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史記

    老子曾說“天之道,為而不害。君子之道,為而不爭。”這句話正好和“無為而無不為”相映襯。

    在《道德經》中,老子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便是無為。在他看來,“道”本身是無為的,因為無為,所以無處不起作用。這句話的本意是說要順應自然之道,不去可以刻意妄為。

    無為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們周圍的很多人每天都在忙碌、在爭奪,似乎一旦自己不去爭、不去搶什麼都得不到了一樣。可這樣爭奪之後真的能夠得到很多東西嗎?不一定!

    我們很多人都在為一點利益爭奪,人多利益少,總會有得不到的。而選擇無為,不去和別人爭奪,那麼別人自然也不會和你爭。無所爭者自然為我所有。

    楊絳先生曾說“我不和任何人爭,和任何人爭我都不屑,我的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要走了。”

    不為不是一種消極,反而是更高明的前進。

    無為與無不為的關係?

    無為不是簡簡單單地不作為,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過多地干涉外界的東西,讓自己的內心可以沉浸下來,認認真真地完成該做的事。

    通過自己的無為,使得自己獲得更多的學識、能力,自然就可以變成無不為。

    諸葛亮在遇到劉備之前,身居茅廬,每天沉澱自己學習各種兵法謀略,才能夠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留下千古名篇《隆中對》,也是因為諸葛亮無為了幾十年才使自己獲得了更多的知識能力,才能夠在出山之後面對各種問題都能無不為。

    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肆意妄為,使自己能力充足的時候變得無不為。

  • 2 # 墨淵古學研究社

    “無為而無不為”此句出自《道德經》第37章,原句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1、 只看單句,這樣解釋起來就會出現千人千面,真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2、 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通篇理解與感受,如果還能多處考證,這樣就可以讀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我先按照第一種方式解讀。

    這種單句解讀方式,很多人都會加入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等,還有一些現在所講的正能量、心靈雞湯等等。

    1、 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種解讀的思考方向一般是:人一定要有作為的,但為什麼《道德經》說無為呢?可能是擇善而為吧。

    2、 要有作為,只是表面看起來沒作為。

    這種解讀的思考方向一般是:人一定要有作為的,但為什麼《道德經》說無為呢?可能是表面看起來無為吧。

    3、 真的什麼都不做,就是什麼都做了。

    這種解讀就是按字面解讀,但解讀出來會讓人很茫然,怎麼會什麼都不做就是什麼都做了?

    以上三種是常見的單句解讀,我們可以看到都是為了套用《道德經》的話,而做的自我主觀的解釋。

    但這種類似的解讀,我們都會有一種很彆扭的感覺,不通暢,與原句對比起來感覺很奇怪。

    這種解讀,其實我想說的是,讀《道德經》還沒入門。

    我再按第二種方式來解讀(簡單示範)。

    首先看作者的時代背景。

    《道德經》的原本作者大概是老子,老子大概生活在周代、春秋時期。

    當時東亞文明只在中原地區。

    在這個文明區域內,文明人爾虞我詐,戰火連連。

    老子被稱為隱君子,出世的很徹底的人,這就能看出老子對原始的部落生活的嚮往。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兵甲,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道德經》通篇來看,這樣類似的語句非常之多,老子希望文明人類能回到像動物一樣的原始狀態。

    這是我們讀《道德經》要留意的一條作者思想的主線。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什麼意思?

    老子告訴我們,道衍生了萬物,但你能看到道有什麼動作嗎?

    看不到啊,我們沒有看到道有任何動作,他就已經衍生了萬物。

    這就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那我們人什麼叫無為?

    你看看動物,動物吃飽暖和就可以了,你看過動物一定要吃滿漢全席的嗎?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解讀是:

    老子告誡文明人類,不要做任何多餘的動作。

    無為就是不要做多餘的動作,比如吃飯不需要山珍海味、穿衣不需要奢侈品大牌等等。

    無不為就是吃飯就吃飽,穿衣就穿暖和等等。

    老子在痛批人類這種,越是文明越是慾望不滿足,因此而不斷紛爭的狀態。

    以上,供大家參考。

  • 3 # 道法自然powerup

    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在《道德經》中出現了兩次。

    1.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七章,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今譯:道總是無所作為的,但是有沒有什麼事物,不是出自它的作為。侯王如果能夠持守它,萬事萬物就會自生自長。自生自長而至貪慾萌作時,我就用道的真樸來安定它。用道的真樸來安定它,就會不起貪慾。不起貪慾而趨於寧靜,天下便自然復歸於安定。

    這樣的”道“看似是沒有任何作為的,但實際上卻並非沒有作為,那是因為它遵循了大自然的發展規律而不是像”有為“的作法那樣對自然萬物加以干涉和破壞,這樣的”有為“實際上已經違背了自然發展的規律,所以老子主張的是“無為”。

    那麼既然“無為”,又如何實現“無不為”的目的呢?

    所以“無為”自然就“無不為”了。

    2.無為而無不為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八章,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今譯:在求學的過程中,一個人的知識會一天比一天增加,在求道的過程中一個人的慾念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最後達到無為的境地。一旦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就能做成任何事情。為政者治理國家時,要儘量少釋出政令,以不擾百姓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老子這是在說,修道與求學剛好是兩個相反的過程。求學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人們不斷去掌握自己所沒有的知識,越積越多;而修道則是一個不斷剔除的過程,將人們已有的那些與道不相符的行為和方法逐一改正,越改越少,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則能無所不為。

    所以,無為是一種境界,是通過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和思考模式而進入的一種狀態。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憑藉天道而行人事,天道使萬物自成,而無需再施加人力。

    因此,無為不是手段,而是結果,能夠為“無為”自然就“無不為”。

  • 4 # 大任說書

    「無為而無不為」即是“無為”自然而然就“無不為”。

    首先,有必要解釋一下老子所說的“無為”並不是啥事都不做,聽之任之。而是“無的作為”,按照“道”的規律自然而然地作為,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以下三點:

    不妄為。在《道德經》第十六章,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凶”。人不瞭解“常”,就是道的規律,然後瞎胡折騰,最後的結果會是非常不好的。胡整胡鬧,可不是還不如不為嘛!不多為。事做到恰到好處是最好的結果,多則損。不多為,不是少做,而是抓住事情的關鍵所在,分輕重緩急。事做多了真的好嗎?蜀漢丞相諸葛亮,神機妙算,但事必親為,不給手下人鍛鍊的機會,結果蜀漢後繼無人才可用。有所不為。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比方說現在的快節奏生活,有的人真是一天從早忙到晚,事無鉅細。可問ta你在忙啥呢?竟然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乎啥。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這個詞用得太妙了!自然而然,比如說一個人做好事,順其自然地做,自然而然地做,心無掛念,非常符合道的思想境界。但是如果說一個人做好事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讚美,那“好事”本身就變味了。

    所以,通過“無為”而達到或實現“無不為”的實質是“有為”,而不是“無為”的境界。聽起來有點彎彎繞,細品會發現用“通過……實現……”解釋不如“自然而然”更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55還需性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