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青田視野

    對於人體,我們至今仍有不知曉的祕密,即便是對於日常見到的一些現象,我們仍然知道得太少。

    汗水傳達情感資訊

    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感覺太熱、心情焦慮或十分尷尬之時,就會出汗,但汗水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汗水還能承載和傳達情感資訊。

    早在1934年,英國皇家醫學協會一位名叫麥克斯威尼的醫生就感嘆道,大多數人都知道身體出汗是為了降溫,但沒有人去關注汗水中的化學成分對我們的情緒和情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麥克斯威尼認識到,人體出汗的目的並不僅僅只是通過蒸發熱量降溫,達到涼爽的目的。出汗還伴隨著血漿中一些成分的大量流失。但失去的是哪些成分?失去這些成分對我們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呢?

    隨著我們的汗水流失的某些物質可能是我們不想失去的,例如氯化物。氯離子與鈉離子結合形成鹽,而鹽對維持身體內部pH值的平衡很重要,它可以調節體液在細胞中的進出活動,在神經纖維中傳遞脈衝訊號。出汗會流失一些氯化物,這很正常,但如果出汗過多可能會很糟糕。想象一下在高溫環境下連續工作多個小時汗如雨下的情況吧。大多數人都知道,可以通過喝水來補充失去的水分,但出汗太多,喝水太多,也有可能會出現水中毒症狀。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無法快速補充隨汗水迅速流失的氯。

    隨汗一起流失的水分還有尿液成分。據估計,溶解在每立方厘米汗水中的尿液達0.24至1.12毫克。這聽起來似乎不多,但假如一個人每天流掉相當於600立方厘米的汗水,隨汗水流失的尿液將佔每日排尿量的7%。

    隨汗水流失的還有氨、蛋白質、糖、鉀和碳酸氫鹽,更不用說還有鋅、銅、鐵、鎳、鎘、鉛等微量元素,甚至還有少量的錳。出汗是將它們排出體內的一種重要機制。

    汗水通過分佈在身體各處成千上萬的大小腺體排出。當身體和面板感覺熱的時候,溫度感受器就將資訊傳送至大腦,大腦下丘腦的一小簇細胞管理和控制著我們對飢餓、口渴、睡眠、體溫的感覺和反應,在收到腺體傳送的資訊時,就開始控制排汗。

    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吃了太辣的東西會大汗淋漓,產生恐懼、羞恥、焦慮或疼痛等情緒時也會出汗,特別是手掌、額頭和腳底這些與情感性出汗相關的部位汗腺分佈非常密集,每平方釐米多達700個汗腺,而背部每平方釐米的汗腺只有64個。

    情緒因素導致的出汗是人類交流的一個重要工具。事實上,汗水中檢測出的氣味可以告訴我們其他人的很多情緒和感受。在一次實驗中,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心理學家讓10名志願者觀看引發恐懼或厭惡等多種情緒的視訊節目,同時收集他們此時的汗水樣本。為避免氣味汙染,實驗團隊和志願者們事先達成協議,讓他們在檢測的前兩天內避免食用氣味濃烈的食物、酒精、菸草等。

    然後讓36位女性聞這些汗水樣本。在接觸到恐懼心理下產生的汗水樣本時,她們的臉上也會出現害怕的表情,而接觸到因厭惡而產生的汗水時,她們的臉上也會反映出同樣的情緒。顯然,汗水是將情緒狀態從某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的有效溝通途徑。

    其他一些實驗也有類似的發現。例如,美國萊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接觸到恐懼情緒汗液樣品的人,完成詞語聯想任務的成績比接觸不含恐懼情緒汗液樣本的人,或接觸不含任何汗液樣本的人的成績更佳。這表明,從其他人汗水中感受到的恐懼情緒提高了他們對環境的警覺意識。

