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發現在網上,看到有些人看八里橋之戰時候,對八里橋之戰的清軍和八國聯軍的作戰並不感冒,沒有甲午海戰對清軍的同情,反而有點看笑話,冷嘲熱諷,難道八里橋之戰的清軍和甲午海戰的清軍不一樣嗎?不都是抵抗入侵保家衛國嗎?

回覆列表
  • 1 # 老白說歷史

    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的八里橋本名“永通橋”,其位於大運河最北段的通惠河上,因距離通州老城以西約8華里,故得名。此地距北京城只有不到二十公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這裡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拱衛京師的最後一道屏障。

    史實簡述

    八里橋之戰發生於1860年9月21日。當時入侵的英法聯軍在8月間於第三次大沽口之戰取勝之後,自渤海灣一帶長驅直入,並於9月中旬進犯通州地界,當時的清廷面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對戰和舉棋不定。八里橋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此戰清軍主力為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所率之1.7萬步騎兵,其中的馬隊均來自蒙古各部,內中既有八旗蒙古騎兵,也有大量臨時徵召的遊牧民。其餘部隊包括分別由清廷大員勝保和瑞麟所率領的京營禁軍、八旗防軍和周邊地區的鄉勇團練等;所有部隊加起來有3.5萬人左右。但指揮上互不統屬。

    英法聯軍方面,總兵力共計8千餘人,包含步騎炮等兵種,其中英軍投入了兩個騎兵團(注意當時的騎兵團,通常每團編制只有500人左右)。

    戰鬥於上午7時許打響,藉助霧氣掩護的蒙古騎兵與法軍先遣隊遭遇,然前者並未及時發起騎兵衝擊,而只是向法方傾瀉箭雨,於是法軍大部隊趁機組織戰鬥陣型,並與清軍展開交火。

    主戰場位於通惠河南岸,戰場地形較複雜,若干林地和村落的存在導致英法兩軍各部隊因為行動方向的不同和時間差而出現空檔,僧格林沁試圖趁此機會指揮其部騎兵實施穿插迂迴,蒙古騎兵接連發動三波衝擊,一度進至法軍炮陣地前方30米處,然而終未達成突破。

    在蒙古弓騎手圍繞法軍步兵方陣伺機而動時,使用火槍的清軍騎兵也開始與後續趕到的英印錫克騎兵展開交鋒;後清軍不支撤退。此間英軍後續部隊陸續趕到戰場,而清軍方面,僧部以外的部隊仍按兵不動。

    在雙方步騎混戰的同時,清軍炮隊向聯軍步兵方陣開火,然彈道持續偏高几無戰果,最終為抵近的聯軍炮兵悉數擊毀。

    隨後英軍騎兵開始向清軍在八里橋南岸周邊集結的大批步兵部隊發動衝擊,排槍射擊無果後,清軍開始潰退,戰鬥變成了一邊倒的追擊行動;正午時分為英法聯軍勝局已定。

    在清軍大部隊做鳥獸散的同時,仍有部分守橋官兵力戰不退。他們的英勇給敵人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那位揮舞僧格林沁的帥旗直至最後一刻的清軍士兵……下午3時,八里橋落入英法聯軍之手。此役清軍與英法聯軍的傷亡比極其懸殊(也有資料稱,在通惠河南岸戰鬥中,蒙古騎射手令法軍步兵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而得知敗局已定的咸豐帝,於次日“北狩”逃往熱河。

    時代背景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所處的19世紀50年代後期,中國南方的太平天國運動運動正嚴重衝擊著清王朝的統治根基,太平天國的北伐軍也令京師震動,而西方列強也正是趁此機會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又一輪侵華高潮。八里橋一役徹底打破了清朝統治階級“天朝上國”的迷夢,隨後清廷開始了一場為期數十載的聲勢浩大的旨在“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這場改良運動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的真正開端。

