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MichaelCool

    我把文學簡單理解為故事。

    首先從認知上講,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有語言敏感期,他們會特別喜歡一些語言文章優美的,有情節有邏輯的事情。也正因為在語言爆炸期所以故事提供了大量的詞彙,情節供孩子們學習內化

    在心理發展層面,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是全能自戀的,我無所不能呼奶喚抱,這個世界都是我創造的,我就是神。正因為這樣的全能感讓他特別喜歡故事,他會把自己代入故事中,很多潛意識裡的幻想和攻擊,好奇和探索都能藉由故事去

    這個體會的過程也是兒童心智化發展的過程,就是我能夠體察別人怎麼了,思考別人為什麼會這樣

    隨著孩子不斷成長規則也越來越多出現在生活中,有很多不能做,不能動,故事會給兒童很多可能性,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與此同時挫折也在不斷伴隨,之前我們說到全能感會變成不健康的自戀,和對於自己的全能幻想,兒童把這部分幻想投射出去,於是有了超人,英雄這些故事

    故事有點像現在的沉浸式教學,置身於故事中能夠探索拓展更多,好像自己也能體驗到悲傷離合,很多成人喜歡瑪麗蘇故事有一半這個原因。

    我們再象徵化一些,在故事中被故事包裹著,這個故事像不像一個容器,能讓孩子在這裡遨遊,那麼這個就是象徵化的子宮。人終其一生都想要達成的願望就是回到這個容器中,享受全能的狀態

    同時也是孩子重複聽故事的主要原因,被安全的包裹著,我一想就能怎樣怎樣,以前是餓了一想臍帶就會輸送營養,在故事裡是我一想下個情節就這樣展開了

    故事最後一個功能是社會化,很多認知故事,智慧故事,隱喻故事,兒童在故事裡學習,然後在現實社會中實踐

    總結一下就是兒童需要故事,是因為故事首先是一個容器,能很好的承載含納一個孩子,其次是語言爆發期對詞語,句子的敏感,最後是社會化學習

  • 2 # 知書合理

    兒童需要文學薰陶,這是毋庸置疑的!

    關鍵的是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愛上文學,這可能是更值得關注和研究的!

    曾經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有一個感覺,學好國學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回家教育部門對教育內容的改革,也必將推動國學的更高地位!

    文學需要的是一個氛圍!要讓孩子愛上文學,就要用一個適合的方式吸引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文學上!

    我們知道,目前對孩子最吸引的恐怕是電子產品了,孩子一旦痴迷電子產品,再要他轉移注意力就很困難!

    一句俗話: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知道孩子感興趣的方面並找到對應的內容,孩子自然就會喜歡,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生活中總能看到一些很自覺並善於學習的孩子,這就是一開始就能正確樹立和養成閱讀和學習文學的習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們身邊有校園欺凌時,你會怎麼辦?你是會選擇沉默還是站出來,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