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向財務自由
-
2 # 低吸半路打板
這不能簡單用好與不好的評說。
幾乎所有大型企業都是靠借錢發展起來的。
單純靠自有資金,或者是單靠勞動賺錢能獲利的比率就可能很低。
銀行,股票這些東西的就是為了為企業提供更大的資金而存在的。
而對於個人,借錢做生意,最關鍵是你的生意的贏利水平。是否支援你借錢。
如果贏利水平很高,而你的資金不足,借錢就是做成生意很好的解決辦法。
-
3 # 專注跨境Q老師
看你做什麼生意,借錢證明你沒錢,不能虧。不能用這個錢來買教訓,正常來說借錢做生意的風險太大了。想要自己創業就要從小本投資開始。
你可以選擇網際網路創業,做跨境電商。亞馬遜無貨源模式跨境電商,投資小利潤空間大,適合個人創業
無貨源不是說沒有產品,而是採集國內電商平臺產品,利用ERP系統採集,篩選處理,編輯翻譯,匯出表格,加價修改之後上傳到亞馬遜店鋪。就是等於搬運工,拿別人的產品賺自己的錢,無需囤貨,這方面就不用佔用囤貨資金。而且亞馬遜平臺,不要保證金,店鋪租金也就25英鎊。前期投資就小很多
做跨境賺的是匯率差價,比如一件產品20元賣到20歐元。歐元匯率是7.7,減去中間費用利潤也在50%以上。
投資小,運營操作簡單,無貨源可以做店群模式,一個店鋪一個月賺一萬,批次開店,這個利潤也很可觀了
-
4 # 李以恆金融觀點
除非生意確定,不要借錢做生意
模式變了
以前是商品供給不足,有商品就可以銷售,所以債權相對安全,問題不大。以前是差價思維,廠商賺原料到商品的差價,渠道賺區域間的差價,那現在呢?流量思維,網際網路思維,生產力過剩,產品供給不成問題,問題在怎麼引導需求,這就出現了定製化。
所以,不是能借到錢就賺錢的,方向錯了,只能死的更快。
風險大了
高杆杆做生意可能導致你家庭資產安全都出現問題。
股權投資時代
那不借錢,錢從哪來?舉個例子,1600年的荷蘭,出海風險高,沒有人敢冒大機率風險,荷蘭人就發明了股票,風險共擔,東印度公司從而募集了大量的資金,開啟了荷蘭航海世紀。不是發行股票就沒風險了,而是風險共擔機制下,風險可控了,大家敢做了。
為什麼科創板是核心?因為高科技投入大,風險高,如果債權,金融有風險,但用股權,風險可控,大家就敢投資了。
所以,除非是確定的核心企業供應鏈,否則,不要借錢
回覆列表
和借錢炒股一個道理,凡是賺錢都有風險,哪怕99%確定能賺錢,也要防1%的黑天鵝,借錢相當於加槓桿,一旦出現意外虧錢的話會出現資不抵債,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