    在此之前,一切彷彿屬於遙遠的古代,繼續向前追溯的話,除了嘉慶年間天理教徒攻入西華門的“小插曲”之外,大家所熟知的恐怕只有“康乾盛世”了。當提及八里橋之戰中的清軍馬隊與“八旗鐵騎”時,很多歷史愛好者可能會更多的聯想起明末清興六十年裡的一幕幕戰火中的慘劇,想到的是“遺民淚盡胡塵裡”、想到的是“剃髮令”和“揚州十日”,受此情緒影響,說些戲謔挪揄之語,不一定中肯理性,但或許也可以理解。

    而北洋水師則是洋務運動的重要成果之一,當它初具規模並可遠赴重洋揚威之時,在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們看來,似乎“富國強兵”之願景已經實現,然而這個“老大帝國”實已積習難返,黃海一戰即戳破了這個看似美妙的Phantom。這支號稱亞洲第一位和世界第六位的近代化的中國海軍艦隊,其所擁有的“定鎮”兩艘鉅艦的巨大威懾力曾長期日方望而生畏,可是,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之後,被寄予厚望的北洋水師仍然難逃覆滅的厄運;這些自然會引起中國人發自內心的深切同情。

    說句有些牽強的題外話,兩者在時代背景方面的對比,有點像日本人眼中的“黑船來襲”和“玉音放送”。哪個更具“悲愴”之色彩,不言而喻。

    舊式封建軍隊與近代軍隊的對比

    八里橋之戰中的蒙古騎兵、八旗禁軍等等皆屬舊式封建軍隊,他們在近代一系列抵抗外敵的作戰中不乏英勇表現,他們中的很多人,也當得起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的碑文之定語,不過,在抗擊外敵的同時,他們也有鎮壓國內民眾反抗的兩面性。

    一方面,很多連弓馬嫻熟都做不到的清軍將士,使用質量堪憂且落後於時代的武器、常常是以其贏弱之軀抗擊敵寇,頗為可憐可嘆,而另一方面,流傳下來的清人筆記和文史作品中記錄的種種欺壓良善甚至殺良冒功的行徑又頗為可恨。在封建王朝的歷次鎮壓“亂民反叛”的行動中,此類行徑甚至得到了朝廷的默許,就連軍方對此也並不避諱,有時還特別在告示上宣告“不日大兵雲集,必致玉石不分”等威脅性質的話語。

    八里橋之戰的清軍指揮官僧格林沁,儘管素有愛護百姓和善待士卒之名,可他同時也是鎮壓清末農民起義的急先鋒和劊子手,本人最終也是命喪捻軍小將之手;而為其敬獻“萬民傘”之舉,恐怕也是清廷上演的有一出褒獎“忠臣良將”的戲碼罷。

    北洋水師則是一支近代化色彩濃厚的海軍,而且,海軍的作戰特點決定了其首要使命就是抵禦外辱。作為洋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洋水師的建設和成軍過程擁有眾多先進的科學性要素,其人員配備與組織都是以當時列強海軍為範本的,操典源自英國皇家海軍。各艦管帶多有留洋學習經歷,中層軍官有不少也是“留美幼童”出身,而海軍作為技術兵種的特點要求普通水兵也需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

    很多時候,我們在討論北洋水師的失利時,更多地會提及清政府在甲午戰爭爆發前的十數年中海軍建設的滯後,因統治階級的目光短淺導致的海軍裝備更新換代遲緩;具體到黃海海戰,也是由於艦隻裝備和效能的侷限性而導致了排兵佈陣的侷限,以及提督丁汝昌在交火之初即身負重傷從而導致各艦各自為戰,軍艦上缺乏速射炮且艦上彈藥儲備不足,還有魚雷屢屢射失等諸多“意外“,頗有些“非戰之罪”的意味,掩卷長嘆,不由得讓我們“掬一把英雄淚”。

