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歲講故事

    很正常,各個平臺都有補貼。

    現在64G 3299元,256G 4599元。

    但是官網價格堅挺,如果不差錢,在官網購買。

    如果想便宜,還是在某多多,某東,購買。

    建議再等等,現在正是蘋果SE2熱度最高的時候。一個是第一批不好買,二來價格不是太合適。

  • 2 # 昱皓

    根據外媒到市場研究報告 2019年第四季度蘋果手機到出貨量達到了7290萬部,兩年第一次擊敗三星所售到7000萬部

    2019年蘋果xr的出貨量達到了4630萬臺

    iPhone11則為3730萬部

    19年雙十一pdd透過平臺補貼一夜之間賣掉40萬臺蘋果11 相較之下JD大約20萬臺

    自從pdd上市以來勢頭猛漲 市值不斷提高 如今已超過jd 僅次於al的四萬億

    鑑於pdd的壓力 al/jd等平臺紛紛開啟類似於平臺補貼政策營銷策略 蘋果的新品更是毋庸置疑成為各大平臺爭搶的戰略高地

  • 3 # 菜花頭很兇

    其實線下渠道現貨價格和官方價格差距微小,iPhone自帶超高的話題性、關注量。

    P多多的400優惠券就是引流的,真正2899買到的能有幾個?

    商家很精明,誰都不會願意做虧本生意,降500也好,降400也好,以點帶面的宣傳方式而已,丟擲1個優惠券,帶來10000個目標客戶,很值!

  • 4 # 軒哥專案達人

    在電商或者網際網路行業裡面,有一個詞,叫流量槓桿。

    獲取流量本身是需要成本的,流量槓桿的意義就是用更少的成本去撬動更多的流量。

    像手機這樣的熱門產品,再加上蘋果的加持,這本來就會是一個流量熱點。

    電商肯定不可能放過這樣的流量槓桿的

    舉個例子,3299的iPhoneSE,拼多多降價500元。看著很多,但你看看到底有多少人買到了?

    我算10萬個買到了,挺多了吧。儘管說是降價500,但3299本身是包含利潤的,所以實際投入的單機成本可能在300左右甚至不到。300*10萬=3000萬。燒了3000萬,對電商來說,不算多。但你想想換來了多少流量?保守估計,起碼100萬以上的流量,這是註冊使用者哦。

    3000萬換100萬註冊使用者,均價30元,是30元!!

    你知道電商現在一個註冊使用者獲客成本是多少嗎?行情價最起碼是100元以上。

    以上資料只是大致估算,實際的計算會更復雜,但道理就是這樣。

    這套玩法,在拼多多叫做百億補貼。君不見京東,淘寶都玩起百億補貼了?而且選品都是熱門的東西,否則根本撬不動流量。

    iPhoneSE上市就降價,這事就是這麼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兒哭鬧不止的八大原因,寶寶哭鬧到底是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