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入行娛樂

    以前都是一招鮮吃遍天,玩雜技有一個絕活就行,能說上幾段相聲的,這一輩子基本上吃喝不愁。現在呢,您不用出門,開啟手機就能把德雲社所有的作品看完。

    中國相聲從無到有才150年,德雲社這幾年創作的都比這一百多年多,你還想怎樣?

    德雲社創作最頻繁的時期,私以為應該是參加《歡樂喜劇人》的時候了,周播節目,每週都要有新作品,而且件件都是精品,別的不說,就算你買票去德雲社聽相聲,你也聽不到這麼新鮮的。

    而且經常聽相聲的觀眾應該都知道,哪怕是同一個相聲,不同的場子內容也會稍有不同。就和演唱會似的,同一首歌可能會用不同的形式演繹出來。而假如改編的讓觀眾滿意,觀眾就會覺得這是一個新相聲。

    素材是有限的,重要的是怎麼把素材翻出花兒來。就像泰坦尼克號,本來是一場人類的還海難,但是對海鮮來說卻是一場狂歡,您說對不對?

    還有就是一些老段子,我們常說與時俱進,傳統的東西怎麼在現代社會背景下發展的更好、更繁榮,這是說相聲的人的責任。你也看見了,德雲社的確有這本事,以前的老段子還是會出現在新相聲裡,促進了傳統相聲的繁榮。

    而且聽相聲聽到後面聽的就是個味兒了,那些梗你都知道,但是你還是會笑,就像看小品或者一些輕喜劇的情景劇,你都知道劇情了,但還是能從演員的表演裡找出笑點,這才是精華。

  • 2 # 劉先生你好

    網路段子抄起來

    老段子翻新

    不過現在的相聲已經變味了,再也不是鋪墊鋪墊最後抖包袱的形式了。

    主要原因就相聲是創作已經是黔驢技窮了!

    相聲說的好不好要看鋪墊和最後包袱抖的響不響。現在大部分相聲都是網路段子,最後包袱根本就響不了。

    於是,出現了嬉皮笑臉的相聲表演者。馬三立老先生曾經說過,說相聲不是出洋相,不是一味的嬉皮笑臉討好觀眾。

    我覺得即使這種人成功,也是他個人的成功。然而對於相聲來說,這是徹底的沉淪了。

    還有一種所謂的表演式相聲,更是丟了相聲的魂。。。

    期待相聲會越來越好吧!!!!

  • 3 # 慶字輩兒

    德雲社的相聲節目分兩種。

    第一種是老段子改的。

    比如《拴娃娃》、《樹沒葉》、《八扇屏》、《大保鏢》等等,都是早年間藝人寫的。

    以前撂地演出什麼都有的說,所以這些節目也要進行一些修改才會搬上舞臺。

    第二種就是後面演員自己寫的。

    比如老郭的《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岳雲鵬的《保安隊的日子》,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歷寫的。

    至於有沒有其他人在德雲社內專門寫相聲,我還真不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什麼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