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牡丹梅花鑫森淼

    說岳飛情商低,不懂政治,史書的記載是最好的答案,只要是箇中中國人,既然有這個疑問,看一看《宋史•岳飛列傳》,什麼都會明白了,岳飛的情商根本不低,也懂政治。

    說岳飛情商低的人,有一個理由是:因為宋高宗沒有了生育能力,沒有兒女,而岳飛偏偏提議宋高宗要早點立太子,說岳飛的這個提議,惹宋高宗不高興,因為宋高宗期盼著能有一個自己的孩子繼承皇位。意思是說岳飛不識相,哪壺不開提哪壺。

    事關國家大事,宋高宗的時代不是和平治國時期,而是金兵南下,徽欽二帝等皇室宗親被俘虜到金國,山河破碎的非常時期,早點立太子,安定人心,容不得宋高宗心裡彆扭。如果宋高宗是一個要做大事的人,他不應該如此忌諱,沒有生出兒子,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雖然宋高宗有兩個立太子人選,宋高宗開始想立趙伯琮(後改名為趙瑗),封他為建國公,執持符節。後來又想立趙伯玖(後改名為趙璩),封趙璩為吳國公,任命他為節度使。岳飛曾經奉宋高宗之命看望過趙瑗。宋高宗要立誰為太子,還不是宋高宗一句話的事?岳飛沒有參與到太子人選問題。

    迎回徽欽二帝是一回事,會不會幫助他們復位是另外一回事。岳飛提議宋高宗早點立太子,正好表明了他不會擁立宋欽宗復位。

    所以,提議宋高宗早點立太子,是國家政策的需要,不能說岳飛情商低。

    說岳飛情商低的另一個理由是:把徽欽二帝迎回來,宋高宗怎麼辦?

    所以,岳飛率領軍隊抗金,為了激勵士兵的士氣,他必須得說:“迎回二聖”。一洗靖康恥、收復失地的決心,會激起士兵空前的戰鬥激情,士兵的復仇情緒被激發,軍隊的戰鬥力就會非常強。所有會打仗的將領,都懂得喚起士兵高昂的士氣和鬥志。

    岳飛被殺是紹興十一年底,宋徽宗在紹興五年就已經死去,只剩下宋欽宗。岳飛提議宋高宗早點立太子,等於表明不會擁立宋欽宗復位。宋欽宗一個孤家寡人,宋高宗執掌南宋大權,難道還對付不了一個被金國折磨已久的宋欽宗?

    岳飛被下獄,大理寺幾個官員都說岳飛無罪,岳飛死後,這些大臣全部被貶,被流放,甚至被殺。既然有這樣的手段對付一個說岳飛無罪的臣子,怎麼可能沒有手段對付擁立宋欽宗復位的臣子?

    沒有讓宋欽宗回國,宋朝正直的官員,並沒有因此有幸,凡是和秦檜有矛盾的臣子,全部被殺或者被流放,這樣的臣子有很多。有這樣的手段對付反對秦檜的臣子,難道還沒有能力對付擁立宋欽宗復位的臣子?難道非得割讓大半河山給金國,讓宋欽宗留在金國,放棄已經到手的勝利果實,難道這才是最好的選擇嗎?這是荒唐至極的選擇。

    岳飛哪裡能料到宋高宗竟這樣沒有志氣,竟這樣懦弱無能!已經到手的勝利果實會放棄不要,千古奇葩宋高宗。

    所以,說岳飛迎回二聖,是情商低的表現,也是不成立的。

    說岳飛情商低的第三個理由:說岳飛動不動撂挑子。

    岳飛每次班師回朝都會上交兵權,這是遵守紀律法規的表現。

    紹興七年,岳飛入朝覲見,宋高宗授予岳飛太尉之職,任命岳飛為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宋高宗命岳飛跟隨他巡幸建康,把王德、酈瓊的部隊隸屬岳飛部下,下詔通知王德等人說:“聽從岳飛的號令,如同我親自行令。”

