諸將默然,只有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劉備只得大喜從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漢的滿朝文武得罪盡了。
沒有野心,不懂得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那亂世之中,廣張羽翼是何等重要得。關張自成一黨,家將眾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為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
五、趙雲時運不濟,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