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
吳冠中先生師從林風眠,而林風眠和徐悲鴻都是當年最早一批出國留學的中國畫家。他們有著中國畫的底子,又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文化和藝術思想。那一批學子歸國後致力於尋找一條中西合璧的道路,成了後來我們口中的藝術大師。
吳冠中先生一直試圖改良傳統的中國畫,去掉程式化的內容,突出作品的形式美感。
先生曾提出“筆墨等於零”一說。
“構成畫面,其道多矣。點、線、塊、面都是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無窮氣氛。為求表達視覺美感及獨特情思,作者尋找任何手段,不擇手段,擇一切手段。”
晚年的吳冠中,甚至大膽地嘗試潑墨和滴淌畫法。將宣紙鋪在地上,用墨汁和顏料有節奏地揮撒出均勻線條和點綴其間的彩色小點。他的畫作像是點、線、面構成的交響樂,更像是一場繪畫實驗。中國畫想要創新,必須要有勇氣和魄力。
創新不等於胡來,先生還提出“風箏不斷線”的理念。藝術創作必須是基於生活現實的,藝術也是面向大眾的,不能畫別人看不懂的東西。
“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卻很多。”審美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為此前輩們已經付出巨大的努力,中國不僅需要更多優秀的畫家和作品,也需要更多有審美力和欣賞水平的觀眾。中國的藝術教育,任重而道遠。
吳冠中。
吳冠中先生師從林風眠,而林風眠和徐悲鴻都是當年最早一批出國留學的中國畫家。他們有著中國畫的底子,又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文化和藝術思想。那一批學子歸國後致力於尋找一條中西合璧的道路,成了後來我們口中的藝術大師。
吳冠中先生一直試圖改良傳統的中國畫,去掉程式化的內容,突出作品的形式美感。
先生曾提出“筆墨等於零”一說。
“構成畫面,其道多矣。點、線、塊、面都是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無窮氣氛。為求表達視覺美感及獨特情思,作者尋找任何手段,不擇手段,擇一切手段。”
晚年的吳冠中,甚至大膽地嘗試潑墨和滴淌畫法。將宣紙鋪在地上,用墨汁和顏料有節奏地揮撒出均勻線條和點綴其間的彩色小點。他的畫作像是點、線、面構成的交響樂,更像是一場繪畫實驗。中國畫想要創新,必須要有勇氣和魄力。
創新不等於胡來,先生還提出“風箏不斷線”的理念。藝術創作必須是基於生活現實的,藝術也是面向大眾的,不能畫別人看不懂的東西。
“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卻很多。”審美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為此前輩們已經付出巨大的努力,中國不僅需要更多優秀的畫家和作品,也需要更多有審美力和欣賞水平的觀眾。中國的藝術教育,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