    說說對手

    所謂的“西夷”東來,早在明朝中後期即已出現,荷、葡、英等“西夷”的“船堅炮利”,其在“器物”方面的優勢,並非罕見於明清時代的文人筆記和官方記錄。

    作為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侵略方英法兩國,其在近代史上對中國造成了的傷害不可謂不巨大,其殺人放火和姦淫擄掠等罪惡行徑必須加以銘記和譴責。然而,勿須諱言,這兩個國家的另一副面孔卻是歐洲近現代文明的代表;在非戰爭狀態下,他們在中國境內從事的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的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以及中西方在各領域的交流。而且,其本國的進步人士也不止一次對其政府和軍隊的種種惡行展開過批評。

    另一方面,在近現代史上,日本是中華民族最凶惡的敵人,要說對中國造成傷害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非日本莫屬;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即犯下了旅順大屠殺等罄竹難書的暴行。日本曾一度讓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巨大危機,我想如果有誰對在反抗日本侵略的歷次戰爭的愛國將士有不尊敬的言辭或不甚嚴肅的態度,恐怕會被眾網友群起而攻之,對於甲午戰爭中清軍將士鮮有批評的現實,正是這一政治正確的體現。

    關於史料的留存

    “戰爭迷霧”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在北洋水師從成軍到覆滅的19世紀80-90年代,北洋水師各艦上有若干“洋員”存在,他們中有的甚至擔任高階職務,他們所留下的大量筆記和回憶錄,對於今天的歷史研究者釐清當時的諸多戰事細節大有裨益。同時,當時北洋艦隊參戰人員也有回憶錄或口述作品存世,有不少在上世紀40-50年代仍健在的老兵,為我們留下了第一手的珍貴歷史素材。

    此外,海軍史和海軍建設一直都是軍迷圈子中經久不衰的主題。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對於”主炮管上晾衣服“,”炮彈摻沙子”,“艦上養寵物”,甚至是 “挪用軍費建園子” 等等都有了更為全面公允的新解讀。

    與之相比,八里橋之戰儘管發生於我們的國土腹地,然而,我們對於參戰清軍八旗和綠營編成情況、僧部騎兵衝擊的具體戰果以及裝備使用詳情等方面,仍留有若干模糊和自相矛盾之處。清軍方面,估計是由於此戰交換比實在太難看,我們很難從經春秋筆法加工過的史料中尋得多少真相,鑑於此段歷史相對更為久遠和參戰官兵文化素質的實際情況,再加上覆雜的政治因素,導致我們對八里橋之戰的深入研究困難重重。在英法聯軍方面,固然有較為詳盡的史料,而且還有當時的報紙和通訊等作為佐證,但是在19世紀大行其道的對亞非各中國人民的偏見和歧視,使得西方的親歷者也難以用更客觀的視角來記載這一切。

    影視作品的影響

    人們常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直觀的感覺會影響我們對很多事物的認知。在80年代拍攝的電影《火燒圓明園》中對於八里橋之戰有一定的展現,片中對於中中國人民抵禦外辱的悲壯和不屈不撓著墨甚多,然而其風格和藝術表現形式在當下恐怕難以受到關注。

    至於北洋水師,上世紀60年代拍攝過的一部名為《甲午風雲》的主題影片我們暫且不論,在當下的中青年曆史愛好者群體中,1992年播放的《北洋水師》電視連續劇已經給大家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受時代和資金技術限制,此劇在道具和場面表現上有頗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如中日兩國所有戰艦的近景都是在一艘船上拍攝的),然而單就基本史實而言,該片還是較為嚴謹的,其觀點也更可觀中肯,人物刻畫的立體感和現實感較強;尤其是關於黃海海戰的那兩集,箭在弦上的緊迫感,以及一系列的陰差陽錯和錯失良機體現得淋漓盡致……無奈與悲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甚至有一種海軍人的樂觀主義噴薄而出,都特別令當時的我動容……“定遠”艦和“鎮遠”艦,日方的“吉野”、“浪速”、“秋津洲”,以及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等歷史人物,從此讓我念念不忘。

    還有那首主題歌“東方有一片海,海風吹來童年的夢……”,貫穿全劇的旁白,以及每集終了時滾動展示的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各國海軍力量的對比,既然這些想必都已成為了當代軍事歷史愛好者的“集體潛意識”之一;那麼,情感上的厚此薄彼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 2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一個是死拼了一下,一個是一天之內,確切的說是一個白天就直接崩潰,哪個該同情?哪個該笑話?