    岳飛屢次進見宋高宗,談論恢復中原的策略,宋高宗非常高興,說:“有你這樣的大臣,還有什麼憂慮,你發兵進攻的時機,我不在朝中干預。”又把岳飛召到寢閣中命令岳飛說:“中興大事,全都委託你了。”宋高宗下令岳飛節制光州。

    宋高宗身邊如果沒有秦檜這樣的奸佞,宋高宗有志收復中原,會放手讓岳飛去攻打金兵。正當岳飛信心滿滿,開始計劃大舉出徵時,宋高宗又聽取秦檜向金人求和的主張,又不把王德和酈瓊的部隊撥歸給岳飛。詔命岳飛到都督府與張俊議事。

    岳飛和張俊討論淮西軍的人事安排問題時,客觀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岳飛認為:王德和酈瓊級別差不多,只進升其中一個,另一個會不服;尚書呂祉不熟悉軍旅之事,恐怕會不足以服眾;楊沂中和王德差不多,不能駕馭這支部隊。

    張俊惱怒地說:“我就知道非你太尉不可。”

    岳飛說:“都督以正事問我的意見,我不敢不完全獻出我的愚見,哪裡有想得到兵權的念頭呀?”

    話說到這裡,就已經觸及敏感問題,將領貪戀兵權是所有的皇帝最忌諱的事,所以岳飛當天就請求解除兵權,回家給死去的母親守喪,讓張憲代理指揮軍隊,自己步行回家,在母親的墓旁搭建小屋居住。張俊也非常生氣,上奏宋高宗任命張宗元為宣撫判官,監督岳飛的部隊。

    一個很普通的人事變動的討論,讓岳飛被迫辭去兵權回家,還被張俊上奏宋高宗,派張宗元監督岳飛的部隊。這不是挑撥離間是什麼?岳飛還能繼續在部隊呆下去嗎?不辭職他還能怎樣?宋高宗出爾反爾,讓岳飛如何適從?

    岳飛回家守喪之後,宋高宗幾次下詔催促岳飛還軍復職,岳飛都極力推辭。宋高宗又詔令岳飛的僚屬們到岳飛守喪的小屋裡死力相請,六天之後,岳飛奔赴入朝等待處分,宋高宗安慰一番後,把他派回部隊。

    所以,岳飛被迫辭去兵權是無奈之舉,根本就不是任性妄為,不是情商低下的表現。

    有人說岳飛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也犯了宋高宗的忌諱。

    “岳家軍”的稱號是岳飛的軍隊能征善戰,老百姓敬重岳飛,金兵害怕岳飛而叫出來的。不是岳飛自己把軍隊命名為“岳家軍”。

    古代將帥都有自己的旗號,岳飛的軍旗是宋高宗親自手書“精忠岳飛”並且把這幾個字繡在旗幟上,製成軍旗賜給岳飛。岳飛的部隊太能打,打出了屬於他們的特色和威風,敵人看到這面旗幟就害怕,老百姓看到這面旗幟就喜歡。無論老百姓和敵人怎麼叫,只要岳飛不貪戀兵權,怎麼叫都無所謂,宋高宗實在要忌憚,待收復中原,大功告成之後,哪怕把岳飛貶為平民百姓,也比殺了他強。

  • 2 # 老衲侃春秋

    但無論這個評價標準怎麼修訂,作為歷史上的一個大英雄南宋名將,這是什麼時候都要給予肯定的。

    但這麼一個名將,公元1142年1月27日(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趙構的一道詔書,將其賜死:

    “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

    當時的名將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岳飛有什麼罪?秦檜回答了著名的一句話——“莫須有(或許有)”。這就是說,岳飛是在罪名並不一定成立的情況下被賜死的。

    一個立有大功的悍將,僅憑秦檜等人幾句話的構陷,皇帝怎麼就賜死了呢?現在看來,岳飛的死原因並不僅僅在於秦檜等人的搗鬼,其實皇帝也對他生厭了。那麼,岳飛是怎麼得罪宋高宗的呢?現在看來他就是一員悍將,對政治那一套缺乏智慧,恰恰是這種性格,最後害了他自己。

