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否喜愛他的職業,主要取決於他對這個職業所要求的他不喜歡的那部分工作的忍耐程度。
首先,一個職業的一般的工作範疇,是長久以來社會達成的一個共識。這裡所說的工作範疇指的是:作為一個xx你應該做的事情有哪些。幾乎沒有任何職業的工作範疇是單一的。哪些工作適合被分給同一個人來做,就是由約定俗成和市場規則等現實狀況決定的了。例如,影視明星一般會找一個經紀人,而科學家一般沒有;企業經理一般會配備一個秘書,而醫生一般沒有。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現狀是需要服從的。只有極少數人有能力重新定義一個職業,或者說,創造一個新職業(比如說,consulting detective福爾摩斯),並且同時讓其他人承認。
每個人選取一個職業,都至少說明這個職業有一定的讓他喜歡的成分,也就是促使他當初做出這個決定的動機(工資高低也是一個職業的一部分)。
造成一個人對他的職業不滿意的,肯定是這個職業的其他成分。這部分工作不是他自己的選擇,而是外界對他這個職業的要求。
所以說啊,找工作本就是一個妥協的過程啊——用承擔一部分我不喜歡的工作,來換取做我喜歡的那部分工作的機會(同時get paid)。
只有極少數吊炸天的人,可以享有足夠的自由度,憑自己的心意定義自己的職業,讓其他人的工作圍著他轉。
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可能的原因有兩條:
1.沒有正確認識這個職業的工作範疇,導致心理落差太大。比如說,一個小警察以為自己應該像福爾摩斯一樣,結果卻整天在辦一些瑣事,他當然不爽。再比如,一個娛樂明星享受成名的感覺,卻極不願意被狗仔隊刺探私生活,當然也會很不爽。
2.找工作時決策變數的取捨不符合自己的忍耐力狀況。比如說很多人為了高薪而選取了一個職業,認為大不了上班時忍一忍,工作以後才發現自己對於枯燥而辛苦的工作內容的忍耐力為0……或者反過來,一個年輕人以為自己很有情懷、甘於清貧,選擇當一個窮畫家,結果發現自己根本受不了沒有豐富物質的生活……
真正熱愛自己職業的人,也無外乎三種:
1.他的喜好恰好和這個職業的要求重合度比較高。這樣的人在這個社會中會活得很舒服。
2.對於自己不喜歡的那部分工作忍耐力較高。有些活兒我可能不喜歡,但至少也不特別討厭,那麼總體來說我還是可以活得挺開心的。
3.水平比一般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如果我的能力高到,我只幹我喜歡的事情,別人也允許我有這樣的自由
一個人是否喜愛他的職業,主要取決於他對這個職業所要求的他不喜歡的那部分工作的忍耐程度。
首先,一個職業的一般的工作範疇,是長久以來社會達成的一個共識。這裡所說的工作範疇指的是:作為一個xx你應該做的事情有哪些。幾乎沒有任何職業的工作範疇是單一的。哪些工作適合被分給同一個人來做,就是由約定俗成和市場規則等現實狀況決定的了。例如,影視明星一般會找一個經紀人,而科學家一般沒有;企業經理一般會配備一個秘書,而醫生一般沒有。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現狀是需要服從的。只有極少數人有能力重新定義一個職業,或者說,創造一個新職業(比如說,consulting detective福爾摩斯),並且同時讓其他人承認。
每個人選取一個職業,都至少說明這個職業有一定的讓他喜歡的成分,也就是促使他當初做出這個決定的動機(工資高低也是一個職業的一部分)。
造成一個人對他的職業不滿意的,肯定是這個職業的其他成分。這部分工作不是他自己的選擇,而是外界對他這個職業的要求。
所以說啊,找工作本就是一個妥協的過程啊——用承擔一部分我不喜歡的工作,來換取做我喜歡的那部分工作的機會(同時get paid)。
只有極少數吊炸天的人,可以享有足夠的自由度,憑自己的心意定義自己的職業,讓其他人的工作圍著他轉。
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可能的原因有兩條:
1.沒有正確認識這個職業的工作範疇,導致心理落差太大。比如說,一個小警察以為自己應該像福爾摩斯一樣,結果卻整天在辦一些瑣事,他當然不爽。再比如,一個娛樂明星享受成名的感覺,卻極不願意被狗仔隊刺探私生活,當然也會很不爽。
2.找工作時決策變數的取捨不符合自己的忍耐力狀況。比如說很多人為了高薪而選取了一個職業,認為大不了上班時忍一忍,工作以後才發現自己對於枯燥而辛苦的工作內容的忍耐力為0……或者反過來,一個年輕人以為自己很有情懷、甘於清貧,選擇當一個窮畫家,結果發現自己根本受不了沒有豐富物質的生活……
真正熱愛自己職業的人,也無外乎三種:
1.他的喜好恰好和這個職業的要求重合度比較高。這樣的人在這個社會中會活得很舒服。
2.對於自己不喜歡的那部分工作忍耐力較高。有些活兒我可能不喜歡,但至少也不特別討厭,那麼總體來說我還是可以活得挺開心的。
3.水平比一般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如果我的能力高到,我只幹我喜歡的事情,別人也允許我有這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