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付禮成
-
2 # 智樂園
一年級學生正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好時期,那麼,孩子在課堂上應該培養哪些好的學習習慣呢?
1、培養文明禮貌的課堂學習習慣。
2、培養專心聽課,勤于思考的習慣。
從小學一年級起,上課就要養成專心聽課,勤于思考的習慣。專心聽課,要求學生眼睛要盯著老師的嘴,耳朵時刻聽著老師的聲,學習的思路要始終和老師保持一致。專心聽課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老師講的問題不僅要記住,而且要想想答案,對老師的提問,無論是否提問到自己,都要作充分準備,想好後爭先舉手發言。其實,舉手發言,就表明學生跟上了老師的思路,自己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並且能組織答案。這對孩子是一種鍛鍊,能促進孩子智慧的發展,所以,有經驗的家長,每次見到老師總是再三請老師多提問孩子。
3、養成記課堂筆記的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可以保持學習者的注意力和興趣,可以有效地組織材料。一年級學生記課堂筆記,不用太多,只需把老師板書的重點內容記下來,把自己不會的標住即可。隨著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一年級學生就可以準備一本專用的語文、數學、英語課堂筆記本了。至於記什麼,怎麼記,學生可以提前問一下任課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記筆記,更有利於今後的學習。
總之,好的學習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從小學一年級就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打好學習基礎,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一年級的學生還談不上有什麼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的學生還正處在習慣的成形中。一般到初中才能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也有些人養成了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要培養孩子們的自尊性,吃苦耐勞的精神,要讓孩子們懂得為什麼讀書,有了這些孩子們才能自覺讀書,才會終生讀書,只有能終生讀書的人,才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