    2012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提取了64名志願者在實驗中所穿T恤上的汗液。實驗中,他們有一半人是第一次從飛機上跳傘,而另一半人則進行了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嗅聞高空跳傘者恐懼汗液的人,對於螢幕上憤怒的面孔,以及表情不明確的臉都會產生反應。心理學家將這種表現稱為“警覺感”。汗味引發參與者留意通常情況下被忽視的一些微妙線索,而那些嗅聞精疲力竭鍛鍊者汗水的人,只有在觀看憤怒表情的臉時才會產生警覺感。

    研究發現,汗水可以傳達和交流我們內心心理狀態的重要資訊,並且我們可以利用別人汗水中包含的資訊更好地理解我們周圍的環境,雖然受試者本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別人汗液的氣味改變了他們的認知和行為。

    也許這並不奇怪,我們人類可能是在進化中漸漸適應了用語言進行交流,但語言實際上只是人類在進行社會交流“工具包”中較新的一種“工具”。因此我們似乎可以合理地想象和推斷,在語言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是利用不斷進入他們鼻子的嗅覺資料來判斷周圍環境的,並將這種技能的遺傳基因傳了下來。

    研究還發現,受試者如果看到電腦螢幕上虛擬動畫人物在出汗,就能更好地識別和感知到人物情緒的強烈程度。換句話說,汗水不只是一種嗅覺訊號,同時也是一種視覺訊號。

    總之,出汗不僅僅能起到身體空調系統的作用,它可能還是情緒的風向標,作為一種社會交流的工具,向我們的親朋好友傳達著我們內心的感受和情感情緒。

    眼睛如何“出賣”你內心的想法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是有科學根據的。近距離觀察眼球運動,你也許真的可以窺探到對方想要隱藏或掩飾的情緒和內心想法。眼睛不僅能揭示大腦活動,還有可能對我們如何記憶和如何做決定產生影響。

    我們的眼睛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雖然眼部運動基本上是在我們有意識的控制之下,但有些眼部運動卻是下意識的,在我們不經意中不知不覺地發生著。例如,在我們閱讀的時候,會通過“跳閱”的方式在一個一個單詞間進行一系列快速眼球運動;又比如當我們進入一個房間時,我們會左顧右盼,大範圍地掃視房間;另外,在我們行走時,為穩定調節視線,也會有一些輕微的無意識的眼球運動;當然,還有睡眠時快速眼動階段(REM)的眼球運動。

    如今越來越清楚的是,一些眼球運動實際上還有可能反映我們的思維過程,“出賣”我們內心的真正想法。

    近年來的一些研究顯示,瞳孔放大與在做決定時的不確定程度相關。當人們在猶豫不決時,大腦會更加興奮,導致瞳孔擴張。通過眼睛的這種變化,甚至還能“看出”做決定者內心取捨的傾向性。例如,一組研究人員發現,瞳孔放大可能預示某個經常謹慎說“不”的人,在面對某個難以決斷的決定時最終會說“是”。

    通過觀察眼睛的細微活動,甚至可以幫助預測某個人將會選中的號碼。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2名志願者,讓他們在40個數字列表中做出選擇,並同時跟蹤其眼球運動,通過觀察參與者眼球運動的方向和運動幅度大小,研究人員可以準確預測他們準備報出的數字比之前更大或更小,大多少或小多少。在說出一個更大的數字前,志願者的目光通常會向右上方移動;而打算說出一個更小的數字時,他們的目光通常會向左下方移動。這樣的移動幅度越大,差數也越大。

    這表明大腦對抽象數字的思考和表述與空間運動相關。但研究人員目前尚不確定的是這兩種關係孰先孰後,是考慮某個數字時引起了眼睛位置的變化,還是眼睛位置的移動對我們的心理活動產生了影響。瑞典的研究人員在2013年發表的研究證據表明,原因可能是後者,也就是轉動眼球有可能促進大腦記憶搜尋過程。

