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赤松子

    清初至清中葉,出現了不少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小說,它們託言歷史而寄寓今情,以不同方式繼承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傳統。其中,《水滸後傳》作者陳忱,字遐心,一字敬夫,號雁宕山樵,浙江吳興人。四十回的《水滸後傳》寫的是三十二位梁山未死英雄重舉義旗,並英勇抗擊外來侵略者,最後到海外創立基業的故事。在《後傳》裡作者既照顧了這些人物形象在《水滸傳》中的性格特徵,又寫出他們在現實鬥爭中的成長。《後傳》作者從《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李俊泛海到暹羅國的傳說得到啟發,自十三回後,遂大加敷演。這實際也是為了水滸英雄安排美好的結局,以慰人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隱約流露出作者對鄭成功、李定國等人的抗清鬥爭所寄予的希望。

  • 2 # 梅笙華的江湖

    能改寫都有較高文學功底,有文學功底的人是不是都不太喜歡水滸啊?

    我就不喜歡(說得好像我有比較高的文學功底一樣哈哈~),通篇暴力、性別歧視(歧視女性,水滸女子的地位和貓狗差不多)……

    就舉其中一個例子吧,拿下扈家莊後,作者居然把美麗又武藝高強的扈三娘配給矮腳虎(換算現代身高只有1.2米左右)真的非常莫名其妙啊,作者施耐庵這是變態嗎?

  • 3 # 焦朋友焦朋友

    水滸最精妙之處在於其塑造了108個鮮活生動的形象。

    如要改寫的話,人物事件還要環環相扣,那造詣得直追作者,難度太大了。

  • 4 # MJ爸爸的書城酒窖

    為什麼沒人改寫水滸?

    水滸的改寫版本有很多,題主是想引蛇出洞吧……那咱就冒昧作答,以期能拋磚引玉。

    拋開網文和同人志不談,這裡只說刊印出版過的,常見的就有五部:後水滸傳、水滸後傳、蕩寇志、水滸新傳(張恨水版),水滸新傳(褚同慶版)。

    後水滸傳,作者青蓮室主人,明末清初作品,全書45回。寫水滸一零八好漢轉世投胎,助成洞庭湖楊么起義之事,而寫成的一部《水滸傳》的續書。作者沿著水滸傳星宿下凡的思路,讓108星再次降臨到另一場宋代的農民起義之中,這種形式可能也啟發了日本遊戲策劃人的思路,進而產生了幻想水滸傳這一系列遊戲。

    水滸後傳,作者陳忱,也是明末清初的作品。全書40回,從阮小七梁山祭宋江開始,寫到李俊海外稱王收筆。是比較有名的一部水滸傳的續作,介紹了徵方臘之後剩下的好漢們的結局。

    蕩寇志,清代俞萬春創作的長篇小說。此書草創於道光六年(1826),寫成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作者徹底改寫了水滸傳原有的內容,杜撰出陳希真、陳麗卿父女及一干人等,通過加入官軍剿滅梁山,108將基本上被其或陣斃或擒拿後凌遲。蕩寇志可謂是衛道士之蜜糖,水滸迷之砒霜,慎看慎看!(最早還是從教材裡收錄的魯迅先生名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才知道有這本書,轉眼三十年矣!)

    水滸新傳(褚同慶版),作者褚同慶1937年動筆,寫作歷時長達四十多年,1984年出版。全書170回。這套書,是在水滸原文基礎上進行大幅改動,刪除徵四寇情節,刪除了原著中多個龍套好漢,增加了多個女好漢。梁山好漢不再是鐵板一塊,為了招安與否最終分裂,宋江等人受了招安,吳用自縊在晁蓋墓前,魯達武松等繼續在二龍山等地反抗暴政。一丈青不再是王英的妻子,晁蓋不再是梁山上的橡皮圖章,多了許多人民反抗壓迫的革命豪氣,但少了水滸原著

    那種宿命的悲愴。雖和原著相比還有差距,但此書已算得上梁山粉YY改編水滸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一看。

  • 5 # 金木水火土154029481

    《水滸》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中國古代文學地位上是僅次於《紅樓夢》的優秀長篇小說。它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108位英雄好漢,高舉“替天行道”的起義大旗,相聚水泊梁山,他們打抱不平,劫富濟貧,鋤強扶弱,匡扶正義的傳奇故事,表達了作者疾惡如仇,反對暴政的思想觀點,和官逼民反的樸素政治哲學理念。這是一部老百喜聞樂見的書,作者施耐庵,元未名初的著名文學家。書裡刻畫的英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重情重義,義薄雲天。

    《水滸》這部小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把農民起義當作主角光環來寫的。它熱情洋溢地歌頌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勝利,這在封建王朝的士大夫文人的手筆中的確罕見,但是小說作者施耐庵依然無法為農民起義軍找到合適的出路,最後這些勇敢的起義軍只能成為封建王朝的犧牲品,一個個悲壯的死去,令讀者無不傷心落淚,扼腕嘆息。小說的末尾也描寫了既便是逃出朝庭魔掌的英雄豪傑,最後也都是窮途末路。從這部書我們不難看出,歷代生活在封建王朝的普通老百姓渴望太平,追求幸福的願望很難實現,在那個政治腐朽,貪婪成性的封建官僚體制下,公平,正義,自由,和諧都是奢望,只有反抗暴政,才能提高農民在現實社會的地位,同時,小說也通過描寫農民起義軍和封建統治者的對立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會必將滅亡的真理。

