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盛泉大姐
-
2 # 南山易人易學
依稀記得,那段時間還在街上玩,突然父親讓揹著書包去讀書,很不情願的和別的孩子們一起去學校了。
學校在中街,距離家有三裡地路程,父母都沒有陪著去,就是幾個年長的一個學校讀書的孩子帶著去。學校門朝南開,進入大門路邊都是教室,記得我被帶到大門口西邊南方的教室裡,很多人,都在有說有笑的,我不認識,也靦腆。最後一排還有空位,抽屜是空的,壞掉了,不能放東西了,書包放在桌上。
有人給送過來書,不會寫字,寫不來名字。一個女生(後來知道是班長)問我名字,我怯怯的說了,她就在書上給寫出來,我也不知道寫的什麼?很多同學圍著我笑。
上課了,同桌握住我的手,教我寫123,就這樣開始了讀書生活。
我不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也不聰明,聽不懂,也不想讀書。每天混時間,想辦法逃學。
終於有一天,被父親知道了,很生氣,問我為什麼不去讀書?
我不想讀書,不好玩。
如果不去讀書,就去拾糞!拾糞就拾糞,反正我不去讀書。發小們看著我,一起勸我去學校,就又去了。還是跟不上學習,到了三年級了,成績不好,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
期末考試的時候,最怕。因為家長通知書有成績,還要家長簽字。我也得過表揚,有一年期末還得獎了,就很精神,大大方方把家長通知書給父親看。總之差的時候多些,就偷偷找人代簽。
四年級了,兩個村子的小學校合併在一起,我們從中街到上街學習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書上的知識很簡單,一下子就看明白了,成績上升很快,成了優等生。
中考的時候,成績排在第四名。而且一直都是優等生。跑題了,該說第一天讀書的,繼續說第一天。坐在我同桌的是一個村裡的發小,平時一起玩著長大的。這樣就有了一個認識的人,有了說話的人了。
可是他不是學習的料,小學讀了七八年,最後去山上放羊了。
現在的孩子每一步都有家長陪同,書包很重。我那個時候就兩本書,很輕鬆。現在的孩子作業多了我那個時候也有作業,暑假作業,寒假作業,基本上沒有做完成過,不知道在幹什麼?
轉眼之間,四十多年了,感謝有這樣一個話題,讓我回憶了一下過去。日月如梭,時間一去不復返,而今父母年事已高,自己也已天命之年,時間能倒流,我一定做從一年級就聽話的好孩子。時間不能倒流,就珍惜每一天,少讓父母操心,多給父母安慰的好兒子!
-
3 # 滿都拉圖46242307
記得太清楚了!內蒙解放的1947年,十幾個窮戶的我們農村裡來了一個老師,附近村裡的孩子加起來有十幾個學生了,上的第一節課就是領我們念:分地了,翻身了,窮孩子揹著書包上學了!
-
4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小學、中學不記得了。大學記得,許多同學、老師,現在還聯絡。不過物是人非,大家各居一方,有得可能一輩子也見不著了。好在現在有方便的通訊方式,群裡也常見,發發紅包。由於我們是藝術院校,大家都是文藝中老年人。有時候,不見人,但是文藝作品還常見。一見作品就知道是誰。一見名字就知道又創作了大作。
-
5 # 四病
恍恍惚惚,光陰似箭。迷迷瞪瞪,快如閃電。
一睜一閉,數載光陰已去。那個場景,那份心情,本身就是痛苦的,現在時光流逝,早已忘卻。
人間是暫宿,眾生皆過客。無去,無回。
-
6 # 啟思
不記得,也不需要記得。人生,每一天都值得記住,但每一天又都沒有必要記住。除非它被記錄在了歷史文獻裡,否則目的就不再是記住,而遺忘。
回覆列表
歲月匆匆一晃60多年過去了,第一天走進學校的情景卻歷歷在目,經久彌新!
1960年五歲的我,跟隨父母響應黨的號召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來到中蘇邊境天山腳下荒涼的和可達拉草原,目睹父輩們搭帳篷,住地窩子,一無所有建設農場。直到第二年八月媽媽跟我說:青兒,九月份你們可以去讀書了,農場的學校建好了!聽到這個訊息,我跳著跑出去跟一大群在搓泥巴團的娃仔報告了這個喜訊,大家高興的又喊又叫。
開學了,隔壁的袁用珍揹著書包過來拉著我的手向學校跑去。遠遠就看到了那間土坯房,直到走近時才看清正面牆上“紅旗農場第一子弟學校”幾個鮮豔的大字。老師招呼我們一群嘰嘰喳喳的學生走進教室,坐在一排排矮的土坯凳子上,給我們把筆,課本,作業本發到各自的土坯高桌上。大大小小十幾個學生,老師教我們一年級的學生讀:一個人兩隻手,兩隻手十個指頭。接下來教二年級算術1+1,2+1……接下來教三年級……就這樣一年級順序教到六年級。有學得好又守紀律的,老師馬上就發一個紙板剪的汽車或是飛機✈️給我們……就這樣孩子們都很新奇,很開心,很認真……
幾十年光陰,教育早已翻天覆地,後來自己也當了老師。唯有兒時的學校卻是心中記憶最真最深最純最值得珍惜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