    研究人員招募了24名學生,讓他們仔細觀察電腦螢幕某個角上的一系列物體,然後要求他們對一系列陳述進行“真偽”判斷,如“汽車正面向左”等。允許一部分參與者眼睛自由移動,其他人則被要求目光固定於螢幕中心,或觀察判斷物件所在的一角。研究結果顯示,被允許眼睛自由移動的人,對螢幕上顯示物體真實狀態的回憶明顯優於眼光固定不動者。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跟蹤觀察眼球運動可以用來影響人們的決策。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學家丹尼爾·理查森指出,成功的銷售人員通常會利用對他人眼睛的敏銳觀察力來說服客戶。“我們認為的有說服力的人都是擅長言談者,但實際上他們還可能擁有觀察整個決策過程的能力。出色的銷售員會在你對某個特定選擇搖擺不定時,適時提出某個折扣之類的優惠來促成你最後下定決心。”

    無處不在的智慧手機和其他手持裝置的眼球追蹤應用程式,為遠端改變人們決策過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你進行網上購物時,當你的視線轉移到某個特定產品時,商家可能會通過提供免費送貨之類的優惠策略來影響和左右你的決定。”

    因此,眼球運動確實能反映和影響諸如記憶和決策等高階心理活動,揭示我們內心的想法和願望。眼睛活動有助於改善我們的心理功能,但也會因此暴露我們內心的想法,讓我們更容易受到別人微妙影響的操控。

    理查森說:“眼睛就像進入我們思維過程的一個視窗。可以預見,未來的眼球追蹤技術可被用於開發更多人們所需要的手機功能,為人們提供更多幫助,並通過眼球運動提供的豐富資訊,提高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與他人分享思想的可能性。”

    我們為什麼打哈欠

    我們為什麼打呵欠?這個問題困惑了科學家兩千年。新的研究理論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嗎?

    人們在開會或與人交談中,有時身體深處會產生一種很想打哈欠的衝動,這種慾望會不可阻擋地在全身心蔓延開來。那麼我們能有辦法阻止自己打哈欠嗎?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普羅文是《奇怪的行為:打哈欠、大笑、打嗝及其他》一書的作者。他說,忍不住要打哈欠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比如他在跟人們說話或演講中,有時會發現很多觀眾嘴巴張得大大的在打哈欠,但他並不會覺得他的談話物件或演講臺下的觀眾的這類行為是對他的冒犯。普羅文說:“其實你可以利用哈欠活躍演講現場的氣氛,看到觀眾開始打哈欠時,你可以讓一些觀眾現場實驗如何打哈欠,比如緊閉嘴脣、咬牙吸氣、捏著鼻子打哈欠,等等。”

    普羅文試圖探索這一延續了幾千年的謎:我們為什麼打哈欠?我們都知道,當感覺疲勞、無聊,或者看到別人打哈欠時,人人幾乎都抑制不住這種打哈欠的衝動。但是打哈欠對身體的意義是什麼?20世紀80年代末,普羅文首次開始研究這種令人困惑的現象時曾寫道:“打呵欠可能是最常見,也是人類知之甚少的一種行為。”今天,我們可能已經比較接近答案,但仍然存有爭議。

    世界上研究人類打哈欠現象的第一人是2500年前的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他認為,打哈欠是在幫助我們釋放身體內的有毒氣體,特別是在發燒的時候。直到19世紀,科學家們提出,打哈欠可輔助呼吸,促使吸入更多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改善供血狀態。如果真是這樣,人們打哈欠或多或少取決於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然而,當普羅文讓志願者吸入氧氣和二氧化碳不同混合比例的空氣時,卻並未觀察到有這種影響。

    還有很多理論研究認為打哈欠具有傳染特性。研究發現,大約有50%的人看到別人打哈欠時,自己也會不由自主地打哈欠;而且,任何與哈欠相關的因素都有可能觸發這種傳染性。例如,看到或聽到別人打哈欠,或讀到關於打哈欠的文字等。哈欠的傳染性之強由此可見。因此一些研究人員猜測,打呵欠可能是進化過程中產生的某種原始的交流溝通方式。如果真是這樣,它傳達的又是什麼資訊呢?