    儘管甲午戰爭的北洋海軍號稱是亞洲第一,但這只不過是公元1888年成軍時期的地位,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無論從軍艦噸位還是火力對比,亞洲第一的位置早就應該讓給日本聯合艦隊。艦隊自身硬體不足、缺乏完善的後勤補給和軍艦技術保障,更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系統進行維護,最終全軍覆沒的結局,雖然讓我們感到痛心,但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

    但儘管這是一場必敗的戰役,北洋水師還是毅然站了出來拼到了最後,毫不誇張地說,這也許是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軍事力量中最頑強的一股,黃海海戰殺傷日本海軍近300人,並且重傷鬆島、西京丸、赤城三艘軍艦。

    威海衛之戰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也同樣堅守了半個月之久,殺傷日本海軍數十人並擊沉擊傷日軍多艘魚雷艇,也許有些人覺得這樣的戰績仍然拿不出手,可想想十年之後的對馬海峽之戰,沙俄艦隊損失約20萬噸,也僅僅擊沉了日軍三艘魚雷艇殺傷700餘人。噸位只有四萬噸的北洋艦隊在沒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打成這個結果,還想要求他們怎麼樣?雖然最後以投降告終,可這樣的結果本來就不可改變!

    1860年發生在北京郊外的八里橋之戰,這其實也是一場必敗之戰,儘管清軍前後集結近三萬餘人,對比上萬人的英法聯軍有兵力上的優勢,但從指揮技術,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等多方面因素進行比較的話,清軍在哪一個對比上都不佔優!

    八里橋之戰失敗本來也在情理當中,可數萬官兵在一個白天的時間就直接崩潰,這樣的結果也實在太過於荒唐,更重要的是,根據目前的考證來看,整場戰役清軍的傷亡可能也就在上千人左右(約1200人),三萬人的軍隊傷亡了1000多人就直接崩潰,可見這樣軍隊的意志力和凝聚力簡直屬於最低檔次的水準。

  • 3 # 怪哉書蟲

    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之戰發生在咸豐帝年間,也就是1860年,那時候我們和國外的戰爭,可以說是還沒那麼白熱化,所以對彼此軍隊的戰鬥力認知還不強。

    當時清廷出動的兵力是3萬人左右,而英法聯軍應該是不足1萬人,但是戰鬥到最後,清軍死亡過半,而英法聯軍不足20人

    所以,戰鬥落幕之後,可以說是狠狠的打了清廷一個巴掌,這巴掌抽的當時的清廷一片低落。

    而英法那邊雖然承認當時清軍確實很是英勇,但是彷如大象看螞蟻,自然是百般嘲諷和嘲笑。

    這一戰鬥,也促使了當時清朝部分大臣,甚至慈禧太后都開始支援洋務運動,希望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來拯救這瀕臨破敗的國家。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距離八里橋之戰已經過去了很多年,而當時清廷的“北洋水師”號稱是亞洲最大的海軍力量。

    而甲午戰爭則是在某國不斷挑釁之後,由光緒帝牽頭,部分臣子響應,然後爆發出來的。

    接著幾天之後,爆發海軍大戰——黃海海戰,這一戰鬥無疑是甲午戰爭之中最讓人心振奮的環節。

    而這一次戰鬥我們認識了一位當時清廷優秀的指揮官——丁汝昌。

    最主要的是還殺了日軍一位少將。

    可以說是甲午戰爭,讓清廷覺得沒那麼太損失面子,可以說是有得有失,尚且能拿出來說一說,而且將士們的戰鬥經過,也比較能振奮當時的清政府。

    所以,時間不同,過程不同,結局不同,當然得到的評價也就不同了。

  • 4 # 懶散俗人

    八里橋之戰的結果有損於大國形象,而且沒有太多可以想象的空間。

    甲午海戰則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間,比如不爆炸的炮彈,頤和園的銀子,這些外部原因不是參戰人員的責任,而且一度擊傷敵方旗艦,很有翻盤的可能。

