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空虛的核心原因
我在職業生涯中,少數幾個同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一開始不起眼,但是最後卻做出了超出常人的成績。
比如有一次去4S店買車,碰到一個前同事。當時他連試用期都沒有過,但是這次見面卻告訴我,自己已經和同學合夥創辦了一家做App開發的創業企業,發展到數十人規模,旗下App在各大應用市場佔據細分領域的靠前位置。 還有十多年前的一位同事,他當時給我們的印象是一個普通的工程師,除了脾氣有點犟,沒有其他突出特點。
但是後來他卻創辦了一家技術型創業公司,幾年後被某上市公司收購,大約是所有同事中最早實現財富自由的。
這些人的共同點是:平日看起來沉默寡言,而且表現不起眼,但是隔幾年之後再次見到,卻發現已非昨日模樣。追問其秘密,都提到「熱愛」,因為熱愛而願意下功夫,因為熱愛而願意堅持,因為熱愛而不斷追求新高度。
在這方面,巴菲特可謂典範。他並非典型意義的學霸,與此相反,父親在他小時候總因為他的學習成績而頭疼。他學得最好的數學也經常成績不佳。但他很早就發現了此生最愛:股票投資。他從8歲時開始閱讀有關市場方面的書籍,11歲時買了人生中第一隻股票,成年後更是選擇投資為終身職業。對此,他說:「我只是在做這輩子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這種狀態從20歲起就開始了。」
巴菲特不是學霸,而查理·芒格是典型意義的哈佛學霸。但是他評價巴菲特在投資領域要比自己所有的哈佛學霸同學都要更加優秀。這無疑得歸功於巴菲特從小就對投資的「極度熱愛」。查理·芒格在學業上要超過巴菲特,但是他走入投資行業的路徑相對曲折,開始是一個律師,後來還做過房地產商。直到最後與巴菲特相識,在巴菲特的力勸下,才最終成為巴菲特的合夥人,全身心的投入投資領域。
回看我們自身,環視我們周圍,包含我們自己在內的大多數人,一直沒有找到最愛的事情。
日常表現是:一邊在現在的公司不努力工作,一邊抱怨公司福利薪資不好。但抱怨歸抱怨,始終沒有勇氣離開,或者換了公司,還是同樣的精神面貌,境況因此沒有根本改觀。於是在抱怨和懈怠中,大家逐漸變老,空留遺憾。以上狀態是很多職場人士的心魔。
如果我們能找到真正喜愛的事情,每日全身心做這些事,時間就是我們的朋友。與此相反,如果不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麼,無法把精力聚焦於任何事情,做什麼都無法全力投入,時間就是我們的敵人。
請確保自己有勇氣做時間的朋友,我們的人生容不下太多遺憾。
沒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空虛的核心原因
我在職業生涯中,少數幾個同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一開始不起眼,但是最後卻做出了超出常人的成績。
比如有一次去4S店買車,碰到一個前同事。當時他連試用期都沒有過,但是這次見面卻告訴我,自己已經和同學合夥創辦了一家做App開發的創業企業,發展到數十人規模,旗下App在各大應用市場佔據細分領域的靠前位置。 還有十多年前的一位同事,他當時給我們的印象是一個普通的工程師,除了脾氣有點犟,沒有其他突出特點。
但是後來他卻創辦了一家技術型創業公司,幾年後被某上市公司收購,大約是所有同事中最早實現財富自由的。
這些人的共同點是:平日看起來沉默寡言,而且表現不起眼,但是隔幾年之後再次見到,卻發現已非昨日模樣。追問其秘密,都提到「熱愛」,因為熱愛而願意下功夫,因為熱愛而願意堅持,因為熱愛而不斷追求新高度。
在這方面,巴菲特可謂典範。他並非典型意義的學霸,與此相反,父親在他小時候總因為他的學習成績而頭疼。他學得最好的數學也經常成績不佳。但他很早就發現了此生最愛:股票投資。他從8歲時開始閱讀有關市場方面的書籍,11歲時買了人生中第一隻股票,成年後更是選擇投資為終身職業。對此,他說:「我只是在做這輩子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這種狀態從20歲起就開始了。」
巴菲特不是學霸,而查理·芒格是典型意義的哈佛學霸。但是他評價巴菲特在投資領域要比自己所有的哈佛學霸同學都要更加優秀。這無疑得歸功於巴菲特從小就對投資的「極度熱愛」。查理·芒格在學業上要超過巴菲特,但是他走入投資行業的路徑相對曲折,開始是一個律師,後來還做過房地產商。直到最後與巴菲特相識,在巴菲特的力勸下,才最終成為巴菲特的合夥人,全身心的投入投資領域。
回看我們自身,環視我們周圍,包含我們自己在內的大多數人,一直沒有找到最愛的事情。
日常表現是:一邊在現在的公司不努力工作,一邊抱怨公司福利薪資不好。但抱怨歸抱怨,始終沒有勇氣離開,或者換了公司,還是同樣的精神面貌,境況因此沒有根本改觀。於是在抱怨和懈怠中,大家逐漸變老,空留遺憾。以上狀態是很多職場人士的心魔。
如果我們能找到真正喜愛的事情,每日全身心做這些事,時間就是我們的朋友。與此相反,如果不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麼,無法把精力聚焦於任何事情,做什麼都無法全力投入,時間就是我們的敵人。
請確保自己有勇氣做時間的朋友,我們的人生容不下太多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