    我們通常會在感覺疲倦時打哈欠,所以一種假設認為,打哈欠有助於將群體中每個人的生物鐘調整到同一節律上。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克里斯蒂安·赫斯認為,打哈欠是幫助同步社會群體行為的一種訊號,讓所有人大體在同一時間去休息入睡,以利於白天更有效率地協同工作。

    還有,我們在感覺壓力時也會打哈欠。奧林匹克運動員在比賽前經常打哈欠,音樂家在音樂會開始前有時也會打哈欠。包括普羅文在內的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哈欠有重啟大腦的作用,有睡意時打個哈欠讓你更加清醒,分心時打個哈欠讓你更加專注。打哈欠的傳染特性還可以幫助每個人將注意力提高到同等水平,例如對威脅的警覺性。雖然這其中的機制還有點模糊不清,但法國的一位研究人員提出,打呵欠有助於促使大腦腦脊液流通,引發大腦神經活動活躍起來。

    這些明顯相悖的理論,更增添了打哈欠現象的神祕性。過去幾年裡,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安德魯·蓋勒普提出了新的理論。他認為,打呵欠可能有助於給大腦“降溫”,防止大腦過熱。打哈欠時下巴頭骨的大幅運動加速顱骨中的血液流動,可以帶走多餘熱量,通過打哈欠時的深呼吸吸入涼爽空氣進入大腦,就像空調一樣給大腦降溫,讓大腦保持冷靜。

    大腦冷卻理論也許可以用來解釋許多看似矛盾的推測。例如,不睡覺時人體體溫會自然上升,大腦稍加冷卻可讓我們在無聊和分心時變得清醒一些。而打哈欠的傳染特性則可有助於整個群體集中精力。普羅文也認為,打哈欠有助於大腦改變狀態,集中注意力。

    看來,打哈欠對我們確實有積極意義,但還有一些謎團有待於我們去繼續探索。比如,為什麼胎兒在子宮裡也打哈欠呢?

    普羅文認為,胎兒可能是在練習,為出生後來到世界上的生活做好準備,或者在引導身體成長髮育中的某種積極作用。例如,幫助頜骨關節的接合發育,促進肺部生長等。如果是這樣,胎兒在子宮裡打哈欠可能比成年人打哈欠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可以肯定的是,當你在看這篇文章時,可能已經幾度抑制了想要打哈欠的衝動。正如普羅文所指出的那樣,看到打哈欠的文字,或想到打哈欠這事兒,就足以讓我們也被迅速傳染上。想打哈欠就打出來吧,因為你已經知道,你正在體驗的是讓人類迷惑了幾千年的最有趣的生命謎團之一。

    腳趾間隱藏的祕密

    腳臭很討人嫌,但瞭解這種惡臭卻可以拯救生命。為此,研究人員對腳趾間的奇怪生態系統進行了深入研究。

    雷娜特·斯瑪爾吉是研究臭腳的行家,她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分析瞭解它們的氣味。她會收集散發強烈異味的破舊尼龍襪,要是她覺得這種氣味還不夠濃烈,她會讓人用汗津津的腳在玻璃球珠上摩擦;有時她還讓人將腳裹在一個塑料袋裡,以便她收集臭腳丫子散發出來的氣味。

    這顯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斯瑪爾吉卻樂此不疲,她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在我看來,有些人的氣味比別人的要好聞些。”

    不是每個人都會覺得腳臭味令人難受,雖然有時強烈的惡臭也會讓斯瑪爾吉捏緊鼻子。她一直試圖找到一種能夠抵制散發腳臭味的獨特配方,因腳臭味能吸引傳播瘧疾的蚊子,這是她對腳臭感興趣的真正目的。

    不管你多麼愛乾淨,由於腳部的獨特解剖學結構,輕微的異味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腳上每平方釐米平均有600個汗腺,比腋窩處的汗腺還要多數百個,這些汗腺會分泌含有鹽、葡萄糖、維生素和氨基酸的液體,為在腳趾間安家的細菌提供完美的食物。為了“報答”這份“免費的午餐”,細菌留給我們的是帶有它們各自氣味“簽名”的混合脂肪酸“雞尾酒”。

