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意通達
-
2 # MFCrooks
如果脫臼了,你就不要訓練了,老鐵。找個涼的地方躺下來,喝點水,等他恢復好了去健身房。
美國健身學者透過肌電圖研究表明:在日常肩推動作中,對三角肌刺激最大的是前束。上半身和地面的角度越大,肩部的壓力就越大,從28°到90°,傾斜的角度越高就越能刺激到前三角肌。
只要有推的動作,我們的前三角肌就可以得到足夠的成長,例如胸推,上斜推,肩推。。。
這是為什麼很多人看起來前束會比後束髮達很多。因為在很多動作中我們後束的參與度極低。
所以在肩部訓練日中,推介大家做完肩推動作後,更多的做一些外展訓練來刺激三角肌中束和後束。
詳情請看文章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6_rTNH0tIB8Kws9b93eFVw
-
3 # 健身教練阿K
關節脫臼,根據恢復傷愈程度,我們可以進行適度的訓練,提高關節穩定性,增強肌肉力量與耐力,避免再次損傷及血流不暢造成淤積、脹痛等。
(訓練前,需詢問醫生建議)關節脫臼,康復後一般建議採用靜態支撐、對抗牽引、緩解拉伸等方式,來強化穩定關節。
手腕關節一般採用:雙手握拳,手臂自然伸直,將拳頭頂住牆面或其他堅實平穩接觸面,身體直立,身體重心稍向前,對腕關節輕壓施力,過程保持均勻呼吸,收腹挺胸,軀幹穩定;堅持30秒-60秒,重複3-5次。
腳踝關節一般採用:單腳(患腿)支撐,雙手輕扶固定物(可根據關節感受反饋強弱變化為單手輕扶、雙手叉腰),支撐腳自然伸直,膝關節微屈,收腹挺胸,兩眼平視前方,過程保持均勻呼吸,軀幹穩定;堅持30秒-60秒,重複3-5次。
肩關節一般採用:兩臂自然伸直,肘關節微曲,收腹挺胸,自然沉肩,下顎微收,兩臂在胸前擊掌-回到大腿兩側、在頭上方擊掌-回到大腿兩側、向身後儘可能延展-回到身體兩側,過程保持均勻呼吸;依據該順序迴圈進行10-20次,做3-5組。
一星期最少進行3-5天訓練,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安排訓練頻率。
兩週後,可適當加入該關節周邊肌群的力量訓練,增加肌肉力量與耐力,提高關節穩定性。
回覆列表
習慣性脫臼的話是由於原來穩定的結構破壞掉了,比如關節盂破裂,關節囊或韌帶撕裂,拉長了,使關節容易滑脫分離。建議加固關節結構,體外鋼架,繃帶,膠帶加固或手術。保守治療吧。手術很貴。貝克漢姆做過的一次膝部手術,75萬英鎊。怎麼鍛鍊呢?少做大幅度,大力量的運動,慢慢用小重量找感覺,鍛鍊肌肉控制能力,但基本上也沒大作用。結構損傷,肌肉作用有限。就像滑輪壞了,傳送帶又能有多大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