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順紋磨,雕的時候就要順紋雕刻了那樣用尖刀洗下去基本就沒有毛了,你現在雕的時候沒有注意打磨就效果不好了,邊角會磨壞.

      金絲楠木是木中極品,野生的樹木要長五六十年左右才能有碗口那麼粗,其結構細密柔和,橫順開刀都不受阻,可供精雕細刻,向來為雕刻大師們擇料之首選。舊時的薄浮雕多見於富貴人家顯耀門庭的門板裝飾,而盧小華的《金絲楠薄浮雕十二月令圖》則把它獨立為藝術作品。

      在薄薄一層木板上刻出七八個層次,固然是技術上的考驗,但最難的還是如何將清絹本《十二月令圖軸》中的意境盡情表達出來:畫中人遠離塵世的煩囂,沉浸在理想的生活場景之中。盧小華說,薄浮雕和絹本工筆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他嘗試著將工筆技法與寫意技法相結合,並融入玉雕、根雕、竹雕等多種傳統雕刻工藝,遠山輕掃,屋宇隱約,同時根據木材的紋理加以巧雕,並在畫面佈局上大膽增加上下留白,更添天高地廣、山長水遠的意韻。“意到刀不到”的地方往往又是一番意境。“準確地說,薄浮雕十二月令圖應該是在原作基礎上的二次創作。”創作期間,他躊躇不定的時候就去釣魚。有一次,魚鉤打在水面上,盪開一圈圈水紋,“我突然悟出如何在浮雕中表現湖面的靈動。”於是,飛奔回去,將這一“頓悟”用刻刀表現了出來。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仔細觀賞薄浮雕八月桂花賞月景,盧小華精妙的刀法躍然“木”上:中秋夜,人們特立離臺,張設盛宴,觀賞著月色。閨中女樂,吹奏著琴笙,一派融融景象。呈現的100多個人物,面龐僅綠豆般大小,卻各有表情。樓臺水榭的窗花紋路細密如絲。茂密的樹幹上,如繁星般的桂花,將人們的遐想延伸至一望無際的花海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員上班沒事做的情況下,一般都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