    生活在我們腳趾間的細菌種類很多,微生物學家很難確定腳臭是因哪些種類的細菌造成的,也不清楚它們具體棲息在腳上的哪個部位。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英國拉夫堡大學的詹姆斯·雷諾茲和他的同事在自己的腳上進行試驗,以確定細菌在腳上的“分佈圖”。

    五種細菌“疑犯”引起了他們的關注:棒狀桿菌、葡萄狀球菌、丙酸桿菌、β-變形菌和短桿菌屬。但最大的“疑犯”卻是葡萄狀球菌,它似乎與一種散發強烈氣味的被稱為異戊酸的化學物質有關。“它的味道有點像放陳了的乳酪,”雷諾茲說道,“如果你在實驗室裡滴下一滴這種物質,一下午整個房間裡都是這種令人討厭的味道。”這種細菌通常棲息在腳底板上,而不是腳面上,特別是在腳掌下面近拇趾根的球形部分,那裡聚居了大量這種細菌。這也解釋了為何這裡是腳部氣味最濃烈的部位,也解釋了為什麼腳臭味與乳酪的氣味很像,因為許多乳酪中都含有類似的這種混合揮發性化學物質。

    雷諾茲說:“如果我們瞭解了腳部細菌產生化合物的成分,就可以製造出能吸收或中和這些難聞氣味的鞋襪服飾來,或開發出更有效的除臭劑。”這個任務很棘手,與發出惡臭的細菌一起棲息在腳上的還有一些生態友好的微生物,它們對於人類宿主避免感染是有貢獻的。日本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存在於柑橘類水果中的三種化學物質可以消滅葡萄球菌為標靶,而不傷及其有益菌鄰居。

    與腳氣味討人嫌給人帶來輕微尷尬相比,更嚴重的一個問題可能關乎生死。荷蘭科學家巴特·克諾爾斯第一個注意到,某些種類傳播瘧疾的蚊子會被腳的味道吸引而來。例如研究發現,瘧原蟲似乎可改變蚊子的嗅覺,讓它們就像蜜蜂被花叢所吸引一樣,被腳臭味吸引而蜂擁而至。瘧原蟲以蚊子為載體尋找未來的宿主,以繼續它在人類身體裡的生命週期。

    腳臭味研究可為對抗瘧疾提供更多辦法。例如,斯瑪爾吉研究哪些氣味組合更招蚊子時發現,腳趾間葡萄球菌越多的人對蚊子也更有吸引力,消滅這些細菌可有助於預防一些致命疾病。

    研究人員設想,人們可以利用氣味來誘捕蚊子,例如用異戊酸和其他成分合成的氣味。斯瑪爾吉說道:“化學成分的組合很重要,一般來說,混合成分比單個成分更有吸引力。吸引不同種類的蚊子可能需要不同的配方,每一種型別的蚊子都有自己喜歡的獨特氣味。”

    肯亞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實驗,設定陷阱誘捕蚊子以減少被蚊子叮咬而感染疾病的機會。儘管其效果如何目前尚不清楚,但至少這種方法可用於早期預警,檢測附近是否有攜帶瘧疾的蚊子在活動和繁殖。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腳臭雖然會帶來些許尷尬和不便,但算不了什麼大事,衝個淋浴就可暫時緩解。而斯瑪爾吉卻要長期與這種令人難忍的氣味相隨相伴,但她樂此不疲,因為她知道,她做的工作很有意義,對腳部氣味的研究將給拯救生命帶來更多希望。

    屁是健康與否的“指示燈”

    腸道氣體讓我們有些小尷尬,但它卻可能是你的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這是一個令人尷尬、讓人諱言的話題,但醫生們對於這種在腸道里醞釀而生的氣體卻很關注,並有與眾不同的觀點。

    澳洲莫納什大學的彼得·吉布森說:“它可以告訴我們發生在腸道最後20釐米處的事情。”但吉布森還想知道的是,最終導致“放屁”現象的消化道前面130釐米處的情況。

    人體的消化過程取決於基因、飲食、新陳代謝和存在於我們身體內的無數微生物的微妙互動作用。其中的每一種因素都有可能在腸道產生氣體副產品,腸道的許多部分出了問題,都會對腸道氣體的成分構成產生影響,甚至這種氣體成分的變化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

