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重新命名
-
2 # 雲蒸夢澤68804920
依我見,寫小說,正好和做其它事情反過來,做事情,總是要先規矩後圓潤,可寫小說要先恣意後規矩,具體來說,寫小說不需要框框,要寫你熟悉的感動的忘不了的人。
小說人物有心理活動,有肢體行為,有與人互動,有環境反應,而這一切都是靠文字來呈現,讀者是看了你文字後才有思想上的作用,有共鳴,有認同,有部分喜歡,也有完全摒棄。
小說中人物心理活動僅僅是小說創作的一個分支,例如像茨威格的小說,非常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可我們的四大名著,就是以白描以上,心理其次。
關於人物塑造,魯迅先生說過,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湊起來。
腦海裡有千萬個故事,但是怎麼把它呈現出來,就非常考驗我們的文筆了,而寫文是有技巧的,下面可以分享一下寫小說經驗。
一、思維導圖
小說是圍繞主角展開的,所以以主角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創設人物人設:家庭背景、職業、相貌、朋友,可以有原型也可以完全自己創設。
二、列大綱
大綱就是把在事件列下來,以言情小說為例,初遇:男女主因為什麼事情發生交集;相識:這一塊寫兩到三個事例,讓男女主感情升溫;相愛:因為什麼事件在一起。有大綱的文,是有邏輯有條理的,不容易卡文。
三、人物心理的特徵和心理
人物心理的特徵和心理,也就是指人物心理描寫。
首先,要積累一定的心理描寫的標誌性詞語:
表示“想念”:惦記、掛念、懷念、牽掛、思念
表示“猜想”:認為、推斷、推測、推想、猜測
表示“思考”:研究、思索、推敲、琢磨、斟酌
不同的詞語表示不同的心理狀態。
如何表現人物的心理特徵有以下三種技法:
1.“吵架”法:
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為了表現人物當時的所想所感會有內心獨白,而為了表現主角的矛盾心理,我們可以假設有天使和魔鬼在腦海中吵架。
2.神態表示法:
神態專指面部表情。根據面部表情,我們可以看得出、判斷出心理狀態,例:樂得合不攏嘴,是開心時的神態;眉頭緊鎖,嘴唇抿緊,是煩惱時的神態。
3.行動反映法:
人物的動作也可以生動地反映人物的心理。當你感到心虛時,有的人會摸鼻子,有的人會眼神飄忽,有的人會不知覺重複同一句話等行為;當你感到不好意思時,有的人會臉紅,有的人會摸後腦勺。
不會設定不用著急,有方法有技巧,一定要動手操作,不然,你永遠踏不出第一步。