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陰乾
11月上旬,視花絕大部分進入適宜採收期時,選晴天下午連花枝一起割下,分2—3坎割完,掛搭好的架上陰乾。全乾後剪下乾花,即為成品。著名的亳菊,即為陰乾品。
2、生曬
將採收的帶枝鮮花置架上陰乾1—2月,剪下花朵,每百公斤噴清水2—4公斤,使均勻溼潤後,燻硫磺8小時左右,每百公斤菊花用硫磺2公斤,起到消毒及漂白作用。
3、蒸曬
將收穫的鮮菊花置蒸籠內(鋪厚度約3釐米)蒸4—5分鐘,取出放竹簾上曝曬,勿翻動。曬3天后可翻1次,曬6—7天后,堆起返潤1—2天,再曬1一2天,花心完全變硬即為全乾,可為成品。杭菊目即蒸曬品。
4、烘培
將鮮菊花置烤房竹簾上(或鋪於烘篩置於火炕),厚度3—5釐米,在60℃左右溫度下烘烤,半乾時翻動1次,九成干時取出略曬至全乾即為成品。貢菊即為烘焙品。
擴充套件資料:
生長環境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
喜充足Sunny,但也稍耐陰。較耐幹,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
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1、陰乾
11月上旬,視花絕大部分進入適宜採收期時,選晴天下午連花枝一起割下,分2—3坎割完,掛搭好的架上陰乾。全乾後剪下乾花,即為成品。著名的亳菊,即為陰乾品。
2、生曬
將採收的帶枝鮮花置架上陰乾1—2月,剪下花朵,每百公斤噴清水2—4公斤,使均勻溼潤後,燻硫磺8小時左右,每百公斤菊花用硫磺2公斤,起到消毒及漂白作用。
3、蒸曬
將收穫的鮮菊花置蒸籠內(鋪厚度約3釐米)蒸4—5分鐘,取出放竹簾上曝曬,勿翻動。曬3天后可翻1次,曬6—7天后,堆起返潤1—2天,再曬1一2天,花心完全變硬即為全乾,可為成品。杭菊目即蒸曬品。
4、烘培
將鮮菊花置烤房竹簾上(或鋪於烘篩置於火炕),厚度3—5釐米,在60℃左右溫度下烘烤,半乾時翻動1次,九成干時取出略曬至全乾即為成品。貢菊即為烘焙品。
擴充套件資料:
生長環境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
喜充足Sunny,但也稍耐陰。較耐幹,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
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