    吉布森和他的團隊通過對腸道氣體通過腸道每個部分的情況都進行了測試,想要弄清楚腸胃氣脹發生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

    就目前的研究和了解來看,腸胃氣脹與許多病症相關,例如,腸道內如果產生了過多的硫化氫和甲烷,可能與腸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澱粉和糖類在腸道內發酵有關;過多產生的甲烷有可能阻斷排便的蠕動過程,導致腸易激綜合徵患者便祕。但遺憾的是,我們無法肯定甲烷產生的確切位置。吉布森說:“據認為它產生於大腸靠後的部分,但我們並不能確定這一點。”

    腸胃脹氣產生的化學物質硫化氫會發出類似於臭雞蛋的濃烈氣味,它除了在比較封閉的空間裡讓人產生極度尷尬之外,長期頻繁釋放這種氣體還有可能是腸道黏膜受損、炎症性腸病,甚至結腸癌的徵兆。吉布森說:“腸道氣體對於儘早發現疾病可能是一種有益的提示。”

    到目前為止,檢測腸胃氣脹的技術都是間接的,但奇怪的是,迄今為止用得最普遍的一直是呼吸測試。一些氣體會被血液吸收後進入肺部,因此可以從嘴中撥出的氣體中發現腸胃氣脹的情況,但遺憾的是,這種檢測無法發現腸胃脹氣的具體位置。檢測到的讀數還有可能受身體其他氣味的影響而出現偏差,如口腔齒間細菌產生的氣味。另一種技術是檢測發酵的糞便樣本,其產生的氣體應該類似於腸胃氣脹產生的氣體,但它同樣不能早期揭示消化道的問題。

    吉普森的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像吞服藥片一樣微小的感測器,在它穿過胃腸時,每隔一段距離可以將收集到的氣體樣本,測量到的人體內環境溫度和酸度,以及它本身在腸道內位置的資訊傳送到平板電腦上。它的人體之旅的最後一段路程尤其重要。吉布森說:“當你收不到它的資訊時,它已經成了大便的一部分,你不知道它的情況到底如何。但溫度感測器可以提供即時預警。當溫度開始下降時,說明它已經快到人體外面了。”

    醫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實時收集病人體內的相關資料資訊。研究小組已將感測器原型在豬的身上進行了測試,並打算不久後開始人體試驗。

    一旦感測器被證明安全有效,吉普森準備建立一個人體氣體與不同疾病和生活方式之間關係的資料資料庫。由於甲烷被認為與便祕有關,吉普森希望瞭解它產生的時機及在體內的具體位置。“便祕是一種世界性的普遍病症,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來降低甲烷生成,如何通過簡單的飲食變化或藥物來改善便祕症狀,因此首先我們需要有辦法來測量它。”他說。

    吉普森說:“對人體之氣的研究越是深入,越是令人興奮,我們看到了這方面研究對改善人們健康水平的更多潛力。”

    眼屎對健康很重要

    當我們一覺醒來,眼睛裡充滿一些黏性物質,它就是讓我們倍感煩惱的“眼屎”,但它究竟是什麼呢?研究認為,它可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煩人,而是對我們身體健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我們每天醒來,都會習慣性地用手擦去一晚上在眼角積聚起來的黏糊糊的東西。無論我們管它叫做“眼屎”還是別的什麼,重要的是,它是如何產生的?由什麼組成的?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它從眼淚開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從淚液膜開始產生的。陸地上的哺乳動物,無論是人類、狗、刺蝟或大象的眼睛,都覆有三層淚液膜。淚液膜的作用是讓眼睛可以正常轉動,但海豚和海獅等海洋哺乳動物的眼淚所起的作用與我們人類是有些不同的。

    最靠近眼睛的一層主要由黏液組成,它覆蓋著眼角膜,吸引水分並讓淚水在第二層均勻分佈。它的厚度為4微米,相當於單根蜘蛛絲的厚度,但這一層非常重要,它令我們的眼睛保持潤滑,並沖走潛在感染性異物。最外面一層由一種叫做“瞼脂”的油性物質組成,它由脂類物質構成,如脂肪酸和膽固醇。

