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普民工
-
2 # 頭名大咖
看有無信仰並不是信不信宗教,宗教只是信仰的一種形勢,很容易出現盲信假信。簡單來說有信仰的人成熟,有責任感,敢於擔當,對於原則堅定不移,考慮事物不是以自我出發,較全面!無信仰的人連人格是什麼都不知道,還怎麼談點別的?!比喻的話就是浮萍到處漂的沒有自我的核心,無智亦無德!
看有無信仰並不是信不信宗教,宗教只是信仰的一種形勢,很容易出現盲信假信。簡單來說有信仰的人成熟,有責任感,敢於擔當,對於原則堅定不移,考慮事物不是以自我出發,較全面!無信仰的人連人格是什麼都不知道,還怎麼談點別的?!比喻的話就是浮萍到處漂的沒有自我的核心,無智亦無德!
最大的區別在於智商。
關於信仰、宗教
▲什麼是信仰:信仰就是對超自然超世俗之堅定不移的相信。
▲信仰是對未知的崇拜,凡是可以透過邏輯思維與科學試驗解決的問題都不會成為信仰。
▲信仰是超越邏輯而對未知臆斷的崇拜,所以越無知的社會,信仰越多,原始人個個都有信仰。
▲哲學家定義的信仰:“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
▲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死敵,便是所謂的信仰——不講邏輯、不顧證據的盲信盲從。
▲“理性是信仰的敵人,理性是信仰純潔的阻礙。”——馬丁·路德。
▲對未知的東西無條件相信,就是迷信,不是無知又能是什麼呢?
▲什麼是宗教:宗教以信仰為中心的一整套價值體系和行為規範以及生活方式。
▲恐嚇和利誘是任何宗教的兩大支柱。“信我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就是用天堂來誘惑你聽話,用地獄恐嚇你服從。而天堂和地獄純粹是憑空杜撰,子虛烏有,從未證實。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不等於尊重宗教信仰,不允許詆譭宗教信仰才恰恰是侵犯宗教信仰自由。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指的是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權利,這是一種人權,而不是宗教本身。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本身也包含批評宗教信仰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