    其實,改寫《水滸》的人很多,只是你沒有仔細發現。比如清朝早期文學家金聖嘆,他就將108回的章節改到72回本,在金聖嘆72回的小說章節裡,只有農民起義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勝利結束,沒有後36回徵遼,徵方臘,到宋江李逵自殺的悲殘結局。另一個改寫《水滸》的人也是清末小說家是俞萬春,他站在農民階級的反面,把《水滸》改寫成了《蕩寇志》,在這部小說裡,所有的梁山好漢都是殺人放火的賊寇,這是對農民起義的一種醜化和汙衊。

    著名文學家金聖嘆改寫的《水滸》雖然故事情節更加完整,但是忽略了小說的整體思想性和藝術性,人物的命運看似完整了,實際上卻缺乏了活力,這種活力就是後期這些英雄豪傑為命運打拼到底的決心,無論是徵王慶還是徵方臘都是他們不向命運低頭的一種表現,這種表現可歌可泣,令人動容。金聖嘆刪減的《水滸》裡,人物最終的命運結局無法展現出了農民起義的侷限性,而末刪減的《水滸》裡卻告訴我們,那就是他們只能做為改朝換代的工具,而無法成為社會的主宰。特別是起義軍內部的利益衝突,個人與個人恩怨之間的矛盾衝突,當各種衝突無法在思想上達到統一時,起義失敗是必然的。所以金聖嘆刪減的72回《水滸》與施耐庵108回水滸在文學藝術性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俞萬春根據《水滸》故事改寫的《蕩寇志》與《水滸》的文學思想差距就更遠了,《蕩寇志》把《水滸》裡梁山上的原班人馬變成了打家劫舍的強盜,最後一一被神勇的官兵滅掉,這有違施耐庵的初衷,不過也有人說這其實是俞萬春用反面描寫手法來讚揚《水滸》裡的梁山好漢,這一點值得商榷。但總體而言,《蕩寇志》做為一篇古典小說是夠格的,但整體而言卻遠遠達不到《水滸》的文學藝術高度。

    除了金聖嘆和俞萬春改寫過《水滸》外,也有文學藝術家把《水滸》裡的部分人物故事改編成其它小說的,也算是區域性改寫的一種吧。這裡要提的是明朝小說家蘭陵笑笑生寫的《金瓶梅》和當代文壇奇才魏明倫創作的《潘金蓮》。《金瓶梅》的故事是根據《水滸》武松殺嫂的故事演化而來的,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經濟生活的矛盾,統治階級與被統治者的矛盾,小說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一般認為超越了《水滸》。魏明倫創作的《潘金蓮》也是根據《水滸》裡武松殺嫂的故事演化而來的,他打破了傳統觀念,將潘金蓮變成一個受封建社會壓迫的底層婦女形象,小說思想性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也是非常成功的一部長篇小說。

    還有一些改寫《水滸》故事的小說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武松》,《魯智深》,《林沖》《李逵》等等,都是把《水滸》裡的英雄好漢搬到另外一個似曾相識的情景裡,演繹出另一番傳奇。這些小說都很不錯,可見《水滸》的文學藝術精髓是挖掘不盡的,它的思想價值是就是我們中中國人共有的精神財富。

  • 6 # 了無痕軒

    當然有了。我拍照跟大家分享。這是兒時入迷的評書《水泊梁山》,經評書大師袁闊成先生重寫後,沒有了《水滸傳》的爾虞我詐,梁山救盧俊義就是替天行道。李逵不亂砍人,吳用不坑玉麒麟,一丈青與王英自由戀愛……

    該書以鼓上蚤時遷為書膽,從盜國寶到火燒翠雲樓,再到三打祝家莊,三路人馬攻打梁山、神州擂……袁先生塑造的梁山英雄個個豪氣干雲、肝膽相照。

    英雄是什麼?年少時聽《水泊梁山》,是扶危濟困、義薄雲天,象孩子一樣率性、純真。中年時體味《三國》,是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還是更喜歡少不省事的日子,更喜歡袁闊成評書中的梁山好漢。

  • 7 # 溫哥華寶盒

    網上有超多分析108將的文章,但都是在原著的框框裡,感覺原著前半部把好漢們的性格什麼的寫的很詳細,但在招安之後,這些各有性格的好漢好像一下變得沒性格了,100多個人宋江說什麼是什麼。他們之間有沒有關係不好的?有沒有會反水的?他們在各種情況下的反應是什麼?這些由於作者必須按歷史寫,所以後半部就幾乎不再描寫好漢個人了,所以這些都沒有發揮的餘地。

    基本上,前半段的改寫異常困難,而如果改寫後半部,那麼這些就有巨大的描寫空間。

  • 8 # 萬能的孚格

    對於文學鉅作而言,誰有勇氣去改寫呢?

    另外水滸傳在國內的文學作品中,名列四大名著,不要說去修改了,你說上面那地方不對,都會被噴的體無完膚。

    當然,根據書改編的電視劇會或多或少更改,但是這還是會被噴,所以哪裡有人敢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為什麼要戰爭?假如沒有戰爭,人類文明應該發展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