    岳飛的關鍵失誤有下面幾點:

    一、擁兵自重,讓皇帝不放心

    北宋是趙匡胤陳橋兵變奪了後周的天下才黃袍加身的,政變成功後,趙匡胤為了避免今後的武將效仿他的做法,制定了“揚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對武將的使用非常慎重。

    當年北宋時期的名將狄青遭到大家忌憚,其中就有一個習慣引起大家的詬病。狄青在前線打仗,每次賞賜有戰功的將士時,都會大喊一聲:這是狄爺爺所賜!

    結果此話就傳到朝廷裡,引起許多文臣的非議——明明是朝廷的賞賜,怎麼成了你賞的?

    這也是後來狄青被剝奪兵權的因素之一。

    岳飛呢?做的更過火,就是成立“岳家軍”。

    按照宋朝的習慣,人們習慣“以姓為軍號”,如有張家軍、韓家軍、岳家軍之稱(《三朝北盟會編·卷202》。

    岳飛在軍中職務是行營後護軍。但是由於他在民間的威望非常高,後來他的岳家軍已不純粹是朝廷的正規部隊,裡頭夾雜了許多歸順的農民軍隊。這就讓他的政敵找到罅隙,認為他擁兵自重。這種情況彙報給皇帝,皇帝的聽了肯定要膽戰心驚了。

    二、堅決不受皇帝的恩賜,有藐視皇權之嫌

    趙構本來就是一個苟且偷安的皇帝,他一直是在和、戰兩派之間進行搖擺。公元1138年(紹興八年),南宋與金的第一次和議達成。

    朝廷宣佈大赦天下,以慶賀"和議"的成功,但是岳飛的表現卻是和朝廷唱反調。

    宋高宗看到此情況,要安撫這位有功的戰將,給岳飛授予開府儀同三司的官銜,這是一個位列三公的特殊待遇,但皇帝連下三詔,岳飛卻堅辭不受。

    古代皇帝賞賜臣子,臣子們要千恩萬謝才行,否則就是藐視皇權。何況給岳飛賞賜的是那麼尊貴的待遇,他卻不接受,宋高宗心裡做何想法?

    不但不接受,給皇帝所上的“札子”中,對和議之事還含有諷剌之意。

    三、作為出征的外將,卻干涉朝廷“國事”

    趙構僅有一個親生兒子趙旉,但早早夭折了,後來收了兩個養子。

    岳飛干預“國事”,幾次力勸皇帝早立太子。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岳飛本身的因素外,還有下面一些很重要因素的影響。

    1、內部原因:

    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 的確,治平思良相,治亂思良將,乃是普通常識。靖康、建炎年間,由於金朝勢力強大,宋朝兩個皇帝當了“俘虜”,此時的朝廷可謂是命懸一線,岌岌可危。

    這個時候,國家急需岳飛、韓世忠這樣的悍將來保家衛國。

    但是後來不打仗了,國家的危機過去了,這些將軍倒成了威脅朝廷的潛在危險。所以,剝奪武將的軍權,甚至把這些危險性消除掉,也是一個合理的選項了。

    2、外部因素

    “岳家軍”確實厲害,岳飛曾親率四十騎破兀朮一萬五千的金軍精銳,以三百騎破兀朮十二萬金軍,創造了許多軍事神話。

    正因為岳飛能征善戰,打的金國軍隊聞風喪膽。

    所以後來談到議和,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書信中就說“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殺掉岳飛,成了一個先決條件。

    此時的宋高宗一心只想求和,並沒有考慮到將來,所以,迫於金國的壓力,又增加了殺掉岳飛的決心。

    總之,當時岳飛是冤案,大家心裡明鏡一樣,否則,也不會在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宋高宗剛禪位於皇太子趙昚,岳飛的冤案馬上得到平反。

    參考資料:《宋史》、《金佗稡編》、《三朝北盟會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一個人,多久才可以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