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然然很燃
-
2 # 毓秀閣
感謝提問!
在文學閱讀欣賞過程中,之所以出現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閱讀差異,是因為接受主體和審美物件的延展性和廣泛性,而這種原因又是取決於文學審美的開拓性以及文學元素(如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因此,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主體的個性化和差異性,直接影響目標物件的不同;而目標物件本質和外顯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主體審美接受的不同,可以說,這是一種兩面性現象,它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每個主體不同的認知態度,所以它具有延伸性和廣泛性特徵,像生活隨處可見的現象那般,充滿著差異與爭議。
-
3 # 橋北的陽光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筆下代父復仇的代表人物,但在讀者閱讀這部戲劇時,均加入了自己對復仇的看法和情感,因而對哈姆雷特這個人物的外貌、氣質、心裡活動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小說是通過文字敘述來交代文章的情節、人物的性格命運的,通過讀者閱讀理解,形成各自看法,如對《紅樓夢》所表現的年代,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外貌,氣質,人物性格的理解;對《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孫少平,田曉霞,田潤葉,賀秀蓮等人物的理解;對《靜靜的頓河》中格里高利、娜塔莉婭等人物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
同一本書會有不同解釋,主要原因有3個,即知識存量差異、人生際遇差異、需求差異。
第一點、知識存量差異
人的大腦就像一個水桶,而知識儲備就像水桶裡的水。
如果不理解這些,看書就會只停留在最膚淺的表面,看《西遊記》就是師徒四人打妖怪,看《水滸傳》就是山賊的覆滅史。
另外許多書中會使用跨學科的知識在進行論證,這可能需要讀者在多個領域有所涉獵,否則很容易錯過一個重要的論點,從而影響對整本書的理解。
第二點、人生際遇差異
身份不同也會對書的產生影響,我就認識一個網路作家,寫的是很俗氣的霸道Quattroporte系列,書中的所謂身份顯赫成功人士一副暴發戶的嘴裡,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根本沒有那種生活體驗,所以只能寫自己想象的樣子。
也因為這樣才有了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
另一個是年齡的不同,年輕人讀《金瓶梅》完全當黃文來讀,年紀大了才會感嘆宋朝的沒落,驚歎對生活記錄之詳實。
最後一點、需求差異
這裡指一些工具類的書籍,每個人會因為需求的不同只選取書中部分內容閱讀,其他只是一帶而過,所理解的自然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