    隨著生命進化過程,瞼脂與哺乳動物的身體已達到了精密調諧的程度,正常人體溫度下,瞼脂是一種清澈的油性液體,但只要溫度降低一度,它就會變成白色的蠟狀固體,即我們所熟悉的眼睛產生的黏性分泌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眼屎”。

    睡眠中眼睛會產生大量分泌物的原因有好幾種。首先,晚間身體溫度通常會低一些,一些瞼脂變冷後低於其熔點而形成固體;其次,睡眠中瞼板腺導管肌肉活動放鬆,比平時更多的瞼脂流向眼瞼和睫毛根。換句話說,睡眠中我們的眼睛會塗上比平時更多的瞼脂。由於大量瞼脂冷卻凝固,因此,當我們一夜醒來,感覺眼睛中出現很多黏糊糊的東西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醒來後揉眼睛擦下眼屎並不會多麻煩,但我們想要知道的是,瞼脂究竟對我們有多重要?首先,它可以防止我們的眼淚不斷溢位而從臉頰流下。假如人們整天不停地流淚,顯然會給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其次,瞼脂將眼淚留存在眼睛裡,可有助於眼睛保持溼潤。動物實驗發現,當兔子眼睛的瞼脂被去除後,其眼睛通過蒸發作用失去水分的速度達到了正常情況下的17倍。

    當然,瞼脂不是防止眼睛乾燥的唯一因素,眨眼也很重要。眨眼動作可有效滋潤瞼腺,分泌產生更多瞼脂。眨眼還有助於油性瞼脂與淚水混合形成叫做淚液膜的乳狀液。如果長時間不眨眼,沒有了淚液膜的保護,眼角膜就有可能暴露在空氣中,輕者產生眼睛不適,嚴重的情況下,淚膜長期退化可能導致被稱為“乾眼病”的眼病,或醫學專業術語所稱的“乾燥性角膜結膜炎”。

    乾眼症影響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除了眼睛乾澀帶來的種種不適之外,乾眼症還會導致眼睛疲勞、紅眼睛、眼睛刺激感等,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視力。研究發現,乾眼症患者眨眼的頻率幾乎是正常人的兩倍,很有可能他們在無意識地通過眨眼來提高視敏度。

    你也許覺得,儘可能經常眨眼是應對乾眼症的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但遺憾的是,在現代生活方式的世界裡,這事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日常任務:閱讀、駕駛、在智慧手機和電腦螢幕上打字輸入等,都需要我們長時間不眨眼地盯著看。因此,我們幾乎所有人在這些活動中都不知不覺地減少了眨眼的頻率。

    因此,當你下次一覺醒來用手抹去眼睛裡那些讓你倍感煩惱的黏糊糊的東西時,也許你可以用一分鐘的時間來想一想,它對於我們的眼睛健康有多麼重要。

    摳鼻子有可能危害健康

    摳鼻孔是一種讓人看起來有些噁心且不衛生的不良習慣,但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麼這種行為在人類中間如此普遍呢?

    所謂摳鼻孔,指的是用一根手指頭伸到鼻孔裡努力挖出鼻涕和鼻屎。我們中大多數人都難免會在私底下偶爾摳摳鼻孔,但很少有人會公開承認這一點。如果這種行為被人當場發現,我們會感到羞愧和後悔,而且我們往往也看不慣別人在公共場合這麼做。挖鼻孔行為真的那麼糟糕嗎?它有多普遍多有害?

