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風茶刀

    至少從戰國時代起,“淬火”就已經得到了刀匠們的重視。

    在干將莫邪的傳說之中,莫邪就是選了一個吉利的日子,縱身跳入鑄劍爐中,以自己的血熔化了採自五山六合的金鐵之精,進行了一次人血淬火,賦予了這兩把絕世名刃以靈魂。

    干將莫邪的故事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其中對淬火這一神秘技術的闡述,卻也不算過分誇大。

    “淬火”是中國古代對於鋼鐵最重要的熱處理方法,就是將已經煅好的鋼鐵燒紅,達到一定溫度後,突然浸入冷卻劑中很快冷卻,在不改變刀劍本身形狀的前提下,使它獲得高的硬度和一定的物理機械效能。

    同時,它也是最難的一步。

    刀匠必須對刀胚的溫度、冷卻劑的特性、以及時間的把控都做到心中有數。否則淬火時間不夠,就會導致刀鋒不硬,容易捲刃;淬火淬過頭了,則會使得刀鋒很脆,刀體韌性不足,在使用的過程中刃口容易崩裂。

    差之毫釐則繆以千里,淬火對刀匠的考驗是相當大的。無怪乎人們都說,淬火是關乎刀劍效能好壞的靈魂所在。

    中國最早使用的淬火原料是冷卻能力強又便宜易得的水。

    早在三國時期,刀匠就已經開始認識到不同的水質會對淬火後鋼材的質量有影響,所以對水的選擇格外講究。蒲元給諸葛亮鑄煉3000把刀的時候,就提出來成都的江水更好用,相對而言,涪水就要差很多。

    而到了西漢時期,刀匠們更是結合實際,對刀的刃部採用區域性滲碳和淬火技術,提高了刃部硬度的同時,又保留了刀背部的韌性,更符合兵器使用的要求。

    南北朝時期的刀匠們,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用清水做冷卻劑,鹽、鹼水、動物油脂、甚至尿液……各種各樣能夠想到的,可以找到的奇葩選擇,都被刀匠們拿來做嘗試。

    用現代科技來解釋的話,就是動物的尿液中含有鹽分,有鹽分的液體可以使得鋼的冷卻速度更快,淬火後的鋼也就更硬。而動物油脂則剛好相反,在低於攝氏300度時,油脂的冷卻速度要比水更慢,得到的鋼材也就更堅韌,不容易變形和開裂。

    (匠人工坊手鍛大馬士革刀:合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椎管狹窄了,腳掌為什麼會有脹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