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處可安身立命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十八歲的王陽明與江西省布政司參議諸養和之女完婚。諸養和是餘姚人士,和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至交。與父親至交的女兒成婚,應該說這樁婚事門當戶對。但是,有意思的是,王陽明在新婚大喜之日離家出走了。

    《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對這件逸事進行了詳細描述。

    婚禮當天,王陽明信步來到鐵柱宮,進入本堂之後,見一位道士正在一旁盤腿靜坐。王陽明走近才發現這名道士眉毛粗厚,頭髮花白。

    王陽明立刻被他的容貌所打動,於是叩問道:“道者何處人?”

    道士回答說:“蜀人也,因訪道侶至此。”

    王陽明又問道:“道者今年高壽?”

    道士回答說:“九十六歲矣。”

    王陽明繼續問道:“可否知先生姓名?”

    道士回答說:“自幼出外,不知姓名。人見我時時靜坐,呼我曰無為道者。”

    這位道士雖然已年近百歲,但身體硬朗,氣力旺盛,聲如洪鐘。王陽明覺得他一定是一位得道高人,於是就向他問詢神仙養生之術。

    王陽明當時雖是英姿勃發的年紀,但受疾病所擾,面容稍顯憔悴。道士望了望他消瘦憔悴的面龐,對他說:“養生之訣,無過一靜。老子清淨,莊生逍遙。惟清淨而後能逍遙也。”然後又教給王陽明導引之術。

    王陽明習得導引之術後,立即開始和道士對坐,練習此術。王陽明雖然感覺恍惚,但似乎有一種頓悟的感覺,他越來越喜歡這種感覺。於是兩人閉目對坐,彷彿是兩棵枯木。不覺天色已晚,兩個人都廢寢忘食,就這樣一直靜坐下去。

    王陽明在新婚之日突然離家出走,並且到了晚上都不歸家,這令諸氏非常擔心,她將此事告知了父親諸養和。諸養和派衙役四處尋找,眾人找了一整夜都沒有找到,翌日清晨才終於在鐵柱宮尋得陽明。衙役告知陽明,他們是奉其岳父之命勸其回家的,王陽明不得不回。

    《陽明先生年譜》和《陽明先生行狀》也記載有王陽明在婚禮當天突然離家出走一事。

    故事的真偽已無從考證,也許是後人覺得王陽明在這一時期潛心於神仙養生,所以才杜撰出這樣一段逸事。

    自宋代以來,儒學家在年輕時大多沉迷於道教。道士基本上都是隱士,在世人看來,他們脫離塵世,志向高遠,因而受到世人尊敬。加之宋朝建立伊始,皇帝特意召見隱士,向他們諮詢治世之道,致使很多有識之士都想成為道士,或者沉迷於道教。

    王陽明在婚禮當天離家出走,和道士會面,並在道觀度過一宿,這樣的行為如果僅以他痴迷於道教來解釋,就有點兒說不通了。應該還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當時他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充滿了不安,這種不安促使他從外向型行為轉變為開始探究人的內心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重下降快,體脂下降慢,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