    用來描述摳鼻子行為的正式醫學術語是“rhinotillexomania”,意思就是“摳鼻子”。1995年,美國研究人員湯普森和傑斐遜最早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科學研究,他們通過電子郵件對居住在威斯康辛州戴恩縣的1000名成年居民進行了一項調查,在做出迴應的254人中,高達91%的受訪者承認自己有摳鼻子行為,但只有1.2%的人承認他們每小時至少要摳一次鼻子。有兩個受訪者表示,摳鼻子習慣已經或輕或重地影響和干擾到了他們正常的日常生活。令湯普森和傑斐遜吃驚的是,其中還有兩人稱,他們已經摳通了分開左右鼻孔鼻中隔的一層薄薄的組織,導致鼻中隔穿孔。這次調查雖然只有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做出了迴應,但足以表明摳鼻子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習慣。

    五年後,印度的一項調查中發現,摳鼻子行為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更為常見。在對200名青少年的調查中,幾乎所有人都承認他們會摳鼻子,平均每天4次。其中7.6%的學生每天將手指伸入鼻孔20多次,幾乎20%的人承認他們有“嚴重的挖鼻孔問題”。大多數人稱他們這麼做是因為感覺鼻子癢或是因為想清除掉鼻子裡的分泌物,但還有24個人,即12%的人承認他們摳鼻子是因為覺得這種感覺很好很舒服。

    另外,一些人摳鼻子不僅僅是用手指,有13個學生承認他們會用鑷子來摳鼻子,9人承認會使用鉛筆,這些學生中甚至有9人承認他們會將摳鼻子行動中獲得的“美味”吃掉!

    摳鼻子行為沒有社會經濟等級上的差異,它屬於我們所有人,然而卻有一些性別上的差異。男孩更有可能去這麼做,而女孩則更有可能認為這是一種不良壞習慣。另外據統計,男孩也更可能有其他的一些壞習慣,像咬指甲癖和拔毛髮癖等。

    摳鼻子並不是一種無害行為。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摳挖鼻孔可能導致嚴重問題,面部毀損就是摳鼻子的危害之一。在一個案例中,外科醫生無法讓鼻中隔穿孔的患者恢復,因為這人無法停止摳鼻子的行為,導致手術部位根本無法癒合。還有一名53歲的婦女,她的長期摳鼻子行為不僅導致鼻中隔穿孔,甚至還造成了鼻竇穿孔的嚴重後果。

    一名29歲的男子有拔鼻毛的習慣,嚴重的時候甚至導致鼻子發炎。醫生用一種藥物來治療炎症,這種藥物有一種副作用,會讓鼻子染上紫色。令他驚訝的是,紫色掩蓋了明顯可見的鼻毛,令他拔鼻毛的行為有所收斂,他覺得變成紫色的鼻子比看得見的鼻毛讓他感覺更舒服一些。用這種藥物成功治好他的醫生稱,他拔鼻毛的行為是一種強迫性的身體畸形恐懼症的表現。

    偶爾小心地摳一下鼻子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能無傷大雅,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完全安全的,摳鼻子有時會導致一些危險的後果。在2006年的一項研究中,荷蘭研究人員發現,摳鼻子有可能導致細菌感染。他們發現來耳鼻喉科就診的患者中,愛摳鼻子者比不摳鼻子的人更有可能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健康的志願者中也發現類似的情況,挖鼻孔頻率與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內的各種細菌感染率呈正相關關係。

    摳鼻子危害不可謂不大,還可能引發別人的厭惡和反感,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這麼做呢?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正如最近的一篇相關研究文章中所寫的那樣,摳鼻子也許只是為了滿足我們簡單的“清理欲”。另外,鼻子是一個觸手可及的方便所在,換句話說,我們選擇它,只是因為它在那裡。

    或者摳鼻子只是懶惰的表現,畢竟,當你產生想清理一下鼻孔的衝動時,用手指比去找一盒紙巾可要方便得多。

    一些研究人員仍在鍥而不捨地研究探索我們摳鼻子的原因以及由此產生的後果。2001年,印度研究人員安德雷德和斯里哈里因他們的研究而獲得搞笑諾貝爾獎,他們的研究先是讓你為之哈哈一笑,然後引發你的深思。在搞笑諾貝爾獎授獎儀式上,安德雷德說道:“有些愛打聽的人將手伸進別人的閒事中,而我要做的是將我的研究伸進別人的鼻子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表示接受可能的大選失利。你信嗎,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