  • 5 # 周方851

    在海上作戰因為已方炮彈裡裝的是沙子打不死敵人反被敵人打死,很是無奈和悲壯。

    而向大炮和重機槍發起騎兵集團衝鋒,失敗後四散逃跑,是一件愚蠢又可恥的事。

  • 6 # 愛看愛思考

    甲午海戰宣傳的多,而八里橋血戰?僅僅是隻是歷史書本上的一段文字而已,(還是高中歷史課上)一筆帶過了。再說了八里橋敗的太快了,並沒有給予英法軍隊多少傷害,人家(英法聯軍)那邊就只有幾十人傷亡,而滿清八旗這邊傷亡慘重!三萬多鐵騎僅僅是剩下的十幾個人!敗的太慘了。史書上記錄俄不多,也沒有什麼人對於這段歷史感興趣了。

  • 7 # 都市南鄉子

    這個問題先說提問者用“同情”不應該,我們沒資格同情甲午海戰或八里橋戰鬥中,奮戰到底的北洋艦隊絕大多數官兵們(不包括方伯謙艦長),以及奮勇衝鋒陷陣的滿蒙騎兵。原因是,他們即便不懂愛國,也沒有玷汙軍人名譽和戰士職責。一是兩者歷史影響力不同,甲午戰爭前,清朝依然被世人公認亞洲第一強國,日本鬼子還是清朝上下看不起的蕞爾小邦,蠻夷下人。而八國聯軍之時,連清朝普通百姓都明白,這樣的朝廷爛透了!完全是任人宰割的模樣。二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奮戰還讓人看到希望,而八里橋時,連南方諸省都公開放棄朝廷了,清軍的抵抗完全是必敗的送死,價值何在?

  • 8 # 太平洋水師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雖損失較大,其實是打贏了。只是限於當時的軍事學水平和價值觀,誤以為輸了。此後以訛傳訛,流毒至今……

    而八里橋一戰,曾格林沁3000滿蒙鐵騎,最後還剩七個人兒。英法聯軍一路佔領北京,燒了圓明園……不能不叫人痛恨……

    歷史表明,騎兵直到二戰仍有效用。日本鬼子的騎兵、馬步芳的騎兵都曾給我軍造成重大殺傷。而蘇聯紅軍布瓊尼元帥的騎兵軍,更是屢立戰功……保爾·磕磣金就是布瓊尼騎兵軍中的一名騎兵偵察兵……

    所以八里橋之敗,並非落後所致。而是作戰計劃錯誤,指揮失當所致……應正面以步兵拒守,騎兵從兩翼、側後迂迴包抄……不能正面突擊……

  • 9 # 賞與罰

    甲午戰爭和八里橋戰爭其實應該雷同,主要關注甲午戰爭,原因是1895年這場戰爭是一個泱泱帝國被一個弱小敵國給打敗,最後賠款割地。讓人恥辱和難以置信,至於八里橋人們已經麻木了!這倆次戰爭都是列強所謂,也是後人反思我們為什麼輸了這倆次戰爭?自從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日本的精英們全面學習西方制度,以及工業革命,百姓們普及知識,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只要精英們努力向西方學習,推動工業革命百姓們追隨,到了1895年,這幾十年,日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當時清政府,閉關鎖國,百姓們和政府官僚不是一條心。這時日本其實已經摸透了大清王朝,所以冒險攻擊,沒想到,如此龐然大物不過如此,導致後來西方各個列強都可以隨便染指清朝。實在令人可笑可悲可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轉非後再次分地耕地是不是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