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認知博物館

    1. 有些博物館沒有獨立文創部門,大多外包文化公司,而文化公司又不是隻有一個客戶而運營贏利,創意設計團隊時間太短理解不到博物館的文創高度,那麼創意設計產品當然如此。

    2. 博物館和文化公司與海外創意設計公司存在差距,中國傳統文化怎麼能讓老外來搞創意設計這種思想有其市場主流陣地。

    3. 博物館大多為事業單位,編制少經費少,但求無過的思想為多,追求利潤的逐利慾望少,無利益驅動哪來的創新精神。

    4. 博物館若文創產品發展,如果有了功績歸誰利潤如何分配,這些規章制度如何制定,這些想來又是問題。

  • 2 # 大禹哥哥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解讀。

    1、設計人員的文化素養問題。我們都知道,國內的大學,設計專業的文化課錄取分數很低,導致這個專業的人員大多數文化素養並不強。理解博物館這些系統性的文化並提煉文化點,對於大多數從事美學設計的人員來講,困難度很高。

    2、文化領域的人員和設計領域人員有效傳達和協作障礙的問題。成功的協作首先是統一認知,委託設計經過了第一道溝通,文化傳達的有效性可預知的根據被傳達者的文化浸染深度實際降低;而透過被傳達者的二次理解、消化和創作,可預知再次降低文化的深度。

    3、博物館本身屬性、編制、規則、領導美學素養等問題。

    4、設計學科細分的問題。總所周知,現在學科細分越來越詳細,僅僅再設計行業裡就可以細分出幾十個專業。雖然美學是相通的,但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延展和對接的內容確實完全不同。不同專業的設計者,用同樣的軟體做的都是不同的事情。而文化創新領域,是一個廣大且空泛的領域,誰都可以做,誰都不專業。

    5、產品設計理念的問題。國內的文創產品存在很大品類跟風、設計風格跟風,以及直接在原有產品上做二次設計的炒作方式(以貼圖的形式做二次設計),不考慮這個產品和這個圖是否有必要的關聯性,強給產品加圖片,殊不知最高階的設計是一點不多,一點不少。這不是產品設計,而是產品換臉設計。理念存在很大的問題。

    6、設計與生產脫節的問題。據我所知國內大多數一線設計價格低廉,甚至日薪比不上搬磚工人。因此設計師需要忙碌以維持生計,很多可能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深入瞭解生產及工藝。設計和生產脫節,互不理解,也是沒辦法創造更多優秀文創產品的原因之一。

    7、設計者不需對產品終身負責,產品收益不掛鉤的問題。假設設計師對產品擁有類似“版稅”的產品提成,每賣出一件都有相應收益,我相信以上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成為銀行的優質信用卡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