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形意無名

    其實無論詩還是對聯,都各有其特色,它們的格式看似差別不大,這是一種誤解。對聯形式多樣,合情合景合律合像是很難的,所以初學者並不建議嘗試對聯,當然,對聯也是練習偶句的一種好方法。

    所以出聯的時候,最好按照律詩偶句的要求,這樣相對簡單些,有助於律詩創作,這是毫無疑問的。對聯的“對仗”,則另有奧妙,這裡也不多做解釋了。

  • 2 # 寒柏隴臥子

    還有就是創作詩詞、古文等的要求是很高的,現如今的很多人是沒有時間,也不願意去研究、鑽研和費勁下功夫去學習,積累這些的!要想寫好了過得去,那不僅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寫作功力的,更講究內容意境、意向所指及平仄相符、排句規整等等一系列的條件門檻的。不是那麼隨便誰都能寫得出來,誰都可以拿的出手的。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你們是否滿意?

  • 3 # 布衣之徐

    現代社會其實對聯和詩詞的功能已經發生了變化,其實在某些方面,對聯和詩詞的創作還是比較常見的。

    古詩詞已經成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一顆明珠,我們透過學習古詩詞來傳承和發展中國文化。

    中國古詩詞對格律要求非常嚴格,透過學習和繼承,一個可以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和文學水平,但和古人一樣去創作,在現代社會已經沒有這樣的大環境了。

    目前還有一批現代詩人活躍在中國文壇,但現代詩詞個人覺得應用最廣泛的地方,還是在流行音樂,有很多優質的詞作者,寫出來很多經典的,膾炙人口的歌詞。

    對聯是中國古代民族文化的另一顆瑰寶,古代文人的對聯功力,直接反映古代文人的文學水平。

    同樣,對聯在現代社會也失去了創作的大環境,社會上能夠大量見到的場合,主要是在春聯市場,而這個市場上,對聯也都失去了古代對聯的高大上,變成了老百姓慶祝節日的一個風俗。

  • 4 # 詩心浩蕩

    對聯創作好比是小籠包,製作工藝簡單,三二下便可完餐飽肚。詩詞則作好比滿漢全席,文化內涵豐富,烹飪工藝經典,飽含千年歷史傳承,二者無法相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零食小魚乾比較硬不